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

2002年努里·比格·錫蘭執導電影

《遠方》是由努里·比格·錫蘭編劇並執導,穆扎菲·奧德默、伊敏·托普拉克領銜主演的劇情片,於2002年12月20日在土耳其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伊斯坦布爾奮鬥多年的攝影師馬姆,一直過著獨身的生活,直到因為一個親戚的到來,他的生活才開始慢慢發生變化的故事。

劇情簡介


攝影師馬姆(穆扎菲·奧德默飾)從偏遠的山村來到伊斯坦布爾闖蕩多年後,他已經完全融入了大城市的生活中。他的一位年輕親戚尤索夫(伊敏·托普拉克飾)也從家鄉來到這裡投奔他,想尋找一份遠洋輪船上的工作。於是馬姆收留了年輕人,讓他在自己的公寓里住下。剛開始,馬姆對這個天真的鄉下小夥子抱幾分同情和關心。隨著他的失業,他漸漸地變得無法忍受窮親戚在這裡無限期地住下去,他感到自己的私人空間遭到了侵略。於是,馬姆決定想方設法把尤索夫趕出公寓。
遠方[土耳其2002年努里·比格·錫蘭執導電影]
遠方[土耳其2002年努里·比格·錫蘭執導電影]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
馬姆穆扎菲·奧德默
NazanZuhal Gencer
JanitorFeridun Koc
Bahattin SerterBahaltin Ssrcer
尤索夫伊敏·托普拉克
LoverNazan Kirilmis
MotherFatma Ceylan
Ebru Yapici埃布魯·錫蘭

角色介紹


遠方[土耳其2002年努里·比格·錫蘭執導電影]
遠方[土耳其2002年努里·比格·錫蘭執導電影]
馬姆
演員 穆扎菲·奧德默
攝影師,離異后的他從偏遠的山村來到伊斯坦布爾,闖蕩多年過著獨身的生活。有一次他好心收留了從家鄉來投奔他的表弟尤索夫,但隨著失業,他已經無法忍受窮親戚在這裡住下去,於是他決定把尤索夫趕出公寓。
遠方[土耳其2002年努里·比格·錫蘭執導電影]
遠方[土耳其2002年努里·比格·錫蘭執導電影]
尤索夫
演員伊敏·托普拉克
馬姆在鄉下的表弟,因為想要找一份遠洋輪船上的工作,於是從家鄉來到伊斯坦布爾,住在表哥馬姆的家中。起初一切都平安無事,但隨著他和馬姆生活習慣的不同,以及自己一直沒找到工作,他開始變得越來越自閉。

職員表


總導演努里·比格·錫蘭
製作人努里·比格·錫蘭、Feridun Koc(線上)
副導演Serkan Cindoruk

獲得榮譽


時間屆次獎項獲獎方備註
2003年第5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遠方》獲獎
主競賽單元-最佳男演員獎穆扎菲·奧德梅爾獲獎
主競賽單元-最佳男演員獎伊敏·托普拉克獲獎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遠方》入圍
2003年第16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努里·比格·錫蘭獲獎
觀眾獎-最佳導演努里·比格·錫蘭獲獎
2004年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法國文化電台獎-年度海外電影人努里·比格·錫蘭獲獎
2004年第17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銀屏獎-最佳亞洲電影《遠方》獲獎
最佳男演員伊敏·托普拉克獲獎
最佳導演努里·比格·錫蘭獲獎

幕後製作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1、NBC Ajans(土耳其)
2、NBC Film(土耳其)
發行公司
1、Mongrel Media(加拿大)
2、New Yorker Films(美國)
3、人造眼(英國)
4、Pelicanfilms(DVD)(瑞士)
5、Filmcoopi Zürich(瑞士)
6、Lady Film(義大利)
7、Özen Film(DVD)(土耳其)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土耳其2002年12月20日法國2003年5月17日(戛納電影節)
俄羅斯2003年6月21日(莫斯科電影節)波蘭2003年7月20日(切申電影節)
紐西蘭2003年7月27日(奧克蘭電影節)菲律賓2003年8月9日(Cinemanila電影節)
丹麥2003年8月15日(哥本哈根電影節)美國2003年8月29日(特柳賴德電影節)
加拿大2003年9月4日(多倫多電影節)法國2003年10月12日(Telluride電影節)
挪威2003年10月20日(卑爾根電影節)巴西2003年10月24日(保羅電影節)
西班牙2003年10月31日希臘2003年11月22日(塞薩洛尼基電影節)
希臘2003年11月28日瑞士2003年12月11日(德語區)
奧地利2004年1月9日法國2004年1月14日
比利時2004年1月21日捷克2004年1月29日(菲比電影節)
美國2004年2月14日(波特蘭電影節)愛爾蘭2004年2月15日(都柏林電影節)
墨西哥2004年2月20日(當代電影節)葡萄牙2004年2月26日
荷蘭2004年2月26日美國2004年3月12日(紐約)
中國香港2004年4月10日(香港電影節)美國2004年4月11日(費城電影節)
阿根廷2004年4月14日(布宜諾斯艾利斯電影節)英國2004年5月28日
南非2004年6月15日(德班電影節)義大利2004年6月25日
捷克2004年7月3日(卡羅維瓦里電影節)波蘭2004年9月17日
美國2004年9月24日(洛杉磯)韓國2004年11月5日(限定)
匈牙利2005年1月13日德國2005年2月3日

作品評價


導演努里·比格·錫蘭選擇以兩個人的視角來透視伊斯坦布爾這座變遷中的城市和來自農村的移民城市化的過程,他清晰地勾勒了在現代乃至後現代背景下都市人的存在狀態,這是通過用電影語言來突出兩位主人公的差異性來達到的。影片的冥想性,以及兩個人物在比較單一的空間中形成的緊張角力關係,多少會讓觀眾聯想到伯格曼。導演很善於在喧鬧的城市中選擇那些容易被人所忽視的聲音,作為攝影師的他對畫面構圖和場面調度也十分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