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廉

曾廉

徠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寶慶邵陽縣今湖南邵東縣石牛山人(今汪塘鄉境內)。

生平


3歲就能沿街招牌、對聯,10歲能屬文,15歲而為《田家雜興賦》,20歲考入縣學,后選入嶽麓書院。課餘,常向書店求借典籍,傍櫃閱覽,片刻讀完乙店主試問書中內容,曾對答如流。學成,先後主講愛蓮書院(寶慶府)、校經堂書院(沅州府)。曾與賀金聲過從甚密,議論國事常通宵達旦,謂賀可匡時救國。賀欲起事,曾命弟珊始終參與。
光緒二十年(1894),中舉人。翌年會試后,任國子監助教,參與編修《大清會典》,為大學士徐桐賞識。戊戍維新運動中,曾上書朝廷,指責康有為梁啟超為“舞文誣聖,聚眾行邪,假權行教”之徒。時雀塘鋪(今新邵縣境內)人樊錐在邵陽組織“南學會”反舊教,倡新學。曾於邵陽學宮會集群儒斥樊“倡邪說,背聖教”,將其驅逐出邵陽。

功績


清末,列強入侵,日寇占琉球,蝕高麗(朝鮮),進而圖犯遼邊,“國將不國”。曾慷慨陳詞,反對乞和,主張啟用剛正忠義將帥,力拒外敵,以固邊疆。八國聯軍侵華(1900),曾隨李秉衡出兵抗擊。兵敗,李自殺,曾投江為部卒營救。后調任陝西候補道,繼續支持義和團徠保衛北京、天津的反帝愛國鬥爭。光緒二十八年(1902)曾因支持義和團而獲罪,遂隱居貴州錦屏縣的梅屏山下,築“掘閱園’’從事教學與著述。
1902年客居貴州后從事於改編元史,著成《元書》102卷,1911年刊行,另有《元史考證》4卷。他雖取同鄉先賢魏源的《元史新編》為藍本,而宗旨卻與魏源以來諸家致力於廣搜中外史料、考訂史實以補正《元史》者全然不同,自稱欲繼孔子作《春秋》之志,申明綱常大義。
宣統二年(1910),曾返故鄉,長楊塘書院。其時已廢科舉,興學堂,曾仍力倡舊學,尚孔孟之道,以“仁學”自勉。民國2年(19.13)邀同仁籌募錢糧,建立“岩畔村積穀會”,解饑民之困。民國17年農曆六月初三日逝世。著有《元書》等書傳世。
其文結尾落款多為陝西候補知府甲午科順天舉人曾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