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中書

明清官名

內閣中書,明清官名。掌撰擬﹑記載﹑翻譯﹑繕寫。或由舉人考授,或由特賜。

清代內閣中書的定額為滿洲中書70人,蒙古中書16人,漢軍中書8人,漢中書30人,官階為從七品,掌管撰擬、記載、翻譯、繕寫之事。進士參加朝考以後,除擇優任翰林院庶吉士者外,較次者部分用為內閣中書,經過一定的年限,可外補同知或直隸州知州,或保送充任軍機處章京,一般很受重視。

職責


明清兩代於內閣中設置中書一官,掌撰擬,記載、翻譯、繕寫之事,官階為從七品,定額滿洲七十人,蒙古十六
內閣中書匾
內閣中書匾
人,漢軍八人,漢人三十人。新進士朝考後,改翰林院庶吉者之外,次一等的或分部,或以內閣中書用。經一定年限,即可外補同知、直隸州帝特賜者。又,進士出身之中書補缺后,可充鄉試主考差。清朱壽彭《安樂康平室隨筆》卷一:“京署各官,最重資格,其中若翰林、若御史,以及內閣中書、軍機章京、吏部禮司員,對於同僚之先進者,不論年齒,皆稱為前輩。”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傳。文學.陸錫熊》:“[乾隆]二十七年,帝南巡,召試一等,授內閣中書。二十八年補缺,三十年充山西鄉副考官。”

詞意


內閣

1.貴婦人的居室;內堂:華堂翠幕春風來,內閣金屏曙色開。
清嘉慶元年正月敕封王定遠為承德郎內閣中書誥命
清嘉慶元年正月敕封王定遠為承德郎內閣中書誥命
2.某些國家的最高行政機關。一般由議會中取得多數席位的一個或幾個政黨的人員組成。首腦叫總理或首相,閣員叫部長、總長、大臣或相。
3.官署名。明初廢丞相,以大學士為皇帝顧問。成祖即位后,命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入午門內的文淵閣當值,參預機要,稱內閣。后入閣者多為實權人物,內閣地位居六部之上。清沿設,至雍正設軍機處,內閣無實權,但名義上仍是最高級官署。清末仿行君主立憲制,設責任內閣,為最高國務機構。人們還習慣把北洋軍閥時的國務院稱為內閣。

中書

1.皇宮中的藏書。亦特指宮中記事的書。
2.官名。中書令的省稱。漢設中書令,掌傳宣詔令,以宦者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漢書.蕭望之傳》:"望之以為中書政本,宜以賢明之選。晉庾亮《讓中書令表》:“國恩不已,復以臣領中書。”隋唐以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俱為宰相﹐后因以中書稱宰相。
3.官名。中書舍人的省稱。隋﹑唐時為中書省的屬官。明清廢中書省,於內閣設中書舍人,掌撰擬﹑繕寫之事。
4.官署名。唐代的中書省﹑宋代的政事堂,亦直稱為“中書”。
5.毛筆的別稱,“中書君”的省稱。

清朝官職一覽


太師,太傅,太保,光祿大夫殿閣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內大臣,將軍,都統提督,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內務府總管總督,總兵,內閣學士巡撫,副將,一等侍衛參將游擊大理寺少卿二等侍衛佐領,都司,宣慰使司同知,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知府,宣撫使司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防禦,千戶,員外郎知州安撫使招討使, 內閣侍讀,通判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驍騎校,長官百戶理問州同,翰林院編修,知事,贊禮郎,訓導知縣把總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州判七品典儀,盛京游牧副尉,司務,五經博士,府經歷縣丞教諭司書序班,博士,巡檢典史驛丞,牐官,百長土舍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