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現代化

中醫藥優勢與技術相結合的過程

中醫藥現代化必須走系統醫學的道路。也就是說,必須徹底擺脫西醫的理論、方法和手段,用系統的方法來研究中醫,在系統論指導下的醫學研究,才是中醫現代化的正確道路。中醫現代化走中西方思維方式互補之路。在人類認識世界的歷史進程中,形成兩種思維方式:一種是西方人慣用的對象性思維方式。即將整個世界(包括人自身在內)作為一種外在的對象進行研究,將認識的主體與客體截然分開,相互對立(即主體和客體呈二元性)。中藥現代化就是將傳統中醫藥的優勢、特色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以適應當代社會發展需求的過程。

詳細釋義


一說

:中醫藥現代化包括以下含義:1.保持中醫藥理論和臨床應用的特徵、特色和優勢,體現繼承、移植、創新相結合的思想,實現對傳統的超越;2.進行現代語言的表述和現代科學的闡述,具有時代特徵;3.具有現代科學品格,形成中醫理論和臨床診療體系的開放系統,實現多學科兼容,在確定自我主體的前提下,進行宏觀和微觀、傳統與現代的滲透與互補,以科學技術為依託,吸收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發展中醫藥;4.實現思維方式與研究方法的整合、更新,構建嚴謹的方法學體系,形成科學模式,建立中醫學自身標準系統;5.為現代醫學提供新的認知系統與理論事實;6.走向世界的“雙相接軌”能力增強;7.能在實踐中不斷糾正、改善自我,使之成為動態發展的科學體系,具有明確的自身學科前沿;8.中醫藥研究開發與產業現代化,具有高素質的人才體系。

二說

所謂中醫系統論,就是找到一個合適的系統論和中西醫學結合的位置,找到一個中西醫學交流翻譯的平台和橋樑,建立中醫學框架和定性的基本原則,最終用數學的定量方法加以分析,使中醫學得以提高和發展。這一設想,離中醫臨床應用相距甚遠。

三說

在認識過程中,對對象進行分解、定義,形成概念,進而應用邏輯推理形成理論體系。一種是中國人用的非對象性的思維方式。以“天人合一”作為最基本的思維方式,認為天地與我同心,萬物與我並生,反映在認識過程中就是認識主體與客體的同一性。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各自形成不同的語言、文學、藝術等,並一直影響著中西方文化發展史。這兩種思維方式在推動歷史向前發展時,是前進路上兩條跑道,是互相爭奪的關係,從來沒有內在結合。在人類歷史兩種思維同步發展過程中,當古希臘形成原子論的時候,中國與之相對應產生了元氣論;當西方古典文明之光被中世紀宗教神學淹沒之時,中國也開始了魏晉時期的道教、佛教的形成與傳播。在人類認識世界過程中,無論是對象性思維方式,還是非對象性的思維方式,都是人類文明的碩果。它們之間具有很強的獨立性,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相互依存,任何以一種方式取代另一種方式的想法都是錯誤的。持這種觀點的人,並不反對用西醫的方法研究中醫,然而與其將中醫西醫化,倒不如研究中醫學更深層的精神內涵,按照其本身的規律來發展中醫。

四說

中醫藥現代化,就是在指導思想上要保持傳統特色,正確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係,中西醫並重,相互補充,共同發展。在實踐過程中,以傳統中醫藥理論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為基礎,遵循“與時俱進”的思想,既繼承傳統中醫藥理論的精華,又不斷創新,借鑒現代醫學、生物學、信息科學理論和國內外天然藥物的研究成果,多學科融合,多種技術結合,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中醫藥理論體系。這一系列研究過程,就是中醫藥現代化。

五說

什麼是中藥現代化,簡單地說,就是從傳統中藥發展提高到現代化中藥;具體地說,中藥現代化來源於傳統中藥的經驗和臨床,依靠現代先進科學技術手段,遵守嚴格的規範標準,研究出優質、高效、安全、穩定、質量可控、服用方便,並具有現代劑型的新一代中藥,符合併達到國際主流市場標準,可在國際上廣泛流通。這個過程,就是中藥現代化。其具體內容包括:中藥理論現代化、中藥質量標準和規範的現代化、中藥生產技術的現代化、中藥文化傳播的現代化和提高中藥產品國際市場份額。
上述對中醫藥現代化的看法,歸納起來,無非有三種觀點:一是要用西醫西化中醫,即中醫西醫化;二是保持中醫藥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三是保持傳統優勢和特色,中西醫相互學習,優勢互補,按各自的思維方式,採用先進科學技術,尋求自己發展的道路。筆者個人認為,第三種觀點可以選擇。

原因


任德權說,中藥是一門科學,是科學就會不斷發展和揚棄。從《內經》到《神農本草》,到張仲景的《傷寒論》等等,體現了科學發展的進程。時至今日,社會已發生巨大變化,中藥不能固步自封,現代化是必由之路。不搞現代化就無法融入當今社會。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藥必須走出國門,走國際化之路。不搞現代化,連進入西方主流社會的入門資格都沒有。中藥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應該由全人類共享。但是,如果連西方門檻都跨不進,何談共享呢?再從經濟角度來看,中藥是我們的國寶,應努力擴大出口,多賺外匯。可惜目前出口情況並不理想。據資料顯示,去年全國中藥總產值約800億元,再加上中藥材有近1000億元,但出口僅7億美元,比例太小了。如果中藥現代化的進程加快,形勢也將會驟變。
任德權說,中藥現代化30年前就開始提出。但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才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中藥現代化”概念。通過制定和實施GMP、GAP、指紋圖譜等一系列規範化的制度,中藥現代化逐漸走上正軌。特別是中藥指紋圖譜技術推廣得較快,引起了國內外的普遍關注,在這方面,廣東走在了全國前列,已有6個名優中成藥確定了指紋圖譜,並在生產實踐中用於控制產品質量。
有人提出,中藥現代化實質是中藥西制,任德權明確表示了否定的意見。他說,中西藥的區別不在於製作方法,而在於其理論依據是什麼。換言之,中藥是在傳統中醫理論指導下研製和使用的,並非把膏、丹、丸、散改成片劑、膠囊就是中藥現代化了。有人把傳統中藥膏、丹、丸、散的劑型變成片劑、膠囊等新劑型說成是中藥西制,這完全是誤解。片劑、膠囊只是製藥技術和劑型發展的一種形式,與中藥或西藥的內涵無關。西藥可以製成的劑型,中藥同樣可以做。

示例


任德權指出,今後中藥的發展有兩條路可走:一是中藥現代化,二是中藥現代化開發。這兩者是有微妙區別的。任德權解釋說:“前者不僅以中藥理論為基礎,而且開發出來的成果還是以中藥體系來表述,它還是一個中藥。而後者則是將中藥看做一個‘源頭',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拘一格地開發出另類產品。最常見的是從植物中提取出某個單體化學成分,例如從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從麻黃中提取出麻黃素等等。總之,經過現代化開發之後,不管它變成的是中藥還是西藥,只要能治好病就是好葯。
他認為,在當前推廣的指紋圖譜技術研究的作用和影響較大。過去中藥不被國際接受,主要原因是成分不清、藥效不明、質量不可控。引入了指紋圖譜技術,使中藥質量從不可控到可控,這是一個大突破。他透露,最近國內有家中藥企業帶著他們的品種前往美國叩響FDA的大門。他們之所以有這份膽量,是因為他們搞了中藥現代化,進行了GMP改造,建立了GAP基地,開展了指紋圖譜研究等等。因為有了很多硬指標,才有膽量和機會與FDA對話。

糾正誤傳


有人擔心,當前國外一些財團、跨國公司紛紛投巨資於中藥研發,很有超越甚至取代我國地位的趨勢。任德權說,不必驚慌,不能看做“狼來了”,相反,應持歡迎態度。這麼多國外公司熱心搞中藥,正好說明中藥的地位在提高。外國人來研究中藥,可以促進西方社會對中藥重新認識。如果他們的研究有突破,我們也可借鑒。

示例


任德權還糾正了媒體的一些誤傳,如“本土中藥”敵不過“洋中藥”、日本和韓國的“洋中藥”幾乎一統國際市場等。任德權說,
這是誤解。有人把日本的救心丸吹得神乎其神,說它一年出口1億美元,其實是把幣種搞錯了,實際上是1億日元,只相當於100萬美元左右。日本漢方葯出口西方的數量很少,整個行業年出口額也就幾百萬美元。韓國出口比日本多,每年約1億美元,主要是高麗參。但絕大多數高麗參都是賣給港、澳、台和我國內地以及海外的一些華人。反觀中國,中藥出口一直穩定在每年6億~7億美元,雖然大部分是中藥材,但我們仍是最大的中藥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