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髯
攀髯
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修真萬國朝,鼎成龍駕上丹霄。
注音:
pān rán ㄆㄢ ㄖㄢˊ
解釋:追隨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
《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394~
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傳說 黃帝 鑄鼎於 荊山 下,鼎成,有龍下迎,黃帝 乘之升天,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餘小臣不得上龍身,乃持龍髯,而龍髯拔落,並墮 黃帝 之弓。百姓遂抱其弓與龍髯而號哭。事見《史記·封禪書》。後用為追隨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
乘龍 余劍舄 墮地號弓 墮烏號 太息烏號 弓墮龍髯 抱遺弓 攀髯 攀龍髯 攀龍鬚 橋山弓箭 泣龍髯 烏號號弓 軒轅乘龍 遺劍鼎 遺弓淚 鑄鼎 黃帝鼎 鼎成 鼎氣成龍 鼎湖 鼎湖龍 鼎湖龍去龍舉龍馭 龍駕上丹霄 龍髯 龍髯絕
唐 元稹 《為令狐相國謝賜金石凌紅雪狀》:“臣職司復上,戀切攀髯,方當匍匐而前,敢有赫曦之懼。”宋 歐陽修 《辭特轉吏部侍郎表》:“犬馬未報,但虞填壑之有時;弓劍忽遺,遽嘆攀髯之莫及。”
清 錢德震 《送白學士祭告孝陵及南嶽》詩:“攀髯千古事,歸胙百官情。”亦作“攀龍”、“攀胡”。晉 陶潛 《命子》詩之三:“於赫 愍侯,運當攀龍。撫劍風邁,顯茲武功。”
《舊唐書·哀帝紀》:“皇太后義深鳴鳳,痛切攀龍,亦欲專奉靈輿,躬及園寢,兼進追摧之道,用終克盡之儀。”宋 歐陽修 《辭覃恩轉左丞表》:“國恩未報,但虞填壑以遺羞;金鼎已成,豈謂攀胡之莫及。”
作者 | 詩題 | 詩句 |
劉復 | 遊仙 | 功成棄之去,乘龍上天游。 |
劉滄 | 秋日過昭陵 | 上界鼎成雲縹緲,西陵舞罷淚闌干。 |
劉滄 | 過鑄鼎原 | 黃帝修真萬國朝,鼎成龍駕上丹霄。 |
劉禹錫 | 翠微寺有感 | 龍髯不可望,玉座生塵埃。 |
姚合 | 敬宗皇帝輓詞三首之二 | 荊山鼎成日,湘浦竹斑時。 |
姚合 | 文宗皇帝輓詞三首之三 | 龍歸攀不得,髯在侍臣邊。 |
岑參 | 喜華陰王少府到南池宴集 | 仙人掌里使,黃帝鼎邊來。 |
徐夤 | 華清宮 | 桐枯丹穴鳳何去,天在鼎湖龍不歸。 |
曹唐 | 仙都即景 | 看卻龍髯攀不得,紅霞零落鼎湖空。 |
李山甫 | 又代孔明哭先主 | 鼎湖無路追仙駕,空使群臣泣血多。 |
李嶠 | 汾陰行 | 珠簾羽扇長寂寞,鼎湖龍髯安可攀。 |
李白 | 登高丘而望遠 | 窮兵黷武今如此,鼎湖飛龍安可乘。 |
李白 | 答杜秀才五松見贈 | 銅井炎爐歊九天,赫如鑄鼎荊山前。 |
李紳 |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 | 墜劍悲喬嶽,號弓泣鼎湖。 |
李群玉 | 穆天子 | 或言帝軒轅,乘龍凌紫氛。 |
杜甫 | 奉送嚴公入朝十韻 | 鼎湖瞻望遠,象闕憲章新。 |
杜甫 | 洛陽 | 故老仍流涕,龍髯幸再攀。 |
杜甫 | 行次昭陵 | 壯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 |
杜甫 | 驪山 | 鼎湖龍去遠,銀海雁飛深。 |
權德輿 | 八月十五日夜瑤台寺對月絕句 | 嬴女乘鸞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邊。 |
權德輿 |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輓歌詞三首 | 最愴號弓處,龍髯上紫霄。 |
權德輿 | 順宗至德大安孝皇帝輓歌三首之三 | 空餘駕龍處,搖落鼎湖秋。 |
武元衡 | 途次 | 鼎成仙馭遠,龍化宿雲殘。 |
武元衡 | 順宗至德大聖皇帝輓歌詞三首之一 | 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寧乾。 |
溫庭筠 | 題李衛公詩二首之二 | 三年驥尾有人附,一日龍鬚無路攀。 |
溫庭筠 | 題翠微寺二十二韻 | 龍髯悲滿眼,螭首淚沾裳。 |
白居易 | 江南遇天寶樂叟 | 豳土人遷避夷狄,鼎湖龍去哭軒轅。 |
舒元輿 |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讀唐歷天寶已來追愴故事 | 天地方開泰,鑄鼎成繼述。 |
許渾 | 懿安皇太后輓歌詞 | 自此隨龍馭,橋山翠靄中。 |
韋應物 | 溫泉行 | 一朝鑄鼎降龍馭,小臣髯絕不得去。 |
韓偓 | 過茂陵 | 景帝龍髯消息斷,異香空見李夫人。 |
顧況 | 悲歌 | 軒轅黃帝初得仙,鼎湖一去三千年。 |
顧非熊 | 武宗輓歌詞二首之一 | 龍髯不可附,空見望仙台。 |
鮑溶 | 溫泉宮 | 仍聞老叟垂黃髮,猶說龍髯縹緲情。 |
鮑溶 | 霓裳羽衣歌 | 喬山一閉曲未終,鼎湖秋驚白頭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