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王進京

闖王進京

徠其中有馬少波的京劇《闖王進京》、李一氓的京劇《九宮山》、周璣璋的京劇《小倉山》等。馬少波的《闖王進京》寫成於1944年秋,由膠東抗日救國會文化協會所屬勝利劇團排演。 《闖王進京》寫成於抗日戰爭進入反攻階段的前夕。

名稱


《闖王進京》

簡介


京劇作品。作者馬少波。1944年,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發表后,毛澤東在《學習與時局》一文中予以充分肯定,中共中央宣傳部與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又聯合通報全國各抗日根據地、各軍區普遍學習。以後,一些抗日根據地和軍區的劇團,先後上演了描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及其失敗的劇作。其中有馬少波的京劇《闖王進京》、李一氓的京劇《九宮山》、周璣璋的京劇《小倉山》等。馬少波的《闖王進京》寫成於1944年秋,由膠東抗日救國會文化協會所屬勝利劇團排演。1945年元旦在山東省膠東抗日根據地演出。劇本最早由膠東新華書店出版、發行,原分《闖王起義》與《闖王遺恨》上、下兩部;作者後來壓縮成16場的一部戲,收入《馬少波劇作選》(1980)。

簡介


《闖王進京》全劇始於李自成西安誓師,各地響應,歷經臨晉、蒲州、寧武之戰,所向披靡,攻佔了北京;進北京后,由於不講政策,忌才害賢,陶醉酒色,脫離群眾,招致遼東之役失利,棄京西走,以李自成西安戰敗結束。劇作塑造了李自成、李岩、劉宗敏、紅娘子等農民起義軍領袖的形象,描寫了他們領導農民起義的作用及其局限;並且通過李自成由勝利到失敗的過程,形象地展示了這次農民起義失敗的歷史教訓。
《闖王進京》寫成於抗日戰爭進入反攻階段的前夕。劇作以古鑒今,提醒革命隊伍在任何有利形勢下,都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對迎接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起了積極的作用。
1949年濟南市大眾平劇團演出《闖王進京》劇照
徠(吳乾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