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懋功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劉懋功(1916年8月23日—2009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甘肅慶陽人。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新中國成立后,空軍第四航空學校政治委員、第十航空學校校長、空軍第三軍軍長、昆明軍區空軍指揮所主任、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蘭州軍區空軍司令員等職,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2009年12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1916年8月23日,劉懋功出生於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柔遠鎮劉溝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祖籍陝西渭南澄城。祖祖輩輩以種地為生。父親因病早逝, 14歲的劉懋功就扛起鋤頭,成了家裡的壯勞力。
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共青團。參加了陝甘寧蘇區反“圍剿”作戰。
1937年,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抗日戰爭爆發后,上級考慮到劉懋功是陝甘邊區土生土長的幹部,被人稱為陝甘寧邊區的“活地圖”,便決定讓他留守邊區,擔任八路軍留守兵團營長、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團長。負起保衛陝甘寧邊區,保衛黨中央的重任。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軍事部長、大隊長、營長、團長等職,參加了剿匪、關中分區西線和南線防務作戰、爺台山反擊戰等戰役戰鬥。
1944年,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陝寧晉綏聯防軍旅參謀長、西府游擊支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第一野戰軍副旅長、第一野戰軍副旅長兼參謀長、第一野戰軍副師長、第一野戰軍師長等職,參加了關中、榆林、宜川、扶眉、蘭州、玉門等戰役戰鬥。
1947年,在延安保衛戰中,立大功。
1950年6月,進第二航校學習飛行。
1951年秋,任第四航校政委。
1953年,任第十航校校長。
1957年,畢業於軍事學院空軍系,任空軍第三軍軍長。
1958年7月,率領空14、16師入閩,全權指揮北線空戰區,進行空戰13次,擊落國民黨飛機14架,擊傷國民黨飛機9架。
1960年6月,任昆明軍區空軍指揮所主任,組建了空50師、雷達兵205團、空軍工程兵9總隊;調入了空26師、27師、空軍工程兵1、2、3、8共4個總隊;指揮部隊擊落無人偵察機8架,F─4C戰鬥偵察機一架。
文革時,劉懋功參加“支左”,作為駐雲南軍隊“支左”委員會的成員,制止了不少武鬥。
1968年,任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
1975年9月,任蘭州軍區空軍司令員兼黨委書記。
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83年,離休,居住於西安蘭空干休所。
2009年12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文章
《夢回吹角連營》
書籍
編寫《從步兵十師到炮兵某師》一書。
弟弟:劉懋庭
妻子:余群
兒子:劉海峰,一直在部隊干到退休。
長女: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