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與人格

動機與人格

《動機與人格》是美國心理學家、倫理學家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創作的心理學著作的圖書,首次出版於1954年。

《動機與人格》全面討論了人本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倫理學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系統地闡述了馬斯洛關於人性、人的需要、人格發展的動力和規律、社會改革和促進健康人格發展的方法和途徑的觀點和理論。

《動機與人格》是馬斯洛心理學理論的奠基之作,也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奠基之作,標誌著人本主義新心理、新倫理理論體系的形成。

作品簡介


《動機與人格》共16章、3個附錄,書中馬斯洛對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思潮中的“機械主義科學”的方法論即“方法中心論”與“還原論”進行了批判,進而提出了人本主義科學的方法論即“問題中心論”與“整體動力論”;同時,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分為意動需要、認知和理解的需要、審美需要三大相互重疊的類別,並對意動需要的五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與自我實現的需要進行了詳細闡述;此外,馬斯洛在大量的案例研究的基礎上對自我實現者的性格與愛情的特徵進行了分析與歸納。

作品目錄


章節章節名稱
目錄------------
鳴謝------------
第一章對科學的心理學研究
第二章科學中的問題中心與方法中心
第三章動機理論引言
第四章人類動機理論
第五章心理學理論中基本需要滿足的作用
第六章基本需要的似本能性質
第七章高級需要與低級需要
第八章精神病病因與威脅理論
第九章破壞性是似本能的嗎?
第十章行為的表現部分
第十一章自我實現的人――關於心理健康的研究
第十二章自我實現者的愛情
第十三章對於個體和種類的認識
第十四章無動機和無目的的反應
第十五章心理治療、健康與動機
第十六章正常、健康與價值
附錄甲走向積極的心理學
附錄乙積極的心理學所要研究的問題
附錄丙整體動力學、有機結構理論、症候群動力學 

創作背景


馬斯洛於1908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一個猶太家庭,童年時體驗了許多孤獨和痛苦。1926年,馬斯洛進入康奈爾大學,三年後轉至威斯康辛大學讀心理學,在心理學家哈洛(Harry Harlow)指導下完成學業后,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從事研究工作。1937年,馬斯洛開始在美國布魯克林學院全職工作,後來又前往布蘭迪斯大學並任該校心理學系主任。馬斯洛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教學經歷於1943年把費羅伊德主義、華生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和有機體理論等綜合起來,提出了心理需求層次理論基本框架;隨後,馬斯洛指出自我實現的人並非十全十美,但他們卻是一種價值觀的楷模。到1954年,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和自我實現理論逐漸成熟;同年,馬斯洛出版了《動機與人格》。

作品鑒賞


《動機與人格》討論的主要問題包括心理學的方法論、需要層次理論以及自我實現理論。
1、心理學的方法論
馬斯洛對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思潮中的“機械主義科學”的方法論進行了批判,進而提出了人本主義科學的方法論,既“問題中心論”與“整體動力論”。
(1)問題中心論
馬斯洛對方法中心論進行了批判。他認為,方法中心論無視自然規律與人的心理規律的差別,盲目將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移植到心理研究領域;同時,方法中心論顛倒了方法與目的的關係,方法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科學的目標或者目的使方法顯示出重要性和合理性”,問題才是科學研究的真正目的,方法必須適合問題,為問題服務。方法在道德上是中性的,但是對問題的研究最終會招致價值的爭論,而且,科學本身就是一種價值系統,是建立在人類價值觀基礎上的,它“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和人類事業,的確有目標、倫理、道德和目的”。
(2)整體動力論
整體動力理論的提出基於馬斯洛對還原論的批判。馬斯洛認為,還原論是“機械主義心理學”的方法論主張,它體現的是舊物理學的原子論世界觀,這種世界觀將世界視為“本質上相互獨立的實體的組合”,“其中的各個實體即使彼此相互作用也仍然彼此分立”。實體之間是一種簡單的彈子球式的因果關係或者是機械相加的“算術和”關係。這種還原論的方法論在心理學研究中表現為將複雜、高級的行為與現象分割成互不相干的元素,並進行孤立地、靜止地觀察與分析。
2、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以似本能的假設對人類基本需要的概念做了界定。他指出,無論是本能論者還是非本能論者都犯了本能與非本能的二分法的錯誤,他們將人類複雜的反應要麼完全說是由遺傳決定的,要麼完全不是由遺傳決定的;只有任何習得的跡象顯露時,就斷言是非本能的,或相反,假如有一丁點兒遺傳影響的證據,就判定這是本能的。馬斯洛認為,人們不能在本能與非本能間進行取捨,人類具有一些似本能的行為,而且有程度的不同。據此,馬斯洛提出了人類基本需要的似本能假定:“當人們在種系階梯中上升時,人們可能會逐漸發現新的(更高級的)慾望,發現另一種本能,它在本質上是似本能的,即在強弱程度上是由機體結構和作用所決定的”。根據似本能的假定,馬斯洛提出了基本需要的層次發展理論,這一理論主張需要是以一種有層次的和發展的方式,以強度和先後次序彼此聯繫起來的。
3、自我實現理論
自我實現原本是一個哲學概念。馬斯洛將自我實現描述為“充分利用和開發天資、能力、潛能等”,自我實現的人“似乎在竭盡所能,自己趨於完善”。同時,自我實現不是一種結局狀態,而是在任何時刻、任何程度上實現個人潛能的過程。

作品評價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弗雷格:“馬斯洛的《動機與人格》中詳細論述的思想形成了他一生事業的基礎。這本書在創建一個積極和全面的有關人性的觀點方面,有著巨大的影響。迄今,它仍然是一個獨特的、有感染力以及影響力的源泉,這一點可以從當代心理學、教育、商業和文化趨勢中看出來。”

作者簡介


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1908年-1970年),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1934年,獲得威斯康星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后擔任布朗蒂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20世紀50年代,與哈佛大學教授羅金共同召集“人類價值新知識”專題討論會。1962年,與羅傑斯等人創建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會,成為人本主義運動的領導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動機與人格》《人類價值的新知識》《科學心理學》《人性能達到的境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