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公立大學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是西北大學的二級學院,是陝西省委宣傳部與西北大學共建學院,入選陝西省級創新創業改革試點院系,設有陝西省新聞發言人培訓基地、陝西省西北大學普通話水平培訓測試工作站。

西北大學是西部地區新聞傳播教育的開拓者之一,1972年,即開設漢語言文學專業新聞學方向。1984年10月,西北大學開設中文系新聞學專業;1993年,開設編輯出版學專業和廣告學專業;1994年3月成立新聞傳播系;2001年10月成立新聞傳播學院,並開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2010年11月,開設新聞學專業網路與新媒體方向,2012年開設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學院現設有新聞學、廣告學、播音與主持藝術、網路與新媒體等四個本科專業,分屬於新聞學系、廣告學系、傳播學系、網路與新媒體系。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新聞傳播學院設有4個系,開辦4個本科專業;擁有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碩士領域1個;共有教職工63人,其中“陝西省教學名師”1人、“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青年英才支持計劃”1人。

歷史沿革


1972年,西北大學開設漢語言文學專業新聞學方向。
1984年10月,西北大學開設中文系新聞學專業。
1993年,開設編輯出版學專業和廣告學專業。
1994年3月,成立新聞傳播系。
2001年10月,成立新聞傳播學院,並開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2005年9月,成立新聞傳播實驗教學中心,先後建成燈光攝影棚、攝影暗室、小型演播實訓室、虛擬演播室、音頻工作室、廣電編輯室、網路編輯室、輿情監測室、普通話水平測試室、形體訓練室、基礎畫室,總佔地面積800多平米,擁有各類儀器設備600多台件。
2010年11月,開設新聞學專業網路與新媒體方向。
2012年,開設網路與新媒體專業。
2015年6月,陝西省委宣傳部與西北大學共建新聞傳播學院。
2017年6月,被確定為陝西省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19年5月,新聞傳播學院設有4個系、4個本科專業。
系名稱專業名稱
新聞學系新聞學
廣告學系廣告學
傳播學系播音與主持藝術
網路與新媒體系網路與新媒體

學科體系

截至2019年5月,新聞傳播學院擁有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碩士領域1個。
學科類別學科名稱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文藝與文化傳播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新聞傳播學
專業碩士領域新聞與傳播

師資隊伍

截至2019年5月,學院擁有教職工63人,專任教師50人;有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高級職稱占教師人數的58%;講師21人;教師中從國外引進人才2人,有海外經歷者16人;有“陝西省教學名師”1人,“陝西省人文英才計劃”人才1人。歷年來聘任兼職教授50餘人、西北大學特聘教授2人。
韓雋 楊立川王春泉王曉梅
張羽周冬華杜耀峰王天定
趙勛鄭萍馬鋒翁玉蓮
姚遠衛玲徐君峰張慶梅

人才培養

質量工程
截至2019年5月,學院是中國新聞獎試點報送單位;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陝西賽區負責單位;擁有2個社會服務培訓機構,1個省級實踐教學基地、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一流專業”,是省級創新創業改革試點院系。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新聞傳播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一流專業:新聞學
社會服務培訓機構:陝西省新聞發言人培訓基地、西北大學普通話水平培訓測試工作站
優秀畢業生
學院為中國新聞傳播事業培養的人才代表主要有齊越、原新華社國內部主任萬武義等。學院培養的新聞傳播人才活躍在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社、南方傳媒、東方衛視、陝西電視台、陝西日報社、新浪網、西部網等媒體。
專業培養
新聞學專業:本專業培養和造就熟悉國家政策法規、通曉網路技術,具有較為寬廣的人文學科及自然科學的知識,能夠勝任新聞、出版、宣傳、教學、科研機構的記者、編輯、教師及高級管理工作的新型新聞傳播人才。
主要課程:新聞理論、傳播學、中國新聞史、新聞採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攝影等。
廣告學專業:本專業旨在為社會培養熟悉國家政策法規,具備廣告學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在廣告公司、新聞媒介廣告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及企業單位從事廣告經營管理、廣告創意策劃、廣告文案寫作、廣告設計製作以及公共關係等實際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廣告學概論、現代廣告經營與管理、中外廣告史、電腦輔助廣告設計、實用美術與平面廣告設計、廣告文案寫作、廣告策劃與創意、廣告攝影等。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本專業為廣播電視等電子傳媒及其他影視部門培養從事新聞播音、專題播音、節目主持以及從事相關領域教學與研究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廣播電視新聞、電子媒體寫作、傳播學、現代漢語、電子媒體概論、廣播電視作品分析、新聞學概論、播音與發聲基礎訓練等。
專業設置
陝西省新聞發言人培訓基地
陝西省新聞發言人培訓基地成立於2009年2月,由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和西北大學共同建立,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主要承辦,負責培訓任務。
陝西省新聞發言人培訓基地根據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現有的學科優勢和專業特色優勢,通過系統和相對固定的課程設置,以新聞理論講授、案例分析、互動討論、模擬實訓等教學形式,著重對全省新任新聞發言人、發言人助理和經省政府新聞辦同意參加培訓的人員進行新聞發布基礎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培訓。
培訓基地師資以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師為主幹,每期邀請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學者一到兩名。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科學研究


科研成就

截至2016年10月,學院擁有陝西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特色學科建設項目《當代新聞傳播事業與區域發展研究》;主持國家課題“社會轉型背景下城市社區衝突與社區傳播研究”及教育部課題“現代化生態下西部鄉土文化傳播體系的構建與創新”及數十項省級項目;已獲批立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延安時期《解放日報》研究”、“建國初(1949—1955)新聞事業發展研究”等。
周東華西安市社科成果獎三等獎1西安市社科聯省部級
岳芃陝西省第九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獨立省社科聯省部級
王曉梅陝西省第九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省社科聯省部級
翁玉蓮西安市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西安社科聯省部級
翁玉蓮陝西省第九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省社科聯省部級
趙勛陝西省第九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省社科聯省部級
王曉梅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省教育廳廳局級
趙勛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省教育廳廳局級
趙勛西北大學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西北大學校級
程颯廣播電視年會中傳媒國內09.5
程颯延安時期文化建設與紅色新聞傳播事業研討會西北大學國內09.10
韓雋第三屆普利策工作坊浸會大學國際09.11
張龍第八屆中國廣告教育年會暨南大學國內09.11
張龍教育部廣告專業教師青年骨幹培訓武漢大學國內09.8
楊立川媒介化時代的新聞傳播教育:理念、目標和對策—全球知名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復旦大學國內09.10
楊立川第八屆中國廣告教育年會暨南大學國內09.11
來向武09年新媒體年會清華大學國際09.11
周東華第三屆普利策工作坊浸會大學國際09.11
周東華廣播電視年會中傳媒國內09.5
張慶梅第八屆中國廣告教育年會暨南大學國內09.11
高春艷全國高校新聞理論教學研討會中國人大國內09.8
鄧晶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培訓國家語委國內09.6
高小燕2009中國廣告論壇上海國內09.3
高小燕教育部廣告專業教師青年骨幹培訓武漢大學國內09.8
王曉梅中國新聞史學會2009年年會南京國內09.6
王曉梅第四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北京國內09.11
張羽全國新聞學研究年會廣州國內09.12
張羽延安時期文化建設與紅色新聞傳播事業研討會西北大學國內09.10
張羽新聞教學研討會大連國內09.7
陳曦第五屆新聞傳播學理論與方法研討會上海國內09.7
陳曦第四屆中國廣告人才培養研討會廈門國內09.9
陳曦延安時期文化建設與紅色新聞傳播事業研討會西北大學國內09.10
趙茹第四屆中國廣告人才培養研討會廈門國內09.9
趙茹美國廣告學會亞太區分會北京國內09.6
黃孟芳廣告教育年會常委會上海國內09.4
鄭萍陝西省新聞發言人培訓班西安國內09.5
王春泉台灣中山大學國際傳播史研討會台灣國際09.6
王春泉北京大學五四90周年學術研討會北京大學國內09.9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10月,學院擁有2個校級科研機構、2個院級科研機構,學院與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組建“中國西部傳媒與社會發展研究院”。
校級科研機構:西北大學媒體與傳播研究中心、西北大學新媒體研究院
院級科研機構:西北大學政治傳播研究所、西北大學現代廣告研究所

學術交流

2016年5月,學院邀請清華大學李彬教授為學院黨委中心組成員、黨員和師生解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2017年6月,教育部新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張昆教授為該院做了題為“論國家傳播戰略及其實施路徑”的專題報告。
2018年7月,由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主辦,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承辦的第十一屆“中華青年傳播學者論壇”在西安長征國際酒店召開,來自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在內的中國37所高校的50餘名新聞傳播學者參會。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5月,學院與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及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地區高校開展了學術交流合作,選派教師、學生赴境外大學講學、訪問、進修、交流、學習,邀請境外師資來學院講學。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院徽是以英文字母“N”和“U”構成的圖案,與西北大學的英文縮寫“NU”相呼應。同時,字母又與“J”和“C”相仿,是英文“JournalismandConmmunication”的縮寫,體現了學院“新聞與傳播”這一專業特色。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黨委書記韓凱峰
院黨委副書記梁婕
院長王春泉
科研副院長馬鋒
教學副院長來向武
行政副院長黃昀博

學院介紹


2001年,增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同時成立新聞傳播學院;2002年,新聞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開始招收,陝西省跨校輔修新聞學專業也開始招生;2004年,傳播學專業碩士點開始招生。至此,新聞傳播學院形成這樣一個組織框架:下轄三個系(新聞系、廣告系、傳播系)、四個專業(新聞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兩個研究機構(廣告研究所、新聞與傳播研究中心)、一個培訓中心(西北新聞人才培訓中心)。新聞傳播學院擁有國家一級學科新聞與傳播學科下設的新聞學與傳播學全部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同時具有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MJC)授權點以及藝術碩士(廣播電視)專業學位(MFA)授權點。
現有專(兼)職教師59人,其中專(兼)職教授22人,副教授20人;在校本科生近700人,碩士研究生190餘人,兼職教師20餘人,多為國內(含中國台灣)新聞傳播機構資深工作人士或者學者。現有在校學生872人,其中本科生715名,碩士研究生157名。
新聞傳播學院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認真貫徹學校有關科研工作的方針政策,努力開展科學研究活動。截至目前,新聞傳播學院共爭取到各級各類研究課題25項。其中參與國家中華基金課題1項;參與廣電部研究課題1項;主持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5項;主持陝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基金項目7項;主持西安市社科規劃項目2項;主持校內研究項目15項;主持橫向科研基金項目5項。在研究基礎上,公開出版著作20餘部;發表論文260餘篇,有10餘項科研成果獲得獎勵,有多篇文章被人大複印資料等專業雜誌轉載,另有一些著述被全國知名新聞院系採納為研究生指定用書或本專科課程教材。
新聞學院成立以來,為社會培養合格的畢業生700餘名。在這些人中有一批先後升入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等院校師從名師攻讀碩士、博士學位。還有眾多的畢業生活躍在全國各地的傳媒機構和廣告服務機構。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是西部地區新聞傳播教育的開拓者,現已全部擁有國家一級學科新聞傳播學下設的新聞學和傳播學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新聞學為西北地區最早的碩士學位授權點。
學院前身為始建於1984年10月的新聞學專業,1994年3月成立新聞傳播學系。為了適應新世紀社會對新聞傳播專門人才的需要,學校於2001年10月成立新聞傳播學院,下設新聞學系、廣告學系和傳播學系。
學院現設有新聞學、網路與新媒體、廣告學和播音與主持藝術三個本科專業,新聞學全校跨專業輔修本科專業。學院教學實驗設施齊全,擁有廣播電視演播室、廣電編輯實驗室、錄音室、攝影實驗室、網路機房、數字媒體教室、形體訓練室、圖書資料室等,為學院教學與科研提供了可靠的設施保證。
學院是西部地區新聞傳播學科教育、研究和培訓的重要基地。設有西北新聞人才培訓中心、現代廣告研究所、公共傳播研究所、傳媒經濟研究所、西部廣播電視研究所、中國傳播文化研究所、陝西省新聞發言人培訓基地、網路編輯師職業全國統一培訓鑒定機構等20餘個研究培訓測試機構。培養的大批新聞、廣告、編輯出版等專門人才已活躍在中央及各省(市)新聞、出版、廣告、宣傳和教學科研單位。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校園環境


校園活動

學院會定期舉辦一些辯論賽、“薪傳學術沙龍”讀書分享會、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朗誦比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