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施尼特凱的結果 展開

施尼特凱

施尼特凱

阿爾弗雷德·哈里耶維奇·施尼特凱是俄羅斯當代偉大的作曲家,被譽為俄羅斯當代音樂三傑之一,被喻為當代的肖斯塔科維奇。他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前蘇聯時期渡過的,經歷了二戰以後的斯大林時代,直至前蘇聯解體的全過程。他的命運和前蘇聯不少優秀作曲家一樣,在事業上經歷了遭受迫害、恐嚇、受到人身限制,到獲得成功,直至贏得世界聲譽。他用心靈體驗人生,以不屈的意志進行音樂創作,孜孜以求對社會與人生、藝術與命運進行深刻的思索與探求,正如《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中“施尼特凱條目”中所寫:“他能在音樂中描寫當代人的道德與精神之間的掙扎,以如此的深度和廣度,真是難以置信。”

早年經歷


1934年11月24日,施尼特凱出生於伏爾加河畔的恩格斯(Engels)。1946年在維也納接受音樂教育,1953-1961年回國后在莫斯科音樂學院隨戈魯別夫(Golubev)學習對位,隨拉科夫(Rakov)學習配器(此間曾與中國作曲家吳祖強同窗)。畢業后在該院執教,后加入蘇聯作曲家協會。1977年創作的《第一號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 No. 1,為他帶來很高聲譽。小提琴家克雷默(Kremer)極為推崇並經常演奏這部作品。他的許多作品都是應知名演奏家和藝術家的邀請而作,其中包括巴什梅特(Yury Bashmet)、古特曼(Natalia Gutman)、羅日傑斯特文斯基(Cennady Rochdestvensky)、羅斯特羅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等。
施尼特凱
施尼特凱

個人發展


施尼特凱1988年初次訪問了美國,他參加了“集體創作” (Making Music Together)音樂節,波士頓交響樂團首演了他的《第一交響曲》。此後他多次訪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他的作品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讚揚,並經常在一些著名的音樂節上演出,獲得過諸多獎項,包括1991年獲奧地利國家獎,1992年獲日本天皇獎和1998年莫斯科的斯拉娃-格洛麗亞獎(Slava-Gloria-Prize)。在十年之內,他的作品被錄製了 50 多張專輯。施尼特凱1990年定居德國漢堡,保持了德俄雙重市民資格。1998年8月3日逝世於漢堡
施尼特凱是一位風格廣泛、精力旺盛的作曲家。他的作品舒緩漸進,揉合一種無所謂的情感,在不經意中逐漸體現其簡樸的藝術真實。一共創作了九部交響曲,六部大協奏曲,四部小提琴協奏曲,兩部大提琴協奏曲和其他一些室內樂、芭蕾和聲樂作品和四部歌劇。他的作品融合了巴洛克爵士﹑十二音列等許多不同的因素,顯得炫麗多彩,還為60多部電影配樂。他的作品全集已由BIS 唱片公司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