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灣鎮

安徽蕪湖市南陵縣下轄鎮

何灣鎮是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下轄鎮。

基本概況


何灣鎮
何灣鎮
何灣鎮隸屬於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位於南陵縣西部,屬低山丘陵區,是全縣五個中心建制鎮之一。東鄰南陵縣工山鎮、三里鎮、煙墩鎮三鎮,西北與銅陵市(縣)交界,西南毗鄰青陽縣。鎮域面積217平方公里,2006年該鎮總農戶12315戶,人口4.62萬,19個村委會,一個街道居委會。該境內有省級風景區----丫山花海石林,該鎮是著名的中藥材生產基地,產品曾獲南洋勸業會及巴拿馬金獎、國家地理標誌認證,是池州、銅陵、蕪湖三市中藥材交易集散地。
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鎮黨委、政府緊密聯繫何灣實際,提出了生態立鎮,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宏偉目標,打造南陵的生態重鎮。

社會發展


該鎮內基礎設施完善,通訊鐵塔7座,電話裝機量7000多門。全鎮有初級中學三所。

沿革


清分屬智信鄉、進德鄉,1910年屬西鄉。1939年置何灣鄉,屬戴匯區。解放初,建何灣、澗溪、合村、山溪、順沖行政村,屬戴匯區。1950年2月廢鄉,行政村不變,屬第三區。1952年7月設何灣、合村、澗西、順沖4鄉,1956年1月合併為何灣、合村、澗西3鄉,1957年2月合併為何灣、合村2鄉,均屬合村區。1958年10月合併為何灣公社。1961年轄區縮小仍名何灣公社,1983年4月改何灣鄉,均屬何灣區。1992年為縣轄鄉。1996年,面積86.9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轄澗灘、何灣、順沖、東村、前官、澗西、錢橋、呈祥、合村9個行政村。1997年,撤銷何灣鄉,設立何灣鎮。2003年,撤銷丫山鎮、綠嶺鎮,併入何灣鎮。
原丫山鎮位於南陵縣西南部。清屬進德鄉,1910年屬西鄉。1939年屬何灣鄉。解放初,建丫山、回龍、南山行政村,屬何灣鄉。1950年2月廢鄉,行政村不變,屬第三區。1952年7月設丫山、回龍2鄉,1956年1月合併為丫山鄉,均屬合村區。1958年10月屬何灣公社。1961年9月建丫山公社,1984年3月改丫山鄉,1985年2月改丫山鎮,均屬何灣區。1992年為縣轄鎮。1996年,面積56.8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轄丫山、黃山、南山、西山、龍山、鐵山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丫山,郵編242414。
原綠嶺鎮位於南陵縣西南部。清屬智信鄉,1910年屬西鄉。1939年置丁殿鄉,屬戴匯區。解放初,建綠嶺、青山、川泉、晏全行政村,屬戴匯區。1950年2月廢鄉,改建綠嶺、青山、晏錢、川泉行政村,屬第二區。1952年7月設綠嶺、晏全2鄉,屬戴匯區。1956年2鄉改屬合村區,晏全鄉更名晏公鄉。1958年10月合併為晏公公社,翌年11月併入何灣公社。1961年9月設綠嶺公社,1984年3月改鄉,均屬何灣區。1992年為縣轄鄉。1996年,面積66.3平方千米,人口1.3萬人,轄青山、綠嶺、虯川、久勝、幸福、團結6個行政村。1997年,撤銷綠嶺鄉,設立綠嶺鎮,鎮政府駐綠嶺。

代碼分類


340223104:~001121七星河居委會~200220澗灘村~201122順沖村~202122何灣村~203220前官村~204220澗西村~205220錢橋村~206220呈祥村~207220合村村~208121丫山村~209220黃山村~210220南山村~211220龍山村~212220西山村~213220鐵山村~214220青山村~215121綠嶺村~216220久勝村~217220幸福村~218220團結村。

自然資源


該鎮自然資源儲量豐富,已申報鳳丹原產地域保護。栽桑養蠶歷史久遠,曾獲巴拿馬金獎,全鎮有桑園面積近萬畝。

人文歷史


何灣鎮
何灣鎮
新四軍在皖南何家灣反擊日軍“掃蕩”的戰鬥。1940年4月25日,日軍3000餘人分三路向繁昌縣何家灣“掃蕩”。26日上午9時,由六里丁方向前進的日軍500餘人,與新四軍第2支隊第3團直屬部隊發生戰鬥。激戰兩小時,九郎廟之敵2000餘人前來增援。新四軍即向橫山嶺方向轉移。上午10時,第3團第2營趕至蘇家村,在運動中與日軍遭遇。第2營當即展開,佔領要點。日軍步、騎、炮兵約1000餘人,在飛機掩護下,分三路向蘇家村附近新四軍陣地進攻。激戰至下午4時,敵數次衝鋒均被擊退。第3團第1營於26日中午11時到達何家灣附近,與敵人遭遇,雙方展開激戰。至黃昏,日軍不支,向木鎮方向撤退。此次戰鬥歷時9小時,斃傷日軍300餘人(內軍官3人)。新四軍傷亡10餘人,另有20人失蹤。

旅遊資源


何灣鎮
何灣鎮
該鎮境內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珍珠泉、燕子洞、古銅礦冶鍊遺址。著名的西山風景區於1987年被安徽省政府評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經過十多年來的努力,2008年12月被評定為國家4A級風景區。
丫山花海石林
丫山花海石林風景圖
丫山花海石林風景圖
丫山花海石林風景區為國家AAA級風景區,並於2008年12月5日通過國家AAAA驗收工作組驗收。丫山花海石林風景區同時還是省級地質公園、省級農家樂示範單位、蕪湖市科普教育基地、蕪湖市外景地拍攝基地。景區位於蕪湖市南陵縣何灣鎮境內,景區距南陵縣城35公里,蕪湖市區80公里;距九華山風景區48公里,黃山風景區130公里,是安徽省兩山一湖旅遊黃金線上重要景點之一。緊鄰318、205國道,交通十分便利。丫山呈“丫”字形而得名,風景區佔地2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436米,由南山寺(待恢復)、花海石林、天坑、龍山四個景區組成。景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觀。這種地貌表層為石峰、石林、石芽、石溝,代表景觀有獅子峰、雙燕接吻、夾馬石、石海迷宮等。中層為溶洞,丫山共有大小洞口99處,著名的有燕倪洞、仙子洞、海龍洞、仙人洞等,下層為地下暗河,丫山表現為多泉水、湖泊。著名的有南陵湖(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一夜驚現,堪稱景區一絕)、龍宮泉、雙龍井、珍珠泉、放生池等。景區內有一大一小兩條峽谷,丁橋大峽谷寬闊、粗壯、谷中心為天鵝湖;九龍峽穀神秘、幽靜、濃蔭蔽日,谷內有懸崖峭壁,水從神奇的九龍洞中湧出,形成落差高達三十米的珠簾瀑布。
景區所在地人文景觀豐富,古宗祠、古民居眾多,尚存古寺廟、黃蓋墓、二喬避亂處、周瑜練兵處等遺跡。丫山景觀也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公元742年,李白奉詔入京,臨別時在丫山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南陵別兒童入京》的不朽詩篇;韋應物王安石湯顯祖、梅鼎祚等歷史名流也曾在此先後留下墨寶。

行政區劃


何灣鎮下轄村:
七星河社區前官村合村村
丫山村龍山村順沖村
呈祥村南山村鐵山村
綠嶺村幸福村澗西村
青山村黃山村錢橋村
澗灘村久勝村何灣村
西山村團結村

經濟發展


該鎮2007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45億元,比上年增長17.2%;農民人均純收入5250元,比上年增長18.5%;財政收入1668萬元,比上年增長38.7%。
2008年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完成19553.5萬元,固定資產投資3.1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800萬元。

風土人情


何灣鎮
何灣鎮
何灣鎮位於南陵縣西部,屬低山丘陵區,是全縣五個中心建制鎮之一。東鄰本縣工山、三里、煙墩三鎮,西北與銅陵市(縣)交界,西南毗鄰青陽。長期以來,何灣集鎮始終是周邊鄉鎮經濟、文化中心和農副產品集散地,商貿重鎮。全鎮總面積217.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9854畝,山場面積15.7萬畝;轄19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297個村民小組,14191戶,46200人。
鎮內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捷,道路四通八達;電力、電訊設施齊全,有35kv供、變電所一座,通訊鐵塔16座,電話裝機量9200多門。全鎮現有初級中學三所,中心小學一所,下轄5所完全小學、13所教學分部,中心幼兒園一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3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境內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珍珠泉、燕子洞、古銅礦冶鍊遺址。著名的西山風景區於1987年被省政府評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經過十多年來的努力,2008年12月被評定為國家4A級風景區。
何灣鎮
何灣鎮
何灣集西山靈秀與人民勤勞質樸與一體,山水毓秀,人文積澱,歷代大詩人鍾情於這塊沃土,唐代“詩仙”李白曾在何灣寨山寓居,留下了《別南陵兒童入京》千古名篇,眾多古橋、碑記、勒石,凸現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皖南古韻,2007年被授予“安徽民間藝術之鄉”,“十獸燈”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家山原始森林、南山寺林區植被保護的非常完整,是旅遊觀光、夏季避暑的絕好去處。自然資源儲量豐富,礦產主要有銅、煤、方解石、大理石、鉬、錳等;名貴中藥材有杜仲八角蓮、銀杏、丹皮明黨參、桔梗、首烏、百合、蕁麻等,尤以名貴中藥材鳳丹最多,全鎮種植面積4萬餘畝,有“牡丹之鄉”美譽,“鳳丹”系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栽桑養蠶歷史久遠,曾獲巴拿馬金獎,全鎮現有桑園面積近萬畝,年產鮮繭100多萬公斤;珍稀動物有金錢豹、梅花鹿、穿山甲、蘇門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