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子壩鄉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轄鄉
堡子壩鎮,是文縣第三人口大鎮,僅次於橋頭鎮、中寨鎮。位於文縣北部,馬蓮河流域。東接橋頭鎮、天池鄉,南鄰石坊鎮,西依石雞壩鎮、馬營鄉,北靠甘南州舟曲縣。南北長21公里,東西寬17公里,地域面積283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6%。鄉政府駐地堡子壩村,距縣城20公里,海拔1220米。2016年撤鄉建鎮。
截至2020年11月1日,堡子壩鄉常住人口為9662人。
堡子壩鄉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后,當地農民群眾大力發展紋黨生產,成為全縣僅次於中寨鎮的第二大紋黨生產基地,年產量達20多萬公斤。每年紋黨上市時,本鎮和毗鄰鎮拉運黨參的拖拉機、農用車達數十上百輛,紋黨市場興盛不衰。全鎮教育、衛生、通訊事業不斷發展,全鎮中小學22所,其中獨立初中1所,小學13所,村學8所。還設有鎮衛生院、營業所、郵電所、供銷社、獸醫站、糧站。農民群眾充分利有水利資源豐富的優勢,興建起了11個小水電站,總裝機600多千瓦,建起了8個微型小水電站。堡子坪水電站300千瓦,八字河村民張鵠建有水電站和麵粉加工廠。境內有長草坪藥材種植場,是以其場部駐地在雄黃山角下的長草坡上而得名,始建於1958年,直屬農業廳管轄,1966年下放由文縣農牧局管轄至今,總面積3800多畝,其中林地1000畝,草場2200畝,耕地600多畝,主要種植黨參等藥材和糧食作物,2001年建起了400千瓦的水電站。
堡子壩鄉
堡子壩鄉
2021年6月7日,文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堡子壩鄉常住人口為9662人。
全鎮地勢北高南低,山大溝深,北部雄黃山海拔4187米,坐落在堡子壩、屯寨兩鎮交界處,為文縣乃至隴南地區最高山峰。水利資源豐富,馬蓮河為文縣八河之一,發源於該鎮海拔3983米的五花山(俗稱窮葯山),由45條山澗小溪匯成,流經全鎮,經石坊鎮中排、東峪口村匯入白水江,流程29.5公里,年均流量3.43立方米/秒。該鎮弋家壩村有一“水池”,水面20多畝,是因地震搖塌山崖堵塞谷口而形成。交通方便,國道通往鎮政府,鎮村公路通往馬兒河壩、長草坪農場等地。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洋芋等。經濟作物有紋黨、當歸、花椒、生漆等。還有雄黃、石膏、黃金等礦藏。
堡子壩鎮黨委和政府開拓進取,促進了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全鎮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退耕還林勢頭良好,計生工作多次受到地縣表彰,文教衛生和其它各項事業都取得好成績。一是大搞農田水利和科技興農,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新增水澆地4100多畝,其中建起寺陡坪、柏樹坪2個集雨節灌群,新增水澆地1600畝;建起白崖山、八字河、馬兒河壩3處管引工程,新增水澆地1700多畝;新修和維修水渠23條,總長12公里,新增水澆地800多畝。三年新修梯田1200畝,推廣地膜玉米14658畝。二是加大了以紋黨為主的支柱產業開發,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新種紋黨1743畝,三年來紋黨銷售總收入495萬元,佔全鎮總產值的22%。營造花椒、核桃、蘋果等經濟林9600畝,新植花椒26萬株、核桃9550株。種植蔬菜580畝,建日光溫室2座。全鎮多種經營收入由1998年的428萬元增加到2001年的507萬元。三是法制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加強。嚴厲打擊了盜竊搶劫、抗糧抗稅、種植毒品等違法犯罪行為,開展收槍治暴,收槍382支。四是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有新突破,投入資金43萬元,其中群眾捐資3萬多元、木頭86根,投工2860多個,新建牌坊、月元、八字河、馬兒河壩等幾所村學,建築面積680平方米,維修堡子坪、陶家壩等17所學校,打圍牆900多米,添置課桌凳320套,新聘23名教師,建成教學大樓,全鎮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創造了教書育人的良好環境。五是計劃生育實現“三為主”,全鎮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9%,2001年經驗收被評為全縣第一名。醫療衛生、廣播電視等其它各項社會事業都有新發展,建成13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多方籌資2.8萬元、水泥82噸,硬化鎮政府至學校全長420米的街道,改善了堡子壩集市環境。
核桃種植
堡子壩鎮黨委和政府工作指導思想是: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和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以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為目標,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強環境保護,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戰略;積極興建以經濟林為主的綠色企業;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推進全民道德規範教育,大搞科技興農,突出扶貧攻堅,堅持開放搞活,搶抓各種機遇,推動經濟建設快速發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協調發展社會各項事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奮鬥目標是:整體穩定解決溫飽,糧食自給,大部分村通電、通路;力爭全鎮農業總產值增長11%,達到25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0元,糧食生產總量增長8%,達到643.5萬公斤,人均佔有糧460公斤。
著力抓好十方面工作,一是繼續堅持“以水促農”方針,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抓住長治機遇,推動全鎮農田水利建設,堅持國家、集體、個人一齊上,“多方籌資,民辦公助,誰辦誰有”的政策,並對現有水利設施進行產權改革,形成“以水養水,有償服務,產權明確,責權利結合”的水利設施管理新機制。二是加大農業科技含量,提高農業發展水平。大力推廣適應的農作物良種、地膜栽培等農業實用技術,及時調整作物布局;加大農業科技培訓,真正實現科技興農,科技富民,科技興鎮。三是搞好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支柱產業開發,由單一經濟向多種經營轉變。穩定紋黨面積,提高質量,加工增質,強化營銷,保住名牌。大力發展以花椒、核桃、油橄欖、杜仲為主的經濟林果,發展大棚蔬菜、水產養畜牧殖、野葯家種等多種經營。四是進一步加快路、電、水、通訊、市場等基礎設施建設。五是強化資源與環保意識,樹立憂患防範意識,加大對現有土地、植被保護力度,嚴厲破壞森林和植被行為,抓住西部大開發退耕還林還草的機遇,加快退耕還林步伐,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六是抓好計劃生育,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七是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改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質量。八是加快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綜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步伐。九是求真務實推進社會各項事業發展。
鎮村建設
白崖山
雄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