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城之戰
永樂城之戰
北宋與西夏的重要戰役之一。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西夏國王秉常聽聞宋欲在夏、銀、宥三州交界之處築永樂城(又名銀川砦,今陝西米脂縣西)屯兵戍守,甚感威脅,遂遣軍三十萬,前往攻取。
宋軍在此役之中的損失約在二萬到三萬戰鬥部隊以及留在城內的廂軍和保甲等,二十萬為後人政治目的而誇大。永樂城之戰後,宋神宗開始悔悟,而不再輕言開戰。
北宋與西夏自從慶曆和議以後,雙方一直打打和和,互有勝負。到了宋神宗時期,西夏外戚梁太后與其弟梁乙埋當權,國勢衰落,政治腐敗,西夏舉國上下怨聲載道,民不聊生。梁太后雖多次出兵攻宋,想提高國內政治威望,卻都慘敗而歸。而宋神宗認為西夏無理,下令攻打西夏。
大安八年(1082),西夏王聞宋在夏、銀、宥三州界築永樂城(又名銀川寨,今陝西米脂縣西)屯兵戍守,甚感威脅,遂遣軍三十萬,前往攻取。西夏軍先出動號稱“鐵鷂子”的騎兵搶渡城東無定河,與北宋軍激戰於城下曠野。鐵鷂軍馳騁衝殺,銳不可擋,宋軍盡被擊潰。西夏軍主力繼圍永樂城,截斷水源,堵絕饋運,城內北宋軍渴死大半,城終被攻克。此役,西夏殲滅宋兵約二十餘萬。宋廷為之震憾,被迫與西夏議和。
種諤西討,得到銀、夏、宥三州卻不能駐守。鄜延路經略安撫使沈括想在橫山修築城牆,俯瞰平夏,築永樂城,朝廷下詔徐禧與內侍李舜舉去探察築城這件事。徐禧、李舜舉及沈括等到延州,蕃漢十餘支軍隊共率領八萬人,民夫運糧的人倍之。李浦率領前軍,呂真為副將;曲珍率領中軍,高永能為副將;王湛率領后軍,景思誼為副將;李稷主持饋餉、修築城牆這些事。謀畫、進止這些事情,實際上由徐禧自己做主,沈括只是負責一同簽字畫押而已。
徐禧說:“銀州雖然佔據明堂川、無定河的交匯之處,但舊城東南已為河水所吞沒,其西北邊又被天塹阻隔,實在不如永樂的形勢險厄。我認為銀、夏、宥三州,已經陷沒了百年,今日興復,對於邊將的功勞來說,實在是俊偉,軍隊的士氣,固然已經百倍於之前;但一旦開始建立州城,煩雜費用不可計量。如果選擇要會,建置堡柵,名義上雖然不是州,但卻實際上有這塊地方,舊有的疆塞,仍然在腹心之地。已經與沈括商議修築砦,堡各六個。大砦周長九百步,小的五百步,大堡二百步,小的百步,用工二十三萬人次。”於是修築永樂城,用時十四日修成。徐禧、沈括、李舜舉等人回到米脂。
第二天,幾千名西夏騎兵直赴新城,徐禧立即前去察看。有人對徐禧說“:你開始只是受詔輔佐築城,抵禦敵人,不是你的職責。”徐禧沒有聽從,與李舜舉、李稷一起前行,沈括獨自鎮守米脂。在此之前,種諤認為永樂城距銀州故城不遠,三面絕崖而無水泉,力諫說在永樂築城必然失敗。徐禧怒然變色,對種諤說:“君獨不畏死乎?敢誤成事。”諤曰:“城之必敗,敗則死,拒節制亦死;死於此,猶愈於喪國師而淪異域也。”禧忖度不可以屈服種諤,於是奏諤跋扈異議,皇帝乃下詔種諤守延州。詔書中言道:“ “昨大兵出界,種諤迂路舍取直之利,可降一官;王中正不審議道路迂直利害,及不討盪左廂地分賊黨,可降兩官,並不用敍復法”故而,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鳳州團練使種諤降授文州刺史,金州觀察使、提舉西太一宮王中正降授嘉州團練使。種諤說:“橫山之勁兵在東,先時已聞賊據米脂及銀、夏等處,故我迎其鋒敗之。軍聲既振,千里之行無敢抗者。若由西路取直,雖近巢穴,大敵出於前,重兵攝於后,則有背腹之憂矣,不知何以御此。”。種諤由是怨懟。
徐禧
西夏地圖
二十日夜,天降大雨,新建城牆浸水后被夏軍擂垮,宋軍飢疲不能拒,夏軍終攻破永樂城,徐禧、李舜舉、高永能死難,稷為亂兵所殺。宋軍一萬多士卒陣亡,得免者十無一二。只有曲珍、王湛、李浦、呂整裸跣逃脫。舜舉將死,撕裂衣襟草奏道:“臣死無所恨,惟願官家勿輕此敵。”稷亦草奏云:“臣千苦萬苦也!”。帝中夜得報,起環榻行,徹旦不寐。史稱靈武之役。
永樂城一戰,西夏軍隊大獲全勝,宋朝想滅掉西夏的夢想已成泡影。永樂城之戰以後宋夏之間一直矛盾不斷,直到宋紹聖二年(1095年),宋哲宗派人進攻西夏,在米脂大破夏軍以後為止。
史料記載,有一位姓孟的延安女子,跟隨父親戍守永樂城,得知父親戰死,徒步呼號,攀爬入城,伏在父親的屍體上慟哭而亡。西夏人同情她,把她和父親一起葬在永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