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坂城鎮
達坂城鎮
達坂城鎮東連吐魯番市,南接托克遜縣,西鄰托里鄉,北依西溝鄉和東溝鄉,土地面積536.61平方公里。1993年,鎮轄4個行政村,701戶,3 241人,其中回族2 676人、漢族299人、維吾爾族207人,哈薩克族59人。
達坂城鎮---絲綢古道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位於天山北麓的喀拉塔格山腳下,地處東經88°9'、北緯43°39'。達坂城鎮總面積600平方公里,北依天山主峰—--博格達峰,南臨吐魯番盆地,地勢北高南低,坡度較大。蘭新鐵路、312國道和吐——烏——大高等級公路、亞歐光纜及石油天然氣管道均穿越境內。達坂城從古至今就是聯繫南北疆和區內外的咽喉之地,同時還是古“絲綢之路”北道上一座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內涵的古老重鎮,西部歌王王洛賓先生的一首《達坂城的姑娘》更使其海外揚名,享譽世界。達坂城鎮鎮轄3個行政村,總人口5327人,其中以回族、漢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為主,達坂城民風淳樸,物產豐富,鏡內埋藏著豐富的礦藏資源。2007年鄉鎮企業總產值6780萬元,其中鄉鎮工業總產值1200萬元。
達坂城鎮為古絲綢之路新北道和南北疆之間的交通重鎮。境內有峽口疙瘩城古迹和嘉德城遺址,是清代駐 軍屯田的戰略要地。歷史上反擊外敵阿古柏的戰鬥、馬仲英與盛世才軍隊的多次爭奪戰都在此地展開。民國23年(1934年)設達坂城鎮,現域為當時達坂城鎮一保。新中國成立后,為迪化縣七區一鄉。1956年,為達坂城鄉。1958年9月,為天山公社達坂城大隊。1977年,分為天山和達坂城兩個大隊。1984年,建達坂城鎮。
達坂城鎮--馬車夫之戀
該鎮是一個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礦產資源開發、商貿飲食服務和運輸業並存的發展地區。1993年,農業生產總值281.7萬元,其中牧業133.4萬元,年底牲畜存欄5928頭(只);有防護林219畝、林木6.67萬株,經濟林(蘋果、杏)242畝,水果產量123噸;擁有各類企業15家、煤礦12個,有各種拖拉機45台、農用車42輛、各種農機12台(架)。工業總產值244.8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857.71萬元,農村人均收入919.97元。
達坂城鎮--建築
1)氣溫
達坂城鎮--景色
2)日照
達坂城鎮全年太陽輻射有效時數為3065小時左右,對長日照作物生長非常有利。日照百分率全年平均為66%,各月均超過60%,其中秋高氣爽的9、10兩個月達到75%以上。
3)降水
達坂城鎮受地理氣候條件的制約,降水空間分佈特徵是西多東少,山區多,平原和盆地少,區域分佈不均。年平均降水量43.4毫米,以夏季降水最為集中,佔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冬季降水不到全年降水量的5%,最大連續降水日數僅5天,發生在夏季,最長連續無降水月多出現在冬季半年,長達144天。降雪年份和降雪極少,平均每年8天,最多年份19天,最少年份僅3天。
4)蒸發
達坂城鎮的年平均蒸發量高達2754毫米,蒸發量以春末和夏季蒸發量旺盛,主要集中在5月份,蒸發量達1000毫米左右,濕度為50%。
5)風
徠達坂城是著名的風口,風速平均為6.1米/秒,居全疆第二位。達坂城是全疆風能資源豐富地區之一。
達坂城鎮
白楊河水系。發源於東天山博格達峰南坡冰山區,由高崖子溝、阿克蘇溝和黑溝三條支流組成。黑溝為正源,向南流至柴窩堡盆地東部丘陵區西溝谷地后始稱白楊河,該水系徑流量合計2.78億立方米。河水除當地引用外,其餘大部分水量均匯聚穿越天山隘口,沿白楊河峽谷向東南蜿蜒流出境外,經托克遜縣最終注入艾丁湖。白楊河流程長180公里,在區境內長約80公里,流域面積2650平方公里,是東溝鄉、西溝鄉、達坂城和高崖子牧場的灌溉和生活水源。
達坂城草豐水美,農牧業發達,牛羊肉肉質鮮嫩可口,蠶豆個大粒飽,具有很高的營養和保健價值,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的最佳保健食品之一。
美麗的達坂城已經悄悄地掀開了她神秘的面紗,面向世界,已乘西部大開發的航船乘風破浪,再展雄風。
達坂城古鎮(白水鎮)
達坂城古鎮
達坂城古城據《西州圖經》“白水澗道,右道出閃河縣界,至西北向處月以西諸蕃,足水草,通車馬”。故稱此道為白水澗,此城為白水鎮。
它建於一大塊鐵黑色岩石上。城牆取當地碎石,夾沙土夯築而成。隨山岩而走,步測其外圍周長近300米,夯層厚10---25厘米,保存最好的地段,牆還高5米以上。此城依山勢扼絲綢之路著名的白水澗道峽谷而建。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自古就是屯駐守之處。約建於160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