答渝州李使君書

答渝州李使君書

《答渝州李使君書》是唐代韓愈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答渝州李使君書
乖隔年多,不獲數附書,慕仰風味,未嘗敢忘。使至,連辱兩書,告以恩情迫切,不自聊賴。重序河南事迹本末,文字綢密,典實可尋,而推究之明,萬萬無一可疑者。欽想所為,益深勤企,豈以愈為粗有知識,可語以心而告之急哉?是比數愈於人而收之,何幸之大也!愈雖無節概,知感激。若使在形勢,親狎於要路,有言可信之望,雖百悔吝,不敢默默。今既無由緣進言,言之恐益累高明,是以負所期待,竊竊轉語於人,不見成效,此愈之罪也。然不敢去心,期之無已,以報見待。惟且遲之,勿遽捐罷,幸甚!《莊子》云:“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者,聖也。”《傳》曰:“君子竣命。”然無所補益,進其厭飫者,祗增愧耳。良務寬大。愈再拜。

作者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陽(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因其常據郡望自稱昌黎韓愈,故後世稱之為韓昌黎;卒后謚“文”,世稱韓文公。貞元八年(792年)進士及第,先後為節度使推官、監察御史,德宗末因上疏時政之弊而被貶。唐憲宗時曾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在文學上主張文以載道,其散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並稱“韓柳”。詩與孟郊並稱“韓孟”。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於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