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信風的結果 展開

信風

抗戰烈士張伯彥筆名

目錄

正文


信風,原名張伯彥。1917年生,黑龍江省呼蘭縣南鄉廟檯子人。1928年隨父母移居呼蘭縣城。父張鏡寰,肄業於北京朝陽大學法律系,回呼蘭后從事教育工作。為人忠厚耿直,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對張伯彥的感染教育至深。張伯彥自幼聰敏好學,在縣城模範初高兩級小學畢業后,升入縣立中學。除閱讀大量古典詩詞外,廣泛涉獵了中國現代文學和外國文學名著。讀中小學時學習成績優良,每篇作文都受到教師的好評。1935年春考入阿城師範學校。
入阿城師範不久,就和愛好文學的同學組織了文學團體“黎明社”,進行業餘文學創作活動。1935年4月,用“征驪”的筆名,在哈爾濱《國際協報》的副刊《國際公園》上發表了處女詩作《影》。以此為開端,走上文學創作道路。當時正值蕭紅蕭軍離開哈爾濱還不到一年,羅烽、白朗也離開了哈爾濱。年僅18歲的張伯彥,便在30年代後期的東北文壇上初露頭角。
1935至1936年的兩年間,在阿城師範學習時發表過幾十篇詩歌、散文和隨筆,成為《國際公園》副刊的主要撰稿人之一。這一時期作品的內容,雖然多是家庭、學校生活的社會見聞,但在他的作品中,充分反映了日偽統治的嚴酷,東北青年所共有的煩悶和對前途的強烈追求。
1939年起,改名為“信風”,向瀋陽的《新青年》和長春的《明明》等雜誌投稿。從1937到1940年,《新青年》成了他發表作品的主要陣地。1937年末,從阿城師範學校畢業,回到呼蘭。在勸學小學(原模範小學)任高級部教員。這時,全國抗日戰爭已經爆發,日本侵略者對東北的統治日益加劇,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在這令人窒息的政治氣氛下,信風繼續創作發表小說、隨筆和詩歌。這些作品多是同情勞苦群眾,影射攻擊日本侵略者的罪行,鼓舞人民奮起反抗的作品。他在題為《如此作家》的一篇小說中,假借主人公的口提出:“文章應為萬民請命,替大眾鳴不平!”這時期的主要作品,有《吃豆腐雜感》、《閑話題壁文學》、《聽蛙志感》、《寄鐵窗下的待罪詩》、《鄉居散記》、《亡命前的日記》、《黑色列車的犯罪》、《野鬼》、《茅亭》等。在這些作品中,他的進步思想傾向越來越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