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十三渚

桃江十三渚

桃江十三渚風景區位於臨海市桃渚鎮,東臨東海,北界三門,南距台州市區僅3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桃江十三渚集渚上田園風光、火山遺跡等資源於一體,峰岩怪石、洞天林立,是桃渚省級風景名勝區和臨海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桃江風情、孔雀啄綠、火山遺跡、盤龍臨海、將軍遺風、綠客餐秀、長城峰林、石柱登天、桔嶺流香、桃江畫渚十個分景區組成。

概括介紹


景區簡介
桃江十三渚因桃江將田畦割裂包圍成大小不一、形狀迥異的十三個渚而得名,渚,意為"水中的陸地",十三渚區域面積達600多畝,星羅棋布,大的有80多畝,小的僅半畝。陸地與水域面積各半,是典型的濕地。渚上原來植有大量桃樹,所以這裡也稱桃渚鎮。桃江十三渚水碧田綠,赤山黛影,渚上風光隨季節農作物更替呈五彩交替,這裡是中國最美的田園風光。
十三渚的最佳觀賞角度是岸邊的石柱峰景區,這裡峰巒聚萃,山勢逶迤,襯以青山綠水,田畦凝碧,河港如練,構成一幅絕美的天然圖畫。高高矗立於古色古香的遊客中心邊上的石柱峰,又稱千丈岩,它高141.8米,在近處仰視,但覺龐然絕壁,高標眩目,上豐下削,玉質嶙峋。乘一支竹蒿,從渚里側望,石柱上還有惟妙惟肖的二蛙,大的鼓眼昂首,偃伏欲蹦,小的嬉於旁邊,似欲跳上母蛙之背,奇趣橫生。神奇的石柱峰景區原是中生代白岩山火山岩漿噴發形成的,由於熔岩粘糊,流動較慢,冷卻后形成紋理清楚的流紋岩。石柱峰由兩次火山噴發形成,上、下兩部分界線分明。上部分是流紋岩,呈米黃色,下部分岩石受到後期的熔岩—花崗岩的侵入顏色呈米白色。
一見鍾情萬千客,五度驚艷十三渚。
桃江十三渚
桃江十三渚
“海上仙子國,邂逅寄孤蓬。萬象畫圖裡,千岩玉界中。”文天祥當年落難,從海路經過桃渚,看到桃渚的奇山秀水,寫下了這首詩。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在這裡有最深的感懷和最美的意境。
站在山崗上,可以把桃江十三渚的全景一覽無餘,這十三渚像瓣瓣蓮葉,又像翡翠落玉盤。江岸桃花帶雨濃,山城雞犬鬧村春。野橋流水漁郎忙,一縷山雲抹半峰。春天,這裡斜風細雨,白鷺翻飛,是一幅潑墨山水畫;秋天,這裡雁影橫空,江白稻黃,遍地桔熟,是一卷素描的豐收圖。
明霞洞是火山遺跡中典型的熔洞。登上石柱峰頂的一瞬,被眼前美景所折服,水接連天的大海和一片美麗的金沙灘,桃渚入畫,如夢如幻。
在桃江十三渚景區內,沿路種植了大片大片的橘樹,在橘林中遊走,一個個青橘掛在枝頭與我擦肩而過。旅遊中的遺憾也就是人生中的遺憾,茫茫人海,又有幾人能夠在對的時候遇到對的人。
倉央嘉措說:“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傳說中的彼岸花,纏印著刻骨銘心的相思與苦戀。花開葉隕,葉隕花開,花葉永不相見。曼珠與沙華兩個妖精,將隔著一畦彼岸的相思之魂託付予此花。桃江十三渚的彼岸花,在我心中,永遠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