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職業教育社

群眾團體

中華職業教育社(China Voc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CVEA)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具有“統戰性、教育性、民間性”的群眾團體,主要由教育界、經濟界從事和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的人士組成,是黨和政府團結、聯繫職業教育界和民辦教育界有關人士的橋樑和紐帶。中華職業教育社現由中央書記處領導,中央統戰部代管。

中華職業教育社成立於1917年;2004年,中華職業教育社被認定為聯合國公共信息部所聯繫的非政府組織。

據2018年5月中華職業教育社官網顯示,中華職業教育社在全國共有省級組織31個,省轄市(區)、縣、鄉級社257個,團體社員2800個,個人社員3.2萬人。

歷史沿革


領導題詞
領導題詞
1917年5月6日,由中國著名教育家、愛國民主人士黃炎培先生聯合蔡元培、梁啟超張謇、宋漢章等48位教育界、實業界知名人士在上海發起創立中華職業教育社。創立之初,以倡導、研究和推行職業教育,改革脫離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的傳統教育為職志,提出職業教育的目的是“謀個性之發展,為個人謀生之準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為國家及世界增進生產力之準備” “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並為此進行了不懈努力,成為中國近代教育史上改革的先行者。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侵華,該社在推進教育事業的同時,投入抗日民主運動。
1941年,參與發起組織中國民主政團同盟
1945年,又與遷川工廠聯合會等共同發起成立民主建國會。在歷史發展中,該社逐漸成為既致力於職業教育又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的群眾團體。
2004年,中華職業教育社被認定為聯合國公共信息部所聯繫的非政府組織。
2005年7月15日,溫家寶總理對溫暖工程做出了重要批示。他指出,中華職業教育社實施溫暖工程十年來,協助黨和政府為困難群眾的就業做了很多工作,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希望職教社發揮其在社會公益事業中的獨特優勢,把溫暖工程繼續辦好,使困難群眾受益,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2012年5月6日,中華職業教育社成立95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發來賀信。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杜青林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理事長張榕明作總結講話。
2017年4月,在中華職業教育社立社百年之際,為了加強黨對中華職業教育社的領導,經中央組織部批准、並經中央統戰部任命,中華職業教育社正式設立黨組; 5月5日,在中華職業教育社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代表中共中央,對中華職業教育社成立100周年致以熱烈祝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並講話。

組織體系


機構設置

• 最高權力機構
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和產生辦法,全國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審議和批准理事會的工作報告;
(二)討論並決定該社的重大事項;
(三)修改該社的章程;
(四)選舉理事;
(五)其他應當由全國代表大會行使的職權。
• 執行機構
理事會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執行全國代表大會決議,領導全社工作,對外代表該社。其職權是:
(一)審議和批准常務理事會的工作報告;
(二)討論並決定該社工作方針和任務;
(三)選舉理事長、副理事長、常務理事,組成常務理事會;
(四)決定總幹事任免;
(五)增免理事;
(六)籌備召開全國代表大會;
(七)討論並決定該社的其它重大事項。
中華職業教育社
中華職業教育社
常務理事會每屆任期與理事會相同,在理事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領導全社。它的職權是:
(一)貫徹執行理事會的決議;
(二)聽取和審查總幹事的工作報告;
(三)討論並決定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四)按程序審查批准省級新建地方組織;
(五)按程序審查批准省級地方組織領導機構調整事宜;
(六)決定副總幹事、專門委員會負責人、省級組織負責人的任免。
• 地方組織
據2018年5月中華職業教育社官網顯示,中華職業教育社在中國共有省級組織31個,省轄市(區)、縣、鄉級社257個。
省級職業教育社一覽表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
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
上海江蘇浙江安徽
福建江西山東河南
湖北湖南廣東廣西
海南重慶四川貴州
雲南西藏陝西甘肅
青海寧夏新疆

組織會員

據2018年5月中華職業教育社官網顯示,中華職業教育社擁有團體社員2800個,個人社員3.2萬人。
團體社員一覽表(部分)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中信百年職業技工學校
中華職業學校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教育集團西安培華學院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浙江萬里學院
德陽外國語學院

業務資產

• 主要任務
(一)開展職業教育的調研與實踐,探索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新途徑,積極向黨和政府建言獻策;
(二)宣傳國家有關職業教育的方針政策,組織、引導社員積極參與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推動我國職業教育事業健康發展,促進社會文明與進步;
(三)開展溫暖工程公益活動,推進社辦事業發展;
(四)弘揚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開展職業教育研究;
(五)為社員開展教育活動提供服務,維護社員的合法權益,反映社員的合理意見、要求和建議;
(六)關心支持民辦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加強與民辦職業教育界人士的聯繫,了解並反映民辦職業教育發展的情況、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七)密切與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僑胞的聯繫與合作,引導他們關心支持職業教育事業,促進民間友好往來;
(八)開展與國外有關教育團體和人士的聯繫與交流,增進相互了解,促進友好合作。
• 資產經費
經費來源是政府撥款、社會捐贈、社費和其他合法收入。

建設成就


交流合作

• 海峽兩岸終身教育論壇
海峽兩岸終身教育論壇為海峽兩岸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搭建了友誼的橋樑,該論壇每兩年異地舉辦一次。
• 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
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中華職業教育社、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主辦,論壇為地方高校轉型發展作了充分的理論準備,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推動了高等學校、行業企業和工程技術界的積極參與,擴大了中國高等教育結構性改革在全球的影響力。論壇已經發展成為中國高等教育、職業教育領域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品牌性論壇,成為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

組織刊物

中華職業教育社主辦面向國內外發行的《教育與職業》雜誌、面向全國社員發行的《社訊》;出版有關中華職業教育社社史和職業教育理論的書籍。

人才培養


職業教育

中華職業教育社注重開展職業教育的研究和辦學實踐,各級地方組織創辦或聯辦了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職業學校180餘所。

溫暖工程

中華職業教育社在中央統戰部的支持下,於1995年初啟動實施溫暖工程。發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優良傳統,秉承"為國分憂、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燈亮一盞、光灑成片"的指導思想,通過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提高城鄉富餘勞動力和困難群體的勞動技能和職業素質,幫助其實現穩定就業,並動員社會力量積極支持、參與,共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社徽圖案,外環圖形代表大腦,環內圖形代表雙手,其含義為“雙手萬能,手腦並用”。

精神文化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廣泛聯繫海內外從事和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的人士和團體,為促進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祖國統一大業貢獻力量。

現任領導


理事會

理事長:郝明金
副理事長:辜勝阻、孫堯、湯濤、張伯軍、龍庄偉、王剛、李家傑、蘇華
常務理事(按姓氏筆劃為序):
於志晶、王剛、王絢、王揚南、王敘平、王曉君、王清海、車永祥、車秀蘭、方乃純、石謀軍、龍庄偉、田福元、司馬紅、邢暉、劉林、湯濤、孫堯、孫東生、孫菊生、孫善學、蘇華、李心、李三福、李文海、李冬玉、李青山、李榮禧、李修松、李家傑、楊培君、楊維剛、吳志明、吳學敏、吳夢軍、何良平、余毅、沈金強、張世珍、張光奇、張興會、張伯軍、陳小平、陳文華、武獻華、周為、周漢民、郝明金、榮慶華、洪慧民、柴寶成、錢學明、高峰、郭揚、郭愛玲、郭躍進、桑福華、黃玉璟、龔立群、辜勝阻、程喜真、魯加升、普曉虎、蒙曉靈、廖榕就
理事(按姓氏筆劃為序):
于波、於志晶、王剛、王絢、王資、王繼、王敏、王雲雷、王揚南、王尚康、王秋梅、王敘平、王曉君、王曉晴、王清海、車永祥、車秀蘭、牛三平、毛熠、毛英俊、方乃純、方朝暉、鄧煥生、石謀軍、龍庄偉、盧盛和、葉鑒銘、田福元、冉霞、代吉祥、包國容、馮家輝、寧玲穎、司馬紅、邢暉、呂聯選、呂獻海、朱建國、庄西真、劉申、劉林、劉凱、劉煒、劉海、劉常青、劉康寧、齊瑤、江吉彬、湯濤、許小傑、孫堯、孫東生、孫承武、孫洪傳、孫菊生、孫善學、蘇華、蘇衛東、杜俊軍、李心、李波、李三福、李文海、李冬玉、李孝軒、李青山、李英愛、李國華、李明全、李榮禧、李修松、李家傑、李夢卿、李敏花、李善華、李慧慈、楊文、楊農、楊培君、楊雪梅、楊維剛、肖開寧、吳俊、吳成月、吳志明、吳學敏、吳夢軍、何良平、余毅、余小鴻、汪官蜀、沈金強、張嵐、張健、張世珍、張光奇、張興會、張運凱、張利芳、張伯軍、張建軍、張洪波、張曉林、張培文、張雪黎、張黎明、陳小平、陳文華、陳田忠、陳南軍、陳俊拔、陳桂林、陳曉明、陳毅萍、武獻華、林良浩、易俊、羅俊、和震、岳臻、周為、周漢民、周明祥、周景曉、周新鋼、鄭世茂、鄭亞莉、趙鵬飛、郝明金、榮慶華、胡衛、姜波、洪慧民、耿金嶺、顧鸝鳴、柴寶成、錢國英、錢學明、高峰、郭揚、郭為祿、郭愛玲、郭躍進、郭惠惠、桑福華、黃衛東、黃中偉、黃玉璟、黃世忠、曹海鷗、龔立群、崔芳、章建明、梁文權、辜勝阻、程喜真、程裕東、魯加升、普曉虎、謝榕榕、蒙曉靈、褚立群、廖世樂、廖榕就、潘慶明、瞿超

黨組及總幹事成員

黨組書記、總幹事:方乃純
黨組成員、副總幹事:楊 農
黨組成員、副巡視員:李英愛

歷任領導


錢永銘:(1885-1958)字新之,晚號北監老人,浙江吳興人,曾任交通銀行董事長,上海銀行公會會長,國民政府財政部次長,中興輪船公司董事長,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歷任中華職業教育社議事員,第二、三、四屆董事會主席,第一、二屆理、監事會理事長。
黃炎培:(1878~1965)前清舉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部長,民建中央主席。歷任中華職業教育社議事員、辦事部主任,第一屆理監事會常務理事,第三、四屆理監事會理事長。
胡厥文:(1895~1989)第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四、五、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會委員。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政協副主席,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民建中央主席、名譽主席。歷任中華職業教育社第三、四屆理監事會理事、第五屆理事會理事長
孫起孟:(1911-2010)第七、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二、三、四、五、六屆全國政協常委會委員。曾任中央人事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主席、名譽主席。歷任中華職業教育社總書記、總幹事,第三、四屆理監事會副理事長,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第六、七屆理事會理事長,第八、九屆理事會名譽理事長。
成思危:(1935—2015)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第七、八屆中央委員會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第八、九屆理事會理事長。
張榕明:女,1944年6月生,漢族,浙江寧波人,大學本科畢業,工程師;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第十屆理事長會理事長。歷任民建第七屆中央副主席、專職副主席,第八屆中央常務副主席,第九屆中央第一副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第八屆、九屆理事會副理事長,中華職業教育社第十屆理事會理事長。
陳昌智:男,漢族,1945年7月生,民建會員,碩士研究生學歷,副教授。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促進會副會長,第十一屆中華職業教育社理事長。歷任民建四川省委主委,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監察部副部長,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民建中央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