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和縣委
雲和縣委
雲和縣委是雲和縣黨務最高機關,全稱為中共浙江省雲和縣委員會。
雲和縣始建於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地處浙西南,位於甌江上游。縣域總面積984平方公里,轄4街道3鎮3鄉,168個行政村,總人口11.2萬。
,全稱為中共浙江省雲和縣委員會。是雲和縣黨務最高機關。
一、中共雲和縣委的歷史狀況
1.機構沿革:
1949年5月,雲和縣解放。7月,成立中共雲和縣委,並接受處屬地委領導。下設縣委辦、組織部、宣傳部、縣青委、縣紀檢委、農工部、財貿部、供銷手工業合作部、文化教育工作部、審干委員會、機關黨委、幹部學校等工作機構。駐地雲和縣城關鎮。
1956年5月,召開第一屆黨代會。
1958年7月,雲和縣併入麗水縣,中共雲和縣委解散。
1962年4月,雲和縣恢復。12月,召開三屆一次黨代會,產生新的中共雲和縣委。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縣委處於癱瘓半癱瘓狀態。
1968年11月,雲和縣革委會成立,取代了原中共雲和縣委的職能。
1971年12月,召開第四屆黨代會。1976年10月,“四人幫”粉碎,重新恢復縣委的領導。
1978年10月,召開第五屆黨代會。1984年,雲和景寧分縣,召開第六屆黨代會。
1987年4月,召開第七屆黨代會。1990年4月,召開第八屆黨代會。1993年5月,召開第九屆黨代會。
2.機構職能:
中共雲和縣委是黨的縣級領導機關,在同級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本縣的黨的全部工作。其主要職責是:在上級黨委的直接領導下,領導和團結全縣人民,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宣傳和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完成上級黨組織和國家交給的各項任務,推進我縣兩個文明建設。
3.1949年至1993年曆任領導:
歷任縣委書記有:毛登森、朱廉、田雲濤、宋康民、高長榮、李長慶、李廣新、應益強、潛友良、王勛、周國達、施基城、陳川。
歷任縣委副書記有:李宏、吳躍東、朱廉、田雲濤、宋康民、趙寶璞、王心現、李文青、王逢友、李樹林、高忠勛、趙敏、應益強、潛友良、周春和、吳金根、王傳成、王勛、王欽雷、張鴻鵬、唐德貴、周永興、梁斌、陳龍富、胡叔通、田理富、劉秀蘭。
4.公文處理和檔案工作:
中共雲和縣委的公文處理由縣委辦公室負責,縣委辦是縣委的日常工作機構,起著上傳下達的橋樑作用,檔案工作由辦公室兼職檔案員負責。每年年初都及時做好上年度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工作,並逐步建立健全了檔案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
1949年7月,縣委建立。縣委針對當時民心不穩,土匪活動猖獗的局面,積極領導了剿匪反霸鬥爭。1951年開始,縣委在領導完成土改、動員抗美援朝,開展“三反”、“五反”、鎮反等項政治運動的同時,還積極認真地抓了黨組織的純潔、整頓建設工作。1956年5月,縣委召開首屆一次黨代會至1958年7月,縣委領導完成了審乾和內部肅反工作,開展了反右派鬥爭。1962年12月,三屆一次黨代會至1966年5月的四年多時間裡,縣委領導了在全縣農村普遍開展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和“四清”運動。文革期間,縣委不能行使正常的職權,形成檔案較少。1977年5月,縣委班子進行了大調整。1978年10月,召開了第五屆黨代會,這以後,縣委組織帶領全縣人民,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進行拔亂反正,改正錯划右派、平反“文革”中的冤假錯案,並進行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以及機構改革。同時,於1982年8月28日成立中共雲和縣委兩案審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對涉及林彪、“四人幫”案件的有關人和事進行審理。1984年11月、1987年4月,分別召開第六次、第七次黨代會,從1985年5月至1989年12月,縣委遵循中共中央整黨工作指導委員會的統一部署,分期分批完成了全縣機關、區(鎮)、鄉、村以及縣屬廠礦企事業單位的整黨任務,同時根據幹部必須實行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選拔了一批中、青年幹部到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全縣人民脫貧致富。
1992年3月,縣委根據中央文件精神,組織全縣幹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鄧小平同志的重要講話,自上而下深入開展了進一步解放思想的大討論,引導全縣人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加快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步伐。
中共雲和縣委全宗除了上述重大政治活動中形成的檔案外,還有大量的領導全縣日常工作形成的檔案。如縣委常委會、縣委全會擴大會議的會議記錄、總結、內部刊物、幹部任免、紀律檢查、宣傳工作、經濟工作、人大、政協、統戰工作等重要的檔案材料。
縣情特點:
1.區位條件特殊。雲和與首都北京同經度,與珠穆朗瑪峰同緯度,為麗水的地理中心。甌江自西向東蜿蜒52公里穿越縣域,將雲和分成南、北兩大部分。區域交通優勢明顯,G25長深高速、S34龍麗溫高速及52省道、53省道穿境而過,距在建的麗水高鐵站約30分鐘車程,距規劃建設中的麗水機場約20分鐘車程。
2.生態環境優美。雲和自古被喻為“洞宮福地”,山水資源獨具特色,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0.8%,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7.6%,即使是人口集中的城區,空氣負氧離子平均濃度為每立方厘米1391個以上,達到“非常清新”的標準,境內38.7平方公里水域的水質常年保持在國家二類標準以上,綜合環境質量列全國第10位,是省級森林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為麗水市第一個國家級生態縣,被列入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和浙江省重點生態功能區小城市培育試點。生態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其中,仙宮湖是浙江省第三大人工湖;雲和梯田是國家濕地公園試點,被譽為“中國最美梯田”,獲評“中國特色旅遊最佳濕地”、“中國美麗田園”,並被美國CNN評為中國最美的40個景點之一。雲和湖仙宮景區和雲和梯田景區均為國家4A級景區。
3.縣域文化多元。雲和置縣與明朝銀礦開採有關,盛時設有銀礦13處、銀官局2處,雲和銀礦遺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和是全省13個少數民族重點縣之一,有2個畲族鄉、27個畲族行政村、畲族人口9千多人。還有新安江、緊水灘等庫區移民1.8萬餘人,客家人1.5萬餘人,構成了雲和多元、兼容的移民文化。特別是抗日戰爭爆發后的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民國浙江省政府遷駐雲和,共遷入70餘家行政機構、39個軍警機構和34家工商企業,國立英士大學、之江大學等高校紛紛入遷,著名文化人士馮雪峰、潘天壽等雲集雲和,對整個縣域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產業特色明顯。目前雲和已初步形成了一產以食用菌、茶葉、水乾果為主導,二產以木製玩具、軸承、閥門為主導,三產以生態旅遊、商貿物流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其中,木製玩具是雲和的傳統產業、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先後被冠以“中國木製玩具之鄉”和“中國木製玩具城”。全縣共有木製玩具生產企業754家,木製玩具產品達十大類、上千個系列、數萬個品種,產品暢銷世界74個國家和地區,佔全國同類產品的近50%、浙江省的70%,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木製玩具生產、出口基地,是全國首個出口木製產品國家級質量安全示範區和全國首批八個國家級質量安全示範區之一。
5.物產資源豐富。雲和雪梨具有500多年的種植歷史,有“中華名果”之稱,是全市首個通過氣候品質認證的農產品,“雲和雪梨酒”曾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銅質獎章。雲和黑木耳已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雲和湖有機魚是浙江省第二大有機魚品牌。小順石“色彩變幻豐富、透明度高,受刀溫潤”,深受印界、雕刻界青睞。
6.發展戰略獨特。2001年,雲和縣委、縣政府針對縣情實際,提出並實施“小縣大城”發展戰略,把縣城作為縣域增長極來建立和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化進程。目前,全縣實現35%的農民下山轉移、70%的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74%的人口集中在縣城居住、92.5%的學生集中在縣城就讀、95%的企業集中在縣城發展,並先後創建成為“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文明縣城”、“全國平安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十佳金融生態示範縣”、“省級教育強縣”、“省級示範文明縣城”、“省級生態縣”、“省級體育強縣”、“省級信用縣”、“浙江省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實現平安建設“十連冠”,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人均預期壽命達79.25歲、位居全市第一。如今,作為“雲和現象”的“小縣大城”發展戰略被廣為關注,入選浙江省十大發展模式,獲得“2012中國十大社會管理創新獎”。在《國家治理》雜誌對浙江省58個縣(市、區)現代治理能力評價中,我縣列第三名。
2015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34億元,可比增長8.9%;實現財政總收入7.58億元,可比增長6.8%,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29億元,可比增長9.1%;城鎮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1053元和14108元,分別同比增長8.1%和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