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馬斯洛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

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04.01-1970.06.08),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比較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徠(Humanistic Psychology)的主要創建者之一,智商高達194的天才,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偉大的先知,猶太人。

生平概述


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出生於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一個猶太家庭,因心臟病突發逝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Menlo Park)市。父母是從前蘇聯移民到美國的猶太人,其是家中七個孩子的老亞伯拉罕·馬斯洛大,父親酗酒,對孩子們的要求十分苛刻,母親極度迷信,而且性格冷漠殘酷暴躁,馬斯洛小時曾帶兩隻小貓回家,被母親當面活活打死。馬斯洛童年生活痛苦,從未得到過母親的關愛。母親去世時,其拒絕參加葬禮,可見其母子關係之惡劣。其童年時體驗了許多的孤獨和痛苦。不僅如此,作為猶太人,其們住在一個非猶太人的街區,上學后又是學校少有的幾個猶太人之一,這一切使使馬斯洛成為一個害羞、敏感並且神經質的孩子,為了尋求安慰,其把書籍當成避難所。後來當其回憶童年時,其說道:“我十分孤獨不幸。我是在圖書館的書籍中長大的,幾乎沒有任何朋友。”上學后的馬斯洛由於天賦極高,其學習成績十分優秀,其狀況後來才有所改變。馬斯洛從五歲起就是一個讀書迷,其經常到街區圖書館瀏覽書籍,當其在低年級學習美國歷史時,托馬斯·傑斐遜和亞伯拉罕·林肯就成了其心中的英雄。幾十年以後,當其開始發展自我實現理論時,這些人則成了其所研究的自我實現者的基本範例。青少年時期其曾因體弱貌丑(鼻子太大)而極度自卑,借鍛煉身體冀求得到補償。進入大學後讀到 A.阿德勒著作中自卑與超越的概念,得到啟示,從此改變了其一生。馬斯洛的早年經歷不僅影響了兒時的馬斯洛,而且使成年甚至成名后的馬斯洛仍然害怕當眾發言。以至於每一次演說之前其都會經歷極為強烈的焦慮。其父母未受過教育,但其們堅持讓其學習法律。起初其滿足其們的願望於 1926 年進入紐約市立學院專修法律。但僅僅兩個星期,其就斷定自己的興趣並非在法律上,感覺自己不適合當律師而廣泛地另選擇各種喜歡的學科。三個學期之後,其轉往康奈爾大學。其心理學導論課的教師是 W.馮特的學生 - 構造主義學派的創始人 E.鐵欽納,但其很快厭倦了構造主義心理學的元素分析和鐵欽納的枯燥乏味。不久又返回紐約市立學院。1928 年,馬斯洛不顧父母的反對和其表妹,也是高中同學貝莎(Bertha Goodman)結婚,其們有兩個女兒。馬斯洛宣稱,其真正的生命是從結婚和轉學威斯康星大學時開始的,那時馬斯洛 20 歲,貝莎 19 歲。婚後,馬斯洛和貝莎遷往威斯康星州的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繼續其學業,這也是其真正進入自己的學術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此時,馬斯洛發現了行為主義並為之欣喜若狂,不久即師從當時行為主義代表之一 C.赫爾研究動物學習行為。然而,隨著其日益增多地研讀格式塔心理學和 S.弗洛伊德心理學,馬斯洛對行為主義的熱情漸漸減退。當年輕的馬斯洛夫婦有了自己的家庭后,馬斯洛又有了個重要的發現。其寫道:“我們的第一個嬰孩改變了我的心理學生涯,其使我從前為之如痴如醉的行為主義顯得十分愚蠢,我對這種學說再也無法忍受。它不是能成立的。我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人的身上有無限的潛在能力。如果適當地運用它們,人的生活就會變得象幻想中的天堂一樣美好。”
馬斯洛於1930年獲威斯康星大學心理學學士學位,次年獲得心理學碩士學位,1934 年獲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在威斯康星大學,其選修了美國靈長目動物研究的主導研究者,以研究羅猴和依戀行為知名的 H.哈洛的研究實習課,並成了哈洛的研究助手,後來又成了其第一個博士生。期間另一位著名格式塔心理學家 M.魏特海默也曾任馬斯洛的老師。至此,其漸漸對猿猴產生了興趣,並自信找到了自己的研究領域。在對猿猴的支配權和性行為的研究中,馬斯洛闖入了一個幾乎完全未知的領域。1932 年 2 月至 1933 年 5 月,馬斯洛每天花數小時,在不驚擾動物的情況下,對不同種類的 35 個靈長目動物悄悄進行觀察,並做詳細的筆記。並完成了題為《支配驅力在類人猿靈長目動物社會行為中的決定作用》的博士論文,用來證明不僅在猿猴,而且在其其哺乳動物及鳥類的社會行為和組織中,支配驅力都是一個關鍵的決定因素。其注意到支配似乎源自一種“內在的自信心”或“優越感”,而不是通過肉體攻擊取得的。在某種意義上,其正在構思一個建立在支配驅力之上的初步理論,用來解釋高級動物中的許多社會行為。由於其論文非常出色,其給行為主義心理學家 E.桑代克留下了深刻印象,桑代克在哥倫比亞大學給馬斯洛提供了一份博士后獎學金,並邀請馬斯洛在其所在的教育研究學院協助自己進行新的課題研究。1935 年,馬斯洛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桑代克學習心理研究工作的助理。由此可見馬斯洛雖反對行為主義,但受的卻是行為主義教育。直到 1937 年到紐約市布魯克林學院擔任心理學副教授時,其在思想上才放棄行為主義,改而走向人本主義。五層次理論在布魯克林學院期間影響馬斯洛心理學思想轉變的原因有四:
1、其第一個孩子出世后,其觀察嬰兒行為的奇妙現象,使其領悟到行為主義心理學家企圖借動物研究結果推論解釋人類行為的做法,根本不切實際。因此其曾對人說:“我敢說,凡是親身養育過小孩的人,絕不會相信行為主義!”
2、受現象論中所強調的立即和直接經驗觀念的影響。
3、受存在主義哲學家所強調的個人存在和自由意志觀念的影響。
4、受格式塔心理學思想中整體論理念的影響。馬斯洛在布魯克林任教期間,正是德國納粹迫害學術思想時期,很多歐洲著名心理學家避難美國,其亦因而得識格式塔心理學家魏特海默、W.柯勒和考夫卡及精神分析心理學家 K.霍妮、阿德勒及 E.弗洛姆等人。這些人的思想都對其人本主義心理學理念產生了影響。
1951 年馬斯洛應馬薩諸塞州新成立的布蘭代斯大學之聘擔任心理學系主任和心理學教授,1954 年其首次提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概念,惟以當時行為主義思想正盛,而未受重視,連其文章都無法在心理學刊物上發表。直到 1961 年結合志同道合者創辦《人本主義心理學期刊》,第二年正式成立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會,后成為美國心理學會第 32 分會。至此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才獲得一席之地,也因此使其在 1967 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69 年退休后赴加州,成為加利福尼亞勞格林(Laughlin)慈善基金會第一任常駐評議員。1970 年 8 月國際人本主義心理學會成立,並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舉行首屆國際人本主義心理學會議。1971 年美國心理學會通過設置人本主義心理學專業委員會,這兩件事標誌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獲得美國及國際心理學界的正式承認。遺憾的是,馬斯洛本人未能親眼看到其多年為此事盡瘁所獲致的成果。
亞伯拉罕·馬斯洛
亞伯拉罕·馬斯洛

主要著作


《人的動機理論》 (1943)
《動機和人格》(1954)
《存在心理學探索》(1962)
《科學心理學》(1967)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1970

心理學基礎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為其美學理論提供了心理學基礎。其心理學理論核心是人通過“自我實現”,滿足多層次的需要系統,達到“高峰體驗”,重新找回被技術排斥的人的價值,實現完美人格。其認為人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具有多種動機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要(security needs)、歸屬與愛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自尊需要(respect & esteem needs)和自我實現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馬斯洛認為,當人的低層次需求被滿足之後,會轉而尋求實現更高層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實現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將最終導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體驗代表了人的這種最佳狀態。
創造美和欣賞美,是自我實現的一個重要目標,審美需要源於人的內在衝動,審美活動因而成為自我實現的需要滿足的必要途徑。審美活動的形象性、無直接功利性、超時空性、主客體交融性,使之對完美人格的創造,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審美與完美的緊密關係,使美具有真的、善的和內容豐富的性質。這樣,通過審美活動,包含真、善、美於一身的完美人格形成了,審美活動成為人的一種基本的生存方式。
高峰體驗,是審美活動的最高境界,完美人格的典型狀態。高峰體驗可以通過審美活動以外的知覺印象的尋求獲得,只要是能獲得豐富多彩的知覺印象的活動,都可能帶來高峰體驗,如愛的體驗、神秘的體驗、創造的體驗等等。高峰體驗中主客體合一,既無我,也無其人或其物;對於對象的體驗被幻化為整個世界;同時意義和價值被返回給審美主體;主體的情緒是完美和狂喜,主體在這時最有信心,最能把握自己、支配世界,最能發揮全部智能。
馬斯洛認為人的本性是中性的、向善的,主張完美人性的可以實現性,是一種樂觀主義的美學,但其離開社會實踐談審美體驗、審美活動,有抽象、片面之嫌。

社會評價


著名哲學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為你自己!馬斯洛在自己漫長的生命歷程中,不僅將畢生精力致力於此,更以獨特的人格魅力證明了這一思想,成功地樹立了一個具有開創性的形象。《紐約時報》評論說:"馬斯洛心理學是人類了解自己過程中的一塊里程碑"。還有人這樣評價其:"正是由於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這個紛亂動蕩的世界里,其看到了光明與前途,其把這一切與我們一起分享。"的確,弗洛伊德為我們提供了心理學病態的一半,而馬斯洛則將健康的那一半補充完整。

理論


亞伯拉罕·馬斯洛
亞伯拉罕·馬斯洛
馬斯洛認為人都潛藏著七種不同層次的需要,這些需要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人的需要是從外部得來的滿足逐漸向內在得到的滿足轉化。馬斯洛在人生的兩個階段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所以我們在一些書上只能看到馬斯洛需要層次的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具體地說,按照重要性和層次性排序,七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主要指:

生理需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們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飯、穿衣、住宅、醫療等等。若不滿足,則有生命危險。這就是說,它是最強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層需要,也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強大動力。當一個人被生理需要所控制時,其一切需要均退居次要地位。

安全需求

安全的需要要求勞動安全、職業安全、生活穩定、希望免於災難、希望未來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較高一級,當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以後就要保障這種需要。每一個在現實中生活的人,都會產生安全感的慾望、自由的慾望、防禦的實力的慾望。

社交需求

社交的需要也叫歸屬與愛的需要,是指個人渴望得到家庭、團體、朋友、同事的關懷愛護理解,是對友情、信任、溫暖、愛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細微、更難捉摸。它與個人性格、經歷、生活區域、民族、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都有關係,這種需要是難以察悟,無法度量的。

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要可分為自尊、其尊和權力欲三類,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評價以及尊重別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夠得到完全的滿足,但基本上的滿足就可產生推動力。

認知需要

又稱認知與理解的需要,是指個人對自身和周圍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決疑難問題的需要。馬斯洛將其看成克服阻礙的工具,當認知需要受挫時,其需要的能否得到滿足也會受到威脅。

審美需要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個人都有對周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欣賞。

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等級的需要,是一種創造的需要。有自我實現需要的人,往往會竭盡所能,使自己趨於完美,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獲得成就感。馬斯洛認為,在人自我實現的創造過程中,產生出一種所謂的“高峰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的人處於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具有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覺。
馬斯洛認為七個層次要按照次序實現,由低層次一層一層向高層次遞進。只有先滿足低層次的需要才能去滿足高層次。所以一定程度上,過於機械化。但是我們也要肯定馬斯洛理論的完整性,以及其對管理、教育等方面作出的貢獻和啟示。

結論


兩類需要

馬斯洛認為,人類價值體系存在兩類不同的需要,一類是沿生物譜繫上升方向逐漸變弱的本能或衝動,稱為低級需要和生理需要。一類是隨生物進化而逐漸顯現的潛能或需要,稱為高級需要。
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在高層次的需要充分出現之前,低層次的需要必須得到適當的滿足。

高峰體驗

馬斯洛還認為:在人自我實現的創造性過程中,產生出一種所謂的“高峰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是人處於最激蕩人心的時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這時的人具有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銷魂的感覺。

心理學


馬斯洛在1943年發表的《人類動機的理論》(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書中提出了需要層次論。這種理論的構成根據2個基本假設:
馬斯洛理論圖示
馬斯洛理論圖示
人要生存,其需要能夠影響其行為。只有未滿足的需要能夠影響行為,滿足了的需要不能充當激勵工具。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層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從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複雜的(如自我實現)。當人的某一級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滿足后,才會追求高一級的需要,如此逐級上升,成為推動繼續努力的內在動力。"後人本心理學"的原文是"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或譯"超個人心理學"、"超越性心理學"。馬斯洛在1968年再版的《存在心理學探索》的序言中寫道:"我認為,人本主義的、第三種力量的心理學是過渡性的,是向更高的第四種心理學發展的準備階段。第四種心理學是超越個人的、超越人類的,它超越了人性、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實現等概念,是以宇宙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興趣為中心。"(馬斯洛:《存在心理學探索》,李文恬譯,第6頁,雲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我們需要某種'大於我們的東西'作為我們敬畏和獻身的對象。"(馬斯洛:《存在心理學探索》,李文恬譯,第6頁,雲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馬斯洛並沒有進一步指出第三種心理學與第四種心理學之間具體有什麼關係,也沒有指出"大於我們的東西"究竟是什麼。但馬斯洛的心理學思想具有極大的開放性,其使人本心理學成了一種具有終極關切的心理學,一種通向超越性心理學的橋樑。這種橋樑也是一種通向信仰廣義上帝的橋樑。
馬斯洛在晚年還明確地提出了"超越性需要"(Metaneeds)的概念。在一些地方,其沒有把這一概念與自我實現需要區分開,但是,其在去世的前一年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人性所必須的是,當我們的物質需要得到滿足之後,我們就會沿著歸屬需要(包括群體歸屬感、友愛、手足之情)、愛情與親情的需要、取得成就帶來尊嚴與自尊的需要、直到自我實現以及形成並表達我們獨一無二的個性的需要這一階梯上升。而再往上就是'超越性需要'(即'存在性需要')"(馬斯洛:《洞察未來》,第258頁,許金聲譯,改革出版社,1998年)這篇文章馬斯洛生前沒有發表,後來經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霍夫曼的編輯,收入了《洞察未來》一書。
我們是否應該認為,馬斯洛在晚年修改了其需要層次論呢?關於超越性需要問題,馬斯洛似乎還沒有考慮成熟。其並沒有明確地提出要在自我實現需要之上再增加一個層次,不過,其越來越多地研究了自我實現的不同層次問題。
馬斯洛於1969年發表了論文《Z理論--兩種不同類型的自我實現者》,這篇文章提出了兩種不同類型的自我實現者的區別,後來這篇文章收入了其去世后發表的《人性能夠達到的境界》一書。在這篇文章中,其一共歸納了二十四條兩種不同自我實現者的區別。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種自我實現者經常有超越性體驗(即高峰體驗),一種自我實現者沒有或者很少超越性體驗。前者是"超越型的自我實現者",後者是"健康的自我實現者",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前者有較多的高峰體驗,而後者沒有。(參閱馬斯洛:《自我實現的人》,第56頁,許金聲等譯,三聯書店,1986年)
在這裡,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問題的關鍵,馬斯洛指出,有超越性體驗的自我實現者與沒有超越性體驗的自我實現者相比,其潛能的發揮更加充分,其自我實現的程度要更高一些,但是,馬斯洛並沒有提出自我實現之上還有更高的一個需要。由於在自我實現需要裡面已經包含了超越的層面,我們還有必要這樣做嗎?
其實,是關於人的超越性追求。關於超越性的追求,有不少思想家都有所論述。例如,魯道夫·奧伊肯(Rudolf Eucken,1846--1926)認為,對生活之意義感到困惑和不安,這個事實恰好證明了在我們本性的深處有一種尋求意義的內在衝動。既然一切可能的外部生活都不能夠令我們滿足,那就必定是由於我們的生活具有從直接環境無法達到的深度。(奧伊肯:《生活的意義與價值》,萬以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
其認為,在我們的身上存在著一種內在的精神生命,這種生命是宇宙生命在人身的顯現。所以,它既是內在的,是"我們真正的自我","我們生活最內在的本質"又是超越的,是"普遍的超自然的生命"。
魯道夫·奧伊肯所說的這種"我們真正的自我","我們生活最內在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其實,其所說的東西,用馬斯洛的語言可以得到更好的表達,這就是"超越性需要"。馬斯洛認為,這種超越性需要與其其基本需要一樣,具有"類本能"的性質。
"類本能"是馬斯洛需要理論的一個十分關鍵的概念。所謂"類本能",是指人類的基本需要既有與本能相似的一面,又有與本能不同的一面。"Instinctoid"(類本能的)這一個詞,是馬斯洛自己造的,由"Instinct"後面加上後綴"oid"構成。"oid"的含義是"類似的"、"相象的"、"稍弱的"等。馬斯洛認為,基本需要是類本能的,它們有先天的遺傳基礎,但是,它們的滿足與表現要取決於後天的環境。需要的層次越高,與先天遺傳的聯繫越弱,對於後天環境的依賴越大。
無論是從進化論還是從宗教學的角度來看,"類本能"這一概念都具有很大的思維空間。
從進化論的角度看,從馬斯洛的"類本能"這一概念作進一步推演,我們似乎就可以引出人性不斷進化,人類的需要層次在不斷增加的觀點。我們可以認為人類的超越性需要是人類進化的產物。如果用神學語言來表達,我們的需要之所以是"類本能"而不是"本能",是上帝給了我們的意志自由,而自我實現需要的滿足是人類接近上帝的基礎。只有在自我實現的層次上,才能夠有真正的宗教信仰狀態。
從行為的生物發生和社會發生的統一來看,我們完全可以認為在自我實現的人的身上,由於其們的超越性的進一步擴大,又進一步發展出了一些新的需要,但是,我們有必要用"超越性需要"來表示這些新的需要?這符合理論應該做到用語簡潔的要求嗎?
我覺得,關於這個問題,還必須做大量的進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人格特徵


馬斯洛根據其心目中成功人士的人格得出的自我實現者人格特徵:
馬斯洛觀點
馬斯洛觀點
(1)全面和準確地知覺現實.自我實現者對世界的知覺是客觀的、全面的和準確的,因為其們在感知世界時,不會摻雜自己的主觀願望和成見,或帶有自我防禦,而是按照客觀世界的本來面貌去反映。與此相反,心理不健康者則是以自己的主觀方式去知覺世界的,其們試圖使世界與自己的主觀願望、焦慮和擔心相吻合。
(2)接納自然、自己與其人徠。自我實現者能夠接受自然、自身及其人的不足與缺陷,而不會為這些缺陷而憂心忡忡。當然,對於可以改造或可以調整的不足與缺陷,其們會以積極的態度來對待,而對那些不可改變的不足與缺陷,其們能順其自然,不會自己跟自己、跟其人和自然過不去。
(3)對人自發、坦率和真實。在人際交往中,自我實現者具有流露自己真實感情的傾向,其們不會裝假或做作,其們的行為坦誠、自然。一般而言,其們都有足夠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這就使得其們足以真實地表現自己。
(4)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自我實現者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獻身於某種事業或使命,並能全力以赴。與常人相比,其們工作起來更刻苦、更專註。對其們來說,工作並非真正的勞苦,因為快樂恰恰寓於工作之中。
(5)具有超然於世和獨處的需要。自我實現者以自己的價值和感情指導生活,不依靠別人來求得安全和滿足,其們依靠的只是自己。其們一般都喜歡安靜獨處.這樣做並不是因為害怕別人,也不是要有意逃避現實,而是為了在減少干擾的條件下,更好地深思,更全面地比較,以便去尋求更為合理的解決問題方案。其們平靜安詳,保持冷靜,安然地度過或頂住各種災難和不幸。
(6)具有自主性,在環境和文化中能保持相對的獨立性。自我實現者行為的動力主要來自於自身內部發展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即B一驅動),而不是來自於因缺少某種物質或精神上的東西需要外部的補充(D一驅動),因而其們更多依賴自己而不是外部環境,能夠抵制外部環境和文化的壓力,獨立自主地發揮思考的能力,自我引導和自我管理。
(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賞力。自我實現者能夠對周圍現實保持奇特而經久不衰的欣賞力,充分地體驗自然和人生中的一切美好東西。其們不會因事物的重複出現而習以為常,失去敏感,相反,其們對每一個新生兒、每一次日出或黃昏,都像第一次見到時那樣新鮮,那麼美妙。
(8)具有難以形容的高峰體驗。高峰體驗是人感受到的一種強烈的、心醉神迷的狂喜或敬畏的情緒體驗。當它到來時,人會感覺到無限的美好,具有極大的力量、自信和決斷意向,甚至連平凡的日常活動,也可以被提升為壓倒一切的、妙不可言的活動。馬斯洛認為所有人都具有享受高峰體驗的潛在能力,但只有自我實現者更有可能、更常得到這種體驗。
(9)對人充滿愛心。自我實現者所關心的不僅局限於其們的朋友、親屬,而是擴及全人類。其們把幫助窮困受苦的人視為自己的天職,具有同所有的人同甘苦、共患難的強烈意識,千方百計為其人著想。在自我實現者看來,其人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其們已經把自己從滿足自身狹隘需求的牢籠中解放了出來。
(10)具有深厚的友情。自我實現者注重與朋友間的友誼,其們交友的數目雖然不多;同伴圈子比較小,但友情深切和充實。就對愛的理解來說,其們認為愛應當是全然無私的,至少應當是給予愛和得到愛同等重要。其們能夠像關心自己一樣,關心所愛者的成長與發展。
(11)具備民主的精神。自我實現者謙虛待人,尊重別人的權利和個性,善於傾聽不同的意見。對其們來說,社會階層、受教育程序、宗教信仰、種族或膚色,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其們是否掌握真理。自我實現者極少偏見,願意向一切值得學習的人學習。
(12)區分手段與目的。自我實現者的行為幾乎總是表現出手段與目的界限。一般說來,其們強調目的,而手段必須從屬於目的。自我實現者常常將普通人看成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把活動經歷當作目的本身,因而比常人更能體驗到活動本身的樂趣。
(l3)富於創造性。這是馬斯洛研究的所有對象共同的特徵之一,其們每個人都在某個方面顯示出獨到之處和創造性。雖然、其們中某些人並不一定是作家、藝術家或發明家,但其們具有同兒童天真想象相類似的能力,具有獨創、發明和追求創新的特點。
(14)處事幽默、風趣。自我實現者善於觀察人世間的荒誕和不協調現象,並能夠以一種詼諧、風趣的方式將其恰當地表現出來。但其們絕不把這種本領用之於有缺陷的人。其們對不幸者總是寄予同情。
(15)反對盲目遵從。自我實現者對隨意應和其人的觀點和行為十分反感,其們認為人必須具有自己的主見,認定的事情就應堅持去做,而不應顧及傳統的力量或輿論的壓力。其們這種反對盲目遵從的傾向,顯然不是對文化傳統或輿論的有意輕視,而是其們自立、自強的人格的反映。
作為人本主義運動最傑出的代表人物,馬斯洛對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了最為系統的研究。馬斯洛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興趣起始於大學時代對其兩位導師即本尼迪克特和魏特海默的愛戴。其發現這兩位導師的身體外貌、文化背景等很多方面都不相同,但有許多心理特徵是相同的。其們的心理都很健康,在學術上都很有成就,其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按馬斯洛的話來說就是達到了自我實現。馬斯洛覺得從這兩位導師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心理行為模式或許可以作為一般人學習和追尋的樣板。
為此,馬斯洛採用了自由聯想、心理測驗和人物傳記等多種方法去探討"自我實現者"的心理行為模式。其從歷史上的偉大人物和身邊的學生和熟人中選擇出了48人作進一步研究,這些人可分為三類:第一類其稱之為"案例",即基本符合其所設想的"自我實現者"要求的人,這些人包括林肯(A.Lincoln)、傑弗遜(T.Jefferson)、羅斯福(T.ROOsevelt) 、斯賓諾莎(B.SPinoza)、詹姆斯和赫胥黎(T.H.HUxley)等12人:第二類有10人,其稱之為"不完全的案例",或"部分的"自我實現者,與所設想的標準有一定的距離;第三類有26人,其稱之為"潛在的或可能的案例",其中既包括現實生活中朝著自我實現方向發展的年輕人;也包括歷史上一些有一定貢獻的人物。
在研究中,馬斯洛發現真正達到自我實現的人,一般都處於中年或老年,年輕的人通常很難達到自我實現。這是因為年輕人還有許多較低層次的需要,如安全、愛、自尊等等還沒有得到適當程度的滿足,沒有形成持久的價值觀、智慧、意志力及穩定的愛情關係,也未明確選擇自己要為之終身奮鬥的事業。不過,年輕人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其們通過積極努力,是可以逐漸接近這一水平或目標的。

超越特徵


在《Z理論》中,馬斯洛區分了僅僅健康型的自我實現與超越型的自我實現。僅僅健康型的自我實現是指個人意義上的自我實現,它是這樣一種過程:不斷地實現潛能,完成天職、命運或稟性,承認個人的內在天性,在個人內部不斷趨向統一、整合。這種人是更實際、更現實、更入世、更能幹和更凡俗的人,其們更多地生活在此時此地的世界。超越型自我實現則是指超個人意義上的自我實現。這種人更多地意識到存在的王國,生活在存在水平即目的水平或內在價值水平,更明顯地受超越性動機支配,經常有統一的意識或高原體驗(plateau experiences),也曾經有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s),並伴隨著啟示或對宇宙人生的領悟。
因此,在馬斯洛看來,有兩種不同水平的自我實現者,一種是個人水平上的,另一種是超個人水平上的,前者主要是人本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後者主要是超個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馬斯洛對超越水平上的自我實現者(以下簡稱超越者)的人格特徵的描述,是其為超個人心理學所做的奠基性工作之一。
馬斯洛發現,超越者不僅存在於宗教界人士、詩人、知識界人士、音樂家之中,而且也存在於企業家、事業家、經理、教育家、政界人物中。其詳細訪談和觀察過三、四十人,對另外一、二百人也進行了一般的交談和研究。其承認,其對超越者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接觸而不是審慎的、最後的研究,不一定合乎正規印證的科學的要求。其樣本也只集中於其所認為的最好的樣本上,不一定有很高的代表性。故而其研究結果只能算作前科學的。但其強調,其每一個論點都是可以加以驗證的。
兩種水平的自我實現者均具有前述自我實現者的全部描述特徵。不同的是,高峰體驗、高原體驗與存在認知在超越者身上存在著或較多地存在著,而在個人水平的自我實現者身上則不存在或只有較少的存在。除此以外,超越者還較多地具有下列特徵:(1)對於超越者,高峰體驗和高原體驗成為其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制高點,是生命的見證和生活的最寶貴的方面。(2)超越者生活在存在水平,能自如、自然地說出存在語言。能較好地理解寓言、修辭手段、悖論、音樂、藝術、非語言交流和溝通等。(3)超越者能在實際的、日常的缺失水平上觀察事物的同時,也看到一切事物中神聖的一面,能隨意地使每一件事物神聖化,即從永恆的方面觀察事物。(4)超越者更自覺地和有意識地受超越性動機的支配。存在價值,如真理、完善、美、善良、統一、二歧超越等是其們的主要或動機。等等。馬斯洛共列舉了23種特徵。⑤在馬斯洛看來,人具有一種積極的、以生物學為基礎的、在精神上自我實現的本性。精神具有自然主義的意義,無需任何宗教的或形而上學的假設。
馬斯洛的工作和生命歷程本身就是人本心理學如何向超個人心理學自然發展的見證。馬斯洛以研究成為一個充分發展的人(fully human)意味著什麼開始,以探索超個人問題結束。關注人的充分發展是人本心理學的靈魂,而超個人正是人性充分發展的結果。

動機人格


內容簡介

在這本著作中,其提出了許多精彩的理論,包括人本心理學科學觀的理論、需要層次論、自我實現理論、元動機理論、心理治療理論、高峰體驗理論等。需要層次論是馬斯洛心理學中影響最大的理論之一,至今仍在多個學科領域和實際工作中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
本書是馬斯洛學說的奠基作,其主要是圍繞需要層次論和自我實現論來闡述其基本觀點的。動機理論是馬斯洛學說的精髓。該書包含了馬斯洛對人類心理學的重要發問和早期探索,它在創建一個積極和全面的關於人性的觀點方面,有著巨大的影響。

目錄

寫在前面的話亞伯拉罕·馬斯洛的影響
第一部分 動機理論
第一章 動機理論引言
第二章人類動機理論
第三章 基本需要的滿足
第四章 重新考察本能理論
第五章 需要的層次
第六章 非動機的行為
第二部分 心理病態與正常狀態
第七章 心理病理的起源
第八章 破壞性是本能的嗎?
第九章 作為良好人際關係的心理治療
第十章 達到正常與健康的方法
第三部分自我實現
第十一章 自我實現的人
第十二章 自我實現者的愛情
第十三章 自我實現者的創造性
第四部分 人類科學的方法論
第十四章 新心理學的問題
第十五章 關於科學的心理學研究
第十六章 方法中心與問題中心
第十七章 陳規化的認知與真正的認知
第十八章 心理學的整體論方法
走向積極的心理學
參考文獻
後記
亞伯拉罕·馬斯洛的豐碩成果
對《動機與人格》引用的回顧
推薦閱讀
馬斯洛著作年表
主題索引
附錄 馬斯洛與馬克思

發展


馬斯洛著作
馬斯洛著作
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本主義運動進一步深化。其內部以馬斯洛和羅傑斯為一方的自我實現說和以羅洛梅及其其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為另一方的自我選擇說,在馬斯洛逝世以後羅洛梅和羅傑斯關於人性問題開始了公開辯論,羅洛梅不同意羅傑斯關於惡是環境造成的說法,其認為惡和善都存在於人的本性中,都是人的潛能,不正視惡的問題對人本主義運動有很深的、有害的影響。
此外,代表人本主義心理學主流的自我實現理論也有不同的發展趨向。羅傑斯一派仍堅持以個體心理為中心的研究,但另一些人已開始研究超個人的心理學,探討個體意識如何超越自身而同廣闊的世界相融合。
馬斯洛心理學特別是其晚年的著作為超個人心理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其關於自我實現的人以及超越者的人格特徵的研究促進了心理學對意識狀態的經驗研究。其晚年修訂了的需要層次模型是當代超個人發展理論的先導。馬斯洛將這種需要層次理論應用到工商管理、宗教、哲學和政治等領域,為後來超個人心理學的應用研究開闢了道路。
最後是方法論的建設。馬斯洛曾提出,傳統的科學方法不足以解決人類心理的複雜問題,人本主義方法論不排除傳統的科學方法而是擴大科學研究的範圍,以解決過去一直排除在心理研究範圍之外的人類信念和價值問題。70年代末已出現一種以科學方法論加強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嘗試,代表人物是里奇克,其認為人本主義重新把目的論引進心理學是以新的範式取代舊的範式,但必須以辯證方法和嚴密邏輯增強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科學性才能完成這一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