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貓黑貓論
鄧小平提出的理論
白貓黑貓論是鄧小平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來的,該理論源自鄧小平的一句話:“不管黑貓白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都只是一種資源配置手段,與政治制度無關。資本主義可以有計劃,社會主義也可以有市場。只要能夠發展生產力的,都可以在實踐中使用。
四川農村有一句俗語:“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天府之國,田多糧多,鼠多貓亦多。農人養貓,為的是滅鼠護糧。所以,黃貓也罷,黑貓也罷,只要能捉住老鼠,就是好貓。鄧小平的同鄉和戰友劉伯承,每逢大戰在即,經常脫口而出的就是這句話。鄧小平作為劉伯承的老戰友兼同鄉,對於劉帥常說的這句家鄉話,自然十分理解,他將其從軍事領域引入到整個社會領域。
1962年,一些農村地區為了應對飢荒和自然災害,自發產生了包產到戶、責任田等各種各樣的生產形式。這些變化,在黨內引起較大爭論。
1962年7月2日,中共中央書記處開會討論“包產到戶”問題。1962年7月7日,鄧小平接見出席共青團三屆七中全會全體同志時,談到了農業生產管理政策的調整問題,他引用劉伯承經常說起的四川諺語:“不管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來表述他對恢復農業生產和包產到戶的看法。他說:“生產關係究竟以什麼形式為最好,恐怕要採取這樣一種態度,就是哪種形式在哪個地方能夠比較容易比較快地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就採取哪種形式;群眾願意採取哪種形式,就應該採取哪種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來……‘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
這是鄧小平最早在正式場合闡述“白貓黑貓”論這一重要觀點,並第一次公之於眾。後來訛傳為:“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白貓黑貓”這個比喻卻被指責為“唯生產力論”,遭到批判。
鄧小平認為,搞理論爭論,就會貽誤時機,錯過發展機遇。空洞的爭論無濟於事,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應該大膽地實踐,大膽地試,先不要下結論,幹了再說。鄧小平這句“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風趣幽默、釋理簡明的話語把改革面臨諸多複雜問題化繁為簡,不啻給了社會思維的一副清醒劑。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政治思想路線的改變,“白貓黑貓”論成為了中國將社會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發展上的一個理論標誌。
從此,“白貓黑貓”論貫穿了中國整個改革開放,激發了全民的整體的潛能,在鄉鎮企業、特區、私營經濟、證券等諸多方面都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看這一組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1980年末的有關統計顯示,堅守在人民公社陣營裡邊的產量不增不減,包產到組的地方增產10%到20%;包產到戶的地方增產30%到50%。
1986年1月6日,鄧小平再次成為美國《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這句話被摘登在《時代》周刊上,“白貓黑貓”論也隨之擴大到世界,成為世界人民知曉的名言。
1992年春天,88歲的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和珠海。也就在那一年,“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成為坊間最流行的話語。2001年,APEC首腦峰會上,這句話成為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的開場白,寓意亞洲現在最需要的是發展。
在改革開放之初,人們思想僵化,戰戰兢兢、裹足不前。中國人形成的一個習慣性思維,遇事要問一問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是無產階級思想還是資產階級思想?如果認定是“資本主義”或“資產階級思想”,那就要批判,要否定。如果讓這種習慣性的思維繼續處以支配地位,那麼任何新的改革開放的措施就根本無法推行。
鄧小平的“白貓黑貓”論一出,改變了過去凡事都要先以意識形態考量、凡事都要先從政治著眼、凡事都要先問問教條的思維習慣。“白貓黑貓”論告訴人們,想問題辦事情一切要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條條框框出發;一切要從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國家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實際出發,社會主義是靠干出來的,不是靠講出來的。“白貓黑貓”無疑倡導了一種實幹精神。也正是這個理論的實幹戰略,開啟了中國人的思想之門,保證了中國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使改革開放取得了偉大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