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地鐵3號線

廈門地鐵第三條開通的地鐵線路

廈門地鐵3號線是廈門地鐵第三條開通的地鐵線路,於2021年06月25日正式運營,標誌色為雲天青色。

廈門地鐵3號線起於沙坡尾站,經過思明區、湖裡區、翔安區,貫穿廈門大學、曾厝垵廈門站、湖裡老城區、火炬園、雙十中學五緣灣、翔安海西商貿中心、翔安南部新城、空港經濟區,止於翔安機場站,大致呈西南至東北走向。

截至2021年6月,廈門地鐵3號線線路長度45.01千米,全線共設31座車站(開通16座),其中28座為地下站,3座為高架車站;採用B型列車6節編組。

建設歷程


2016年12月,廈門地鐵3號線環評公示。
2018年6月18日,廈門地鐵3號線翔安市民公園站-浦邊站區間右線盾構機順利始發;7月13日,廈門地鐵3號線過海段泥水盾構右線掘進完成,順利穿越東海;11月26日,廈門地鐵3號線林前站主體封頂,廈門地鐵3號線3標段是首個主體封頂的地下車站。
2019年12月6日,廈門地鐵3號線首輛列車在中車長客下線;12月31日,湖濱東路站作為廈門軌道3號線最後一個主體結構順利封頂的車站,標誌著廈門地鐵3號線全線26座車站主體施工全部完成。
2020年2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批複廈門地鐵3號線南延段(廈門火車站至沙坡尾);3月20日,廈門地鐵3號線廈門火車站至湖濱東路站右線隧道區間順利貫通,廈門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全線實現洞通;4月11日,廈門地鐵3號線完成試車線接觸網首次送電和熱滑試驗;5月19日,廈門地鐵3號線南延段工程環評通過;8月17日,廈門地鐵3號線島外段(洪坑至蔡厝區間)熱滑成功;9月26日,廈門地鐵3號線(廈門火車站至蔡厝站)全線洞通;10月3日,廈門地鐵3號線島內段列車上線,開啟為期三個月的試運行,至此廈門3號線首通段除跨海段均已試運行;12月18日下午,廈門地鐵3號線(廈門火車站至蔡厝站)實現軌通。
2021年1月30日上午,廈門地鐵3號線(廈門火車站-蔡厝站)實現全線列車上線;2021年6月25日,福建省廈門地鐵3號線(廈門火車站至蔡厝站段)正式運營。該線連接了思明、湖裡和翔安三個區,正線全長26.5公里,共設車站21座,可與已開通的1、2號線實現換乘。

運營歷程


2021年7月12日起,地鐵3號線工作日高峰期行車間隔縮短至5分30秒。

沿途站點


車站列表

廈門地鐵3號線線路全長45.01千米,共設置車站31座,平均站間距離1.484千米。其中一期廈門火車站—五緣灣站線路長度13.8千米,車站數量由12座,平均站間距1.08千米,敷設方式為全地下線;二期五緣灣站—翔安機場站線路長度22.56千米,設站13座,其中高架車站3座,平均站間距1.538千米,在浦邊站預留遠期廈大翔安校區支線。蔡厝車輛段位於蔡厝綜合維修基地內,選址在翔安東路與窗東路交叉口東南側地塊內;南延段沙坡尾站—廈門火車站。線路全長約8.292千米,共設站5座,均為地下站,全部車站中共有7座換乘車站。
站名換乘線路車站形式地理位置
沙坡尾站(暫未開通)地下二層島式位於成功大道與民族路交叉口
廈大南門站(暫未開通)地下二層島式位於大學路與演武路交叉口
廈大白城站(暫未開通)地下二層位於環島南路、胡里山炮台北側
曾厝垵站(暫未開通)地下二層島式位於龍虎山路與曾厝垵北路交叉口
上李新村站(暫未開通)位於龍虎山路、岷廈國際學校南側
廈門火車站廈門BRT地下二層側式廈禾路與湖濱東路交叉口
湖濱東路站廈門地鐵1號線(運營中)地下三層島式湖濱南路與湖濱東路交叉口
體育中心站廈門地鐵2號線(運營中)湖濱北路與湖濱東路交叉口,廈門體育中心西南側
人才中心站地下二層島式仙岳高架與湖濱東路交叉口以北
湖裡公園站地下三層島式宜賓路與華泰路交叉口
華榮路站地下二層島式華榮路與湖裡大道交叉口
火炬園站廈門地鐵1號線(運營中)嘉禾路與火炬園路交叉口
創業橋站新豐路與火炬園路交叉口
安兜站成功大道東側
小東山站地下一層側式金尚路與枋湖北二路交叉口
湖裡創新園站廈門BRT地下二層島式雲頂北路與枋湖北二路交叉口
五緣灣站廈門地鐵2號線(運營中)地下三層島式鍾宅路和環島幹道交叉口
體育會展站(暫未開通)地下二層島式位於同安灣海域與翔安海西商貿城交界
東界站(暫未開通)位於規劃東界路與肖厝南路交叉口
洪坑站(暫未開通)廈門地鐵4號線(建設中)位於規劃翔安西路與東界路交叉口
林前站位於規劃東界路與城場路交叉口
鼓鑼站位於規劃新城中路與石厝路交叉口
翔安市民公園站(暫未開通)位於石厝路及石厝路以南南翔智路與翔信路之間
浦邊站(暫未開通)位於規劃的后浦路與石厝路浦邊段交叉口
后村站位於規劃城場路與翔安東路交叉口
蔡厝站高架二層島式位於翔安東路與翔安西路交叉口
大嶝北站(暫未開通)高架三層島式位於規劃迎賓大道、大嶝大橋以東
雙滬站(暫未開通)位於規劃機場快速路與規劃迎賓大道交叉口西北
空港經濟區站(暫未開通)地下二層島式位於規劃機場縱三路與規劃機場橫二路交叉口
機場西站(暫未開通)廈門地鐵4號線(建設中)位於廈門翔安國際機場西側
翔安機場站(暫未開通)廈門地鐵4號線(建設中)位於廈門翔安國際機場內

線路走向

廈門地鐵3號線起于思明區廈港街道沙坡尾站,線路先下穿藝術西區後轉向大學路,沿大學路向東敷設,下穿演武大橋后,繼續向東沿環島南路敷設,之後線路向北轉入龍虎山路,沿龍虎山路向北敷設,繞避環島幹道高架橋樁后,后線路向北下穿萬石山風景區,接入廈門火車站,出站后沿湖濱東路向北敷設。下穿仙岳山後進入華泰路敷設,之後線路向東偏轉進入湖裡大道,沿湖裡大道-火炬路-枋湖北二路-鍾宅路向東前行直至同安灣口海域。下穿海域后,線路在翔安區海西商貿城會展中心地塊登陸,之後線路沿規劃東界路向東北方向敷設,過城場路后,線路向東偏轉至石厝路,沿該路下穿翔安大道進入翔安南部新城區域。沿石厝路東行過後埔路口后,線路偏轉進入翔安東路路西側向南敷設,同時線路逐漸由地下轉為高架敷設。線路沿翔安東路西側綠化帶并行大嶝大橋跨過大嶝海域后,進入大嶝島區域內,沿迎賓大道西側綠化帶向南敷設。過雙滬村后,線路逐漸由高架轉為地下敷設。至機場附近時,線路向東偏轉進入機場中軸線北側敷設,之後再轉回中軸線敷設直至終點翔安機場站。

運營情況


運營時刻

● 首末班車表
廈門地鐵3號線首末班列車時刻表
站名往蔡厝站方向往廈門火車站方向
首班車末班車首班車末班車
沙坡尾站----
廈大南門站----
廈大白城站----
曾厝垵站----
上李新村站----
廈門火車站06:3023:00--
湖濱東路站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
體育中心站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
人才中心站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
湖裡公園站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
華榮路站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
火炬園站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
創業橋站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
安兜站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
小東山站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
湖裡創新園站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
五緣灣站06:5322:5306:3023:00
體育會展站----
東界站----
洪坑站----
林前站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
鼓鑼站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
翔安市民公園站----
浦邊站----
后村站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待公布
蔡厝站--06:3022:30
大嶝北站----
雙滬站----
空港經濟區站----
機場西站----
翔安機場站----
參考資料 
發車間隔
周一~周五(工作日)
時段發車間隔
早高峰06:30—09:00
廈門火車站-五緣灣站:5分30秒
五緣灣站-蔡厝站:11分
平峰10:30—15:30
廈門火車站-五緣灣站:6分55秒
五緣灣站-蔡厝站:13分50秒
晚高峰17:00—19:00
廈門火車站-五緣灣站:5分30秒
五緣灣站-蔡厝站:11分
夜間20:00—22:30待公布
周六、周日(假日)
時段發車間隔
高峰08:00—20:00待公布
晚間20:30—22:30待公布

設備設施


車輛設施

廈門地鐵3號線配車43列,電客車採用B型鋁合金鼓型車體,六輛編組(4動2拖),DC1500V接觸網供電,最高運行速度可達80千米/小時;全列車設置244個座位,最高可載客2062人,電客車客室內裝以3號線線路色“藍色”為主配色基調,同時融入了更多的廈門元素,如採用海浪造型的座椅、“厝”頂造型的扶手吊耳等,營造更加溫馨的客室環境;43列電客車全部採用新一代無觸點邏輯控制單元LCU技術引用,該配置代替硬線繼電器迴路並實現其邏輯控制功能,有效提升車輛冗餘性、安全性及可靠性;部分列車配備走行部件在線監測系統、弓網監測裝置,可以對列車運行狀態進行監控,車下關鍵箱體安裝了感溫電纜,可將報警信息上報網路系統,及時為運維人員提供數據參數,確保車輛運營安全可靠;列車空調採用調速通風系統,可根據載客情況自動調節風速,保證車內溫度適宜和空氣流通,讓旅客乘坐更加舒適;列車具備智能感光功能,可以根據外部環境自動調節亮度,始終保持最優照明效果。

運行設施

廈門地鐵3號線設有五緣灣停車場全地下一層停車場,位於鍾宅路和環島幹道交叉口;設有蔡厝車輛段,位於翔安東路與翔安西路交叉口。

景觀設施

在景觀提升方面,將延續“一線一景、一路一樹、一站一品”的設計主題,凸顯地域特色。項目將選擇不同的主景樹作為沿線站點景觀的植物特色,例如思明區段人才中心、體育中心、湖濱東路、廈門火車站的特色景觀樹木將以廈門市樹鳳凰木為主;湖裡區段的湖裡公園、華榮路、火炬園路、創業橋路等特色景觀樹木為火焰木,安兜站、湖裡法院站、雙十中學站、五緣灣站則以台灣欒樹為特色景觀樹。除此之外,湖裡區段部分站點還打造了“湖裡時光”特色主題,並在有限的空間內設計多個“口袋公園”,滿足市民休閑娛樂需求。

主要工程


● 廈門地鐵3號線過海隧道
廈門地鐵3號線連接著陸上的廈門島和翔安區,需要修建6500米左右的過海隧道,這段6500米的工程中穿插著多個險情,中國國內罕見的海底風化槽天險、沒有可借鑒的施工法等,猶如一隻只擋在軌道交通建設者們面前的“攔路虎”;難點地質複雜多變工法設計難,破解首創中國國內“礦山+盾構”組合工法,廈門地鐵3號線過海段海域段區間長約4千米,存在多個風化槽、風化囊、基岩突起等地質現象,地質勘察整整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完成;因為地質複雜多變,僅用一種工法難以應對,且風險極大,所以最後選擇‘礦山+盾構’的組合工法,將兩種工法的優勢相結合,更好地控制風險;泥水盾構法施工亮點,施工人員實施高達5.38個標準大氣壓條件下的非飽和氣壓換刀作業,創造了過海泥水盾構掘進施工國內最新紀錄;整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累計帶壓進艙1100多次,海底換刀37把;創造“過海段洞內盾構機棄殼解體”的中國國內新紀錄;刷新無洞室海底隧道內拆機的國內最快紀錄;創新多個工藝工法,攻克孤石群、全斷面砂層等複雜地層條件,實現行業多項技術零的突破。

價值意義


廈門地鐵3號為廈門島到翔安的放射骨架線,構建廈門島與翔安快速跨海連接通道,並服務於廈門翔安國際機場,同時,該線也提供了連接漳州軌道交通的可能,線路的開通將助推翔安國際機場樞紐作用發揮,拓展發展空間,對加強廈門域內陸地、海島、航空之間相互聯繫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中鐵四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