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醫科大學

廣西省屬重點大學

廣西醫科大學(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坐落在具有“綠城”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入選國家“111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廣西一流學科重點建設高校,為全國建校較早的22所醫學院校之一、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留學生資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全國最早定點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台(華僑)學生的8所醫學院校之一;是以醫學為特色優勢,醫學相關的理、工、文、管、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廣西省屬重點大學。

廣西醫科大學創建於1934年11月21日,前身是廣西省立醫學院。1940年,校址遷至桂林。1949年以前,學校在戰亂中七次遷徙校址,三次變更校名。1949年11月更名為廣西省醫學院。1952年由中央衛生部委託中南衛生部直接領導。1953年4月,中央衛生部批准改稱為廣西醫學院。1954年7月由桂林遷回南寧市現址至今。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廣西醫科大學。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有和在建校本部、武鳴校區、玉林校區、國際醫藥教育交流與研究中心(五象校區)4個校區,共佔地約4000畝;校本部下設20個二級學院(教學部);有27個本科專業;專任教師1840人,其中正高職稱555人、副高職稱623人;全日制在校生25635人,其中本科生11144人、碩士研究生3693人、博士研究生345人、博士后在站人員53人,留學生844人,高職高專生9556人。

歷史沿革


20世紀30年代,廣西經濟發展緩慢,人民體質羸弱,衛生知識缺乏,疾病廣為流行,瘧疾、血吸蟲病、天花、霍亂、結核病、肝癌等疾病肆虐猖獗,而全省無一所政府辦的醫院,約15萬人之中才有一名醫生,疾病死亡率在30%以上。該校創辦人戈紹龍博士向政府建言:“廣西民眾羸弱,急需高等醫生”。於是,省政府第105次會議通過設立廣西省政府衛生委員會,指派雷殷、戈紹龍、雷沛鴻為衛生委員會委員。負責籌備廣西省立醫學院,並增聘張鎔、李祖蔚、孟憲藎等教授協助。
廣西軍醫學校
廣西軍醫學校
1934年7月,廣西省立醫學院成立,10月開始招收六年制本科生,開創了廣西高等醫學本科教育之先河,是全國建校最早的22所醫學院校之一。此後,校名先後四次變更,校址七次遷移,師生顛沛流離,在借用的民房、戲院、會館和自搭的草棚中堅持辦學,“造本省之才,為本省之用”,一切以廣西少數民族地區需要和“強國、救省、健民”為辦學方針,致力培養廣西高級醫學人才。
1937年2月,廣西軍醫學校先後增設軍醫、司葯、看護和擔架軍士及毒氣療法訓練班等支持抗戰。
1944年春,由於學院醫學專家、教授人數規模擴大,教學質量提高,被教育部電令嘉獎,譽為全國第三。
1944年夏,日寇南侵,桂林告急,師生疏散到三江、八步等地。每遷一地就繼續開診、複課,直到1945年8月,日敵簽降,抗戰勝利,於同年10月省令複員回桂。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在黨的領導下,學校建立新秩序,知識分子進行思想改造,組織土改和抗美援朝醫療隊;學習蘇聯,進行教育改革。
1992年廣西醫科大學校名掛牌儀式
1992年廣西醫科大學校名掛牌儀式
1954年,校址遷回南寧津頭村。辦學環境得到改善,師資隊伍不斷擴大,招生人數逐年增長,教學、科研取得新進展。 “文革”和極“左”路線時期,學校工作深受影響。於1961年試行《高校六十條》,學校進入穩步發展階段。
1978年,招收碩士研究生和外國留學生,是當時全國9所最早接收外國留學生的醫學院校之一。
1981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是中國第一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
1984年,學院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是廣西高校第一個博士點。
1988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廣西醫科大學。
2010年4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7年8月,廣西醫科大學申報的“肝臟損傷與修復基礎及臨床應用研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入選國家“111計劃”,自此,廣西醫科大學成為廣西首個入選國家“111計劃”的高校。
2020年7月,隨著《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建廣西醫科大學的意見》的簽署,廣西醫科大學正式進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2021年7月26日,入選2020年現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專業學位碩士點。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廣西醫科大學景觀
廣西醫科大學景觀
截至2020年8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586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學位及以上教師1300人,正高職稱479名,副高職稱506名,高級職稱教師佔62%,國家短期項目創新人才1名,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8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8名,廣西首批院士後備人選1名,“八桂學者”7名、廣西“特聘專家”7名,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42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5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5名,以及一批選聘任中華醫學會專業學會常委、委員和廣西醫學會各專業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編委近100名,還有一批優秀人才被選為國家級和省級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人才工程重點培養對象。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名):施煥中、高楓、趙永祥、張健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8名):黎樂群、熊君福、王植柔、唐步堅、何巍、施煥中、李力、張健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3名):施煥中、趙永祥、張新華
中組部短期項目創新人才獲得者(1名):王洲
廣西高等學校教學名師(9名):仇小強、黎樂群、唐安洲、黃光武、劉華鋼、張志勇、謝小薰、楊莉、農光民

院系概況

截至2020年4月,學校設有25個學院(含9個非直屬臨床醫學院),2個教學部,40個研究室、所、中心;設有本科專業16個。
院系設置
院系名稱
第一臨床學院第二臨床學院腫瘤醫學院
口腔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研究生學院護理學院葯 學 院
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外國語學院全科醫學院信息與管理學院
醫學檢驗系體育部
專業設置
教學系部專業名稱
第一臨床學院七年制臨床醫學
第二臨床學院臨床醫學
口腔醫學院口腔醫學
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
醫學檢驗系醫學檢驗技術
生物醫學工程
藥學院藥學
信息與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事業管理
中藥資源與開發
外國語學院英語
社會工作
護理學院護理學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3月廣西醫科大學招生就業官網)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廣西醫科大學
廣西醫科大學
截至2020年4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 范中心4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個,省級精品課程29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國家級質量工程項目15項。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臨床醫學(含腫瘤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方向)、預防醫學、口腔醫學、藥學、護理學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口腔醫學、預防醫學
國家級精品課程(1個):組織學與胚胎學
省級精品課程(29個):婦產科學、衛生統計學、婦科腫瘤學、醫用物理學、口腔內科學、耳鼻喉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環境衛生學、組織學與胚胎學、人體解剖學、臨床檢驗基礎、眼科學、醫學影像診斷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人體寄生蟲學、診斷學、外科學總論、生物化學、實驗生理科學、生理學、兒科學、病理學、外科學各論、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藥理學、內科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負責人級別
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團隊謝小薰國家級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教學團隊唐安洲省級
實驗生理科學教學團隊莫書榮省級
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團隊謝小薰省級
預防醫學教學團隊張志勇省級
藥理學教學團隊黃仁彬省級
口腔頜面外科學教學團隊周 諾省級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團隊吳耀生省級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3月廣西醫科大學官網)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名稱所屬學院批准年份
實驗生理科學實驗中心臨床醫學院2006
公共衛生學院中心實驗室公共衛生學院2007
基礎醫學院實驗教學中心基礎醫學院2007
臨床技能培訓中心第一臨床醫學院2008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3月廣西醫科大學官網)
• 教學改革
2004-2014年,該校選用優秀教材比例平均達82.62%,選用新出版教材比例平均達90.76%;教師主編、參編教材共109部,其中國家級規劃教材49部、主編14部;承擔教改課題499項,其中,省級以上的課題立項155項;二次獲省級優秀教材獎15項及優秀教材等立項項目8項;其中3部視聽教材先後中標衛生部醫學視聽教材;2部教材的先後版本連續兩次獲得省級優秀教材一等獎;自行研製、引進、改進的多媒體課件854項,其中自製多媒體課件672項;曾獲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獲得第六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組織獎和歷屆廣西多媒體課件大賽優秀組織獎。

學科建設

截至2020年8月,學校擁有醫學、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法學等6大學科門類,是國務院批准的首批碩士、第二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共有博士點9個,碩士點33個,博士專業學位培養單位1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單位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10個。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
ESI世界排名前1%學科:臨床醫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腫瘤學
省級重點學科(10個):兒科學、腫瘤學、外科學、內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藥理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口腔頜面外科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
省級一流學科(5個):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理學、口腔醫學
博士點(9個):兒科學、腫瘤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藥理學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耳鼻咽喉科學 、內科學、外科學、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
碩士點(33個):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病原生物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內科學、兒科學、神經病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床檢驗診斷學、護理學、外科學、婦產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麻醉學、急診醫學、口腔臨床醫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衛生毒理學、中西醫結合臨床、藥物化學、藥理學、生物醫學工程、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生理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3月,學校先後派出優秀教師和科研人員4000多人次到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丹麥、瑞典、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越南、泰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醫院、醫療或研究機構、學術機構講學、留學、進修、攻讀學位及開展國際學術交流,並建立了穩定的學術交流渠道和合作關係。接待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來校訪問、講學、交流與科研合作6000多人次。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3月,學校擁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3個,廣西重點實驗室7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9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基因檢測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公共服務平台1個,廣西“2011”協同創新中心4個,廣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廣西臨床醫學研究中心5個,廣西教育廳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創新平台3個,廣西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1個,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1個,“區域高發惡性腫瘤生物靶向診治創新團隊”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團隊3個,廣西人才小高地4個,廣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創新團隊(含廣西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及卓越學者計劃)15個。
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1個):原發性肝癌生物靶向診治研究(盧小玲)
國家“111計劃”(1個):肝臟損傷與修復基礎及臨床應用研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廣西“2011”協同創新中心(4個):廣西生物醫藥協同創新中心、廣西腫瘤靶向診治協同創新中心、廣西基因組與個體化醫學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地中海貧血防治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西南特色民族藥物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級公共服務平台(1個):南寧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台
廣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廣西介入超聲腫瘤診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肝癌診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組織器官修復醫用生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西教育廳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創新平台(3個):海洋藥物研發中心、西南特色民族藥物開發工程研究中心、原發性肝癌生物靶向診治研究
廣西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1個):廣西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研究基地
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培育基地(1個):健康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科研機構
類別名稱
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家生物靶向診治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區域性高發腫瘤早期防治研究實驗室
長壽與老年相關疾病重點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免疫學實驗室
分子藥理實驗室
中藥毒理實驗室
國家基因檢測示範中心廣西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 
廣西重點實驗室 廣西區域性高發腫瘤早期防治研究重點實驗室
廣西地中海貧血防治實驗室
廣西艾滋病防治研究重點實驗室
廣西生物靶向診治研究重點實驗室
廣西基因組與個體化醫學研究重點實驗室
廣西口腔頜面修復與重建研究重點實驗室
廣西再生醫學重點實驗室
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頜面外科疾病診治研究重點實驗室
人體發育與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
基礎醫學研究重點實驗室
臨床檢驗診斷學重點實驗室
生物分子醫學研究重點實驗室
高發疾病預防與控制研究重點實驗室
再生醫學重點實驗室
基因組與個體化醫學研究重點實驗室
急診醫學重點實驗室
廣西中醫藥科研二級實驗室中醫藥免疫學實驗室
分子藥理學實驗室
藥物毒理學實驗室
腫瘤防治實驗室
天然藥物化學實驗室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
廣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創新團隊
團隊名稱負責人批准年份
組織器官修復與重建創新團隊趙勁民2007
高發疾病研究創新團隊謝小薰2007
重大傳梁病防治研究創新團隊梁浩2010
遺傳性疾病的產前診斷創新團隊陳萍2010
慢性肝病的臨床診治研究創新團隊彭濤2010
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創新團隊尹瑞興2010
原發性肝癌診療基礎與臨床研究黎樂群2011
複雜性疾病基因組個體化醫學研究團隊莫曾南2011
高發腫瘤生物標誌物研究李力2011
輔助生殖技術與遺傳性疾病的防治創新團隊李慕軍2011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3月廣西醫科大學官網) 

科研成果

學校在廣西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如在血紅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疾病防治、區域高發腫瘤防治、藥物創製研究、肝臟移植、斷指再植、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地中海貧血防治等研究領域具有特色優勢。
2008-2014年,學校獲省部級以上項目120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5項;獲廣西科技進步獎109項;申報專利30項;在國內核心期刊和國外期刊發表科研論文3478篇,其中SCI收錄62篇。
2011-2014年,該校大學生髮表論文258篇,其中國內核心期刊發表33篇,SCI期刊收錄10篇,由本科同學撰寫的論文在英國外科學雜誌發表(SCI收錄,2007年影響因子4.092);教師主編、副主編、參編專著共30部。
在“十一五”期間,學校獲省級以上課題1669項,其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72項,獲得項目和資金居於廣西高校前列,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特別貢獻獎、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各類獎項138項,申請並獲得授權專利25件,發表SCI論文957篇。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圖書館
圖書館
截至2014年4月,學校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130.5萬冊(圖書32萬餘種),中、外文期刊4000多種(現刊1729種);擁有CNKI、VIP、PML、SCI等中、外文圖書、期刊資料庫26個,電子圖書14802冊。
• 學術期刊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由廣西醫科大學主辦,為綜合性醫藥衛生類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4版)、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生物學文摘》(BA)、俄羅斯《期刊索引》(AJ)等著名檢索工具收錄。在國內,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國科學技術期刊文摘(CSTA)資料庫(英文版)、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檢索系統、《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藥學文摘》、《中國醫學文摘》等16種檢索類刊物收錄。
《中國癌症防治雜誌》主要報道腫瘤防治的基礎理論研究和臨床應用的新理論、新成果、新技術及新經驗等,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萬方數據系統科技期刊群”、“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和“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等收錄。

學校榮譽


廣西醫科大學在武書連2020中國大學綜合實力第202位。
2020年6月,廣西醫科大學入選臨床醫學專業通過認證的普通高等學校名單。
2021年7月,入選2020年現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專業學位碩士點單位。

附屬醫院


第一附屬醫院第一附屬醫院西院第三附屬醫院
第四附屬醫院第六附屬醫院第七附屬醫院
第八附屬醫院第九附屬醫院附屬腫瘤醫院
附屬口腔醫院附屬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第十附屬醫院
附屬廣西民族醫院 --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黃照權
黨委副書記、校長趙勁民
黨委副書記唐安洲、莫曾南
黨委常委、副校長趙永祥、伍偉鋒、卿雲波 、曾志羽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蔣建偉
黨委常委、總會計師陳興才
黨委常委、副校長(掛職)徐華
黨委常委周諾

文化傳統


校訓

校訓
校訓
厚德,語出《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即廣厚之德。“厚”的直接語義是指“深、重、多”、“寬容、厚道、忠厚、寬厚、仁厚”。指的是提高道德修養,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勵志,指的是為了實現志向激勵自己刻苦努力。
博學,語出《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和《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於禮。”指的是要通過廣泛地學習知識,努力做到學識淵博。
弘醫,弘即光大發揚,醫即醫學。弘揚醫學,治病救人是醫學生的萬古不變的職責,醫學生更應博學精道,弘揚本業。指的是要把“弘揚醫術、弘揚醫德”當作人生事業的追求。

校徽

校徽
校徽
廣西醫科大學校徽,形狀為圓形,中間為象徵醫神的蛇杖、象徵時光的日暑和學校創辦時間1934等元素,中文楷體廣西醫科大學圍繞上半圓,英文黑體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圍繞下半圓,底色為金黃色。

校歌

《廣西醫科大學校歌》
校園灑滿陽光,
同學意氣飛揚,
相識美麗邕江
暢遊知識海洋,
老師教導牢記心上,寶劍常磨閃露鋒芒!
中華醫學後繼有人,今天學子明天棟樑。
團結團結,我們醫大人;
勤奮勤奮,我們醫大人。
求實創新,醫大人共創事業輝煌! 
校歌
校歌

校花

三角梅,色彩鮮艷而豐富,生長迅速、生命力強,不拘牆頭、路旁,無論在草坡、石隙、或者是花園、陽台、只要有陽光照耀,春夏秋冬都是花期 ,它雖然不是名貴品種,但卻為人們所欣賞,充分體現了醫大人的精神與品格。 
校花
校花

醫學誓詞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
我志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守醫德,尊
師守紀,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
我決心竭心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
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
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所獲榮譽


2021年1月21日晚,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公布了ESI從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10月31日的統計數據。廣西醫科大學全國排名第127位,全球排名第180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