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國崛起的結果 展開
- 理論指數
- 歌曲名稱
中國崛起
理論指數
中國崛起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近年來,在全球經濟、政治、軍事及科技等方面勢力的增長。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中國不存在崛起只存在復興(因為中國歷史上多次成為世界級的超級大國)。但由於中國擁有穩定而眾多的人口,以及快速增長的經濟和軍事支出,因此經常被視為是一個潛在的超級大國。作為經濟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且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佔有一席。
中國雖然被認為是一個潛在的超級大國,並且歷史上多次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但目前仍然有許多經濟、社會、環境與政治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有待克服。此外目前中國在聯合國與世界上的影響力,還和美國有著相當大的差距。但是,其發展的速度,以及許多方面的不斷進步,導致產生了中國在21世紀成為第二個超級大國的可能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陸地國土總面積大約是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國家。
中國大部分地區都處於溫帶氣候,是擁有最多溫帶地區的國家。根據傑佛里·薩克斯(JeffreySachs)的報告,處於溫帶地區的國家有著較高的糧食產量,而且比處於熱帶地區的國家有著更低的疾病爆發機率,尤其是經由飲水與食物傳染的地方性疾病。借著來自多餘勞動力所產生的創造力,地理上的優勢對一個國家的長期經濟表現可以造成很大的影響。薩克斯認為溫帶氣候使這些地區大多是高收入國家,而中國、俄羅斯與東歐各國之所以維持在中收入的水平,是因為這些國家過去實行計劃經濟下的社會主義。溫帶氣候對於經濟發展的助益,最早是由亞當·斯密所提出,較晚則出現在大衛·藍迪斯(DavidLandes)所寫的《國家富窮論》(TheWealthandPovertyofNations)中。
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人口,2013年年底,在中國大陸上居住136072萬人,而全球的人口總數為70億,中國占其中的19%。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在2016年1月1日以前只允許每個家庭有一個子女,這項政策在推進了經濟起飛的同時也導致了老齡化、獨生子女問題、人口比例失衡、工人慌等(參見負面評價)。中國青年人(15歲-24歲)受教育指數為98.9%。中國人口密度140人/平方公里處在全球中等水平,低於韓國491人/平方公里,高於美國30人/平方公里。以黑河至騰衝一線為界,東部人口密度較高,多為300人/平方公里以上,西部則人口密度很低,多低於50人平方公里。參見黑河—騰衝線。
中國崛起
中國崛起之軍事-圍繞殲-10
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225萬服役軍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軍隊和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但是,中國軍事和西方發達國家的軍事相比還是比較落後。認識到解放軍的缺點后,中國政府正在大力地改善解放軍的裝備和現代化技術。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軍計劃用大大增加的軍事開支來發展“藍海海軍”(Blue-waternavy)。
作為5個擁有否決權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2005年胡德平在第二屆中美關係會上發表評論
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政府就大力推動發展和非洲國家的外交關係。中國的主要目的是贏得非洲國家在國際上的支持,在非洲大陸推廣中國式的共產主義和與非洲國家的貿易往來。冷戰以後,中國在非洲的目的就改為了貿易,投資和能源。在2012年,中國在北京舉辦了中非合作論壇,共有49個非洲國家的領袖出席了這次論壇,再次顯示出中國在非洲的巨大影響力。
外交政治
中東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因為它儲藏著大量的石油,而且,中東地區的大部分人口都反對美國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中國看準了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以提供外交保障來換取中東國家向中國輸送石油。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能源進口國,居美國之後。中國政府現正嘗試將中國進口的能源多樣化,中國一半的石油來自中東,因為中東各國開始向西方國家以外尋找輸送國,所以中國就成為他們的首選。中國在過去一直和中東國家在戰略方面上合作,大多數中東地區的先進武器都來自中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和巴勒斯坦是中東地區的關鍵性國家,在未來,這些國家可能會相繼從中國得到安全保障,來抗衡美國在中東的霸權。
中國在東南亞地區有著一定的影響力,這個影響力體現在文化上,經濟上和政治上。在2006年11月,中國和東南亞多國簽署了關於自由貿易,文化交流,軍事和安全合作的條款。此次會議還討論了中國與ASEAN在未來形成一個在政治,經濟和安全上合作的聯盟的可能性。
論劍:新視野下的中國大戰略三部曲
在2011年,中國出口總量佔世界的10%,進口總量佔世界的10%。2013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貿易國佔世界11%。中國政府大力推動出口醫療器械和軟體產品。中國的外匯儲備在2011年12月為3.2萬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外匯儲備國。
科技
太空科技-在197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發射衛星東方紅進入太空,成為第五個有能力發射衛星的國家。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可以獨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2007年,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三個有能力以導彈摧毀人造衛星的國家。嫦娥一號繞月衛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已經成為了月球俱樂部的一員,中國政府更計劃在2020年左右向太空發射一個空間站和執行一個登月計劃。
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和哲學。在2000年,法籍華人作家高行健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憑藉《紅高粱》、《生死疲勞》和《蛙》等優秀作品成為第一個以中國籍身份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開啟了中國當代文學的一個新的篇章。很多中國演員如成龍、李連杰、周星馳、鞏俐、周潤發、章子怡等得到了國際認可。在美國NBA打球的姚明也逐漸成為一個廣為人知的中國人。同時,北京市、上海市相繼舉行了奧運會和世博會。中國留學生總量已佔到世界留學生總人數的14%,2011年到中國旅遊人數為2711萬人次。
中國崛起
中國一向堅持“加強法制建設、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理念,但現今仍有貪污腐敗等不利於法制建設的問題存在,中國政府已提出“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完善市場主體、市場交易、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推進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規範司法行為,加強司法監督,促進司法公正,維護社會正義和司法權威。實施‘五五’普法規劃,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形成遵法守法、依法辦事社會風氣。”
當今中國法治
計劃生育-計劃生育產生的其中一個副作用就是中國人口逐漸老化並導致出現工人荒等問題,到2020年,中國25%的人口都將退休,這樣會直接影響到中國的經濟發展,但若不實施計劃生育,則會加深人口過多的問題。
人口數量爭議-中國政府的計劃生育政策減緩了中國人口的增長速度,中國人口在2033年將會達到14.6億的峰值,此後將逐年下降。中國的人口密度比許多國家要低得多,屆時中國將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缺乏,以及老年人的養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