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維酮K30

有機化合物

聚維酮K30,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6H9NO)n,白色至乳白色粉末;無臭或稍有特臭,無味。

用作藥用輔料,黏合劑和助溶劑等。

簡介


聚維酮K30結構
聚維酮K30結構
本品系吡咯烷酮和乙烯在加壓下生成乙烯基吡咯烷酮單體,在催化劑作用下聚合得到的。1-乙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其平均分子量為3.8×104,分子式為(C6H9NO)n,其中n代表1-乙烯基-2-吡咯烷酮鏈節的平均數。
1. 性狀
1.1 本品為白色至乳白色粉末;無臭或稍有特臭,無味;具引濕性。
1.2 本品在水、乙醇、異丙醇或三氯甲烷中溶解,在丙酮或乙醚中不溶。
2. 鑒別
2.1 取本品水溶液(1→50)2ml,加1mol/L鹽酸溶液2ml與重鉻酸鉀試液數滴,即生成橙黃色沉澱。
2.2 取本品水溶液(1→50)3ml,加硝酸鈷約15mg與硫氰酸胺約75mg,攪拌后,滴加稀鹽酸使呈酸性,即生成淺藍色沉澱。
2.3 取本品水溶液(1→50)3ml,加碘試液1~2滴,即生成棕紅色沉澱,攪拌,溶解成棕紅色溶液。
3. 檢查
3.1 K值 取本品1.00g(按無水物計算),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適量使溶解,在25℃±0.05℃恆溫水浴中放置1小時后,加水稀釋至刻度,依法檢查(《中國藥典》 2010年版 二部 附錄Ⅵ G 第三法),測得相對黏度ηr,按下式計算K值,應為27.0-32.0。
K = Word插入域無法粘貼
式中 W為供試品的重量(按無水物計算),g
3.2 pH值 取本品1.0g(按無水物計算),加水20ml溶解后,依法檢查(《中國藥典》 2010年版 二部 附錄Ⅵ H),pH值應為3.0~7.0。
3.3 醛 取本品約20.0g(按無水物計算),置圓底燒瓶中,加4.5mol/L硫酸溶液180ml,加熱迴流45分鐘,放冷;另取鹽酸羥胺溶液(取鹽酸羥胺6.95克,加水溶解並稀釋至100ml,用氨試液調節pH值至3.1)20ml,置錐形瓶中,再將錐型瓶置冰浴中,連接蒸餾裝置,將冷凝管下端插入鹽酸羥胺溶液的液面下,加熱蒸餾,至接收液的總體積約為120ml時,停止蒸餾,餾出液用氫氧化鈉滴定液(0.1mol/L)滴定至pH值為3.1,並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消耗氫氧化鈉滴定液(0.1mol/L)不得過9.1ml。
3.4 N-乙烯基吡咯烷酮 取本品10.0g(按無水物計算),加水80ml使溶解,加醋酸鈉1g,精密加碘滴定液(0.05mol/L)10ml,放置10分鐘,用硫代硫酸鈉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終點時,加澱粉指示液2ml,繼續滴定至藍色消失,並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消耗碘滴定液(0.05mol/L)不得過3.6ml。
3.5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測定法(《中國藥典》 2010年版 二部 附錄Ⅷ M第一法A)測定,含水分不得過5.0%。
3.6 熾灼殘渣 取本品1.0g,依法檢查(《中國藥典》 2010年版 二部 附錄Ⅷ N),遺留殘渣不得過0.1%。
3.7 重金屬 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依法檢查(《中國藥典》 2010年版 二部 附錄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十。
3.8 含氮量 取本品約0.1g,精密稱定,置凱氏定氮瓶中,依次加入硫酸鉀10g和硫酸銅0.5g,沿瓶壁緩緩加硫酸20ml,在凱氏定氮瓶口放一小漏斗,用直火緩緩加熱,俟溶液成澄明的綠色后,繼續加熱30分鐘,放冷。轉移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吸取10ml,照氮測定法(《中國藥典》 2010年版 二部《中國藥典》 2010年版 二部 附錄Ⅶ D第二法)測定,餾出液用硫酸滴定液(0.005mol/L)滴定,並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按無水物計算,含氮量應為11.5%~12.8%。
4. 類別 藥用輔料,黏合劑和助溶劑等。
5. 貯藏 遮光,密封,在乾燥處保存。
6. 標準來源 《中國藥典》 2010年版 二部

應用


聚維酮K30(PVPK30)在醫藥上有廣泛的應用,為國際倡導的三大藥用新輔料之一。應用最廣的是片劑、顆粒劑的粘合劑。PVP還可用作膠囊的助流劑,眼藥的去毒劑及潤滑劑,注射劑的助溶劑,液體製劑的分散劑,酶及熱敏藥物的穩定劑。聚維酮還可與碘合成PVP-I消毒殺菌劑。PVP在醫藥上還可用作低溫保存劑。採用PVP產品作輔料的藥物已有上百種。

其他信息


中西藥分類: 西藥(包括化學藥品、生化藥品、抗生素、放射性藥品、藥用輔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