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教育導論
終身教育導論
《終身教育導論》是作者朗格讓(P·Lengrand)配合國際教育年所著,11.3萬多字。本書旨在闡明終身教育思想的各方面重要意義,之處那些因素有利於他的發展,並揭示的的範疇和說明終身教育作為一種全面的教育嘗試所產生的影響和後果。
《終身教育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Lifelong Education,1965年),是作者朗格讓(P·Lengrand)配合國際教育年所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第15屆全會上,把終身教育作為與國際教育年有關的思想和行為12大主題之一推薦給成員國。中譯本,根據1975年倫敦版,1988年由華夏出版社發行,滕星、滕復、王箭譯,共150頁,11.3萬多字。
本書除了前言、後記之外,由序論“終身教育探索”;第一篇“嘗試性綜述”;第二篇“論證與說明”構成。“終身教育探索”談了終身教育的探索與形成過程。第一篇包括七章:第一章“現代人面臨的挑戰”、第二章“起作用的各種力量”、第三章“終身教育的意義”、第四章“內容、範疇和目的”、第五章“關於終身教育戰略的建議”、第六章“一項共同的事業”、第七章“結論”。主要闡述現代人所面臨的挑戰、終身教育的推動力、意義、概念、內容、戰略等。第二篇包括六章:第一章“與終身教育相關的諸項目標”、第二章“內 容和方法”、第三章“一種特殊情況:正規教育”、第四章“著眼於職業管理的學校教育與終身教育”、第五章“石頭與人”、第六章“同作者的談話”,主要論證 一些命題和闡述前一部分中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某些問題。
(一)現代人所面臨的挑戰
生存,對所有的人來說意味著一系列的挑戰。從本世紀起,一系列新的挑戰,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個人和群體的命運,使人們的行為更加複雜和不可理解,並危及到了人們對世界和人類行為的傳統方式”。當今,新的挑戰性因素主要有:(1)世界變革的加速;(2)人口的增長;(3)科學技術的發展;(4)政治基礎和 結構的變化;(5)大眾傳播媒介的飛速發展;(6)閑暇時間的增多;(7)人的生活模式與相互聯繫的危機;(8)肉體與靈魂之間裂縫,以及由此引起的“身 體的反抗”;(9)意識形態的危機。在這一系列挑戰面前,現代人若不願處於劣勢,那就必需在智力、體力、情感上有所準備。通過這種分析,作者認為終身教育 是“合乎邏輯的、有機的發展”。
(二)成人教育與教育改革
嶄新的成人教育模式誕生於人民學校(丹麥)。“公共教育組織”、“在職教育”或“協作教育的學校”、“大眾教育運動和協會”,在不斷發展過程中逐步脫離了傳統學校教育模式,並從這些新型教育中產生了一種新型教育關係。成人教育的計 划和活動對教育作出了特殊和直接的貢獻,“我們時代真正的教育改革已被引到這個領域”。在成人教育中,小組活動代替了教師的講演;分數、名次、獎懲等作法 被消除;交流和對話成為主要教育方式,發證書、擇優原則不被採納,學生重新掌握自己支配權,學習者成為教師的合作者,學生處於既付出又獲取的地位,學生成 為具有不同需求的具體的人,視聽教學受到重視,閑暇時間成為研究對象。簡言之,“成人教育是在自由中,為了自由和通向自由所進行的教育”。成人教育對教育 所作出的貢獻是“有決定意義的”。
與工作的性質、狀況、進展、困難相密切聯繫著的成人教育,在某種程度上規定了終身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作者進而認為,發展終身教育戰略中優先考慮成人 教育,這是因為成人教育是“終身教育的火車頭”。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只有成年人才知道應該怎樣改革教育,只有成人才稱得上是教育的真正主體,而且成人教育為 確定新型教育結構方法“提供了唯一獨特的實驗室”。
(三)終身教育的概念、意義
“終身教育即教育這個詞所包含的所有意義,包括了教育的各個方面、各種範圍,包括從生命運動的一開始到最後結束這段時間的不斷發展,也包括了在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各個點與連續的各個階段之間的緊密而有機的內在聯繫”。由此可知,終身教育主要考慮的是教育的整體性、聯繫性。
“人憑藉某種固定的知識和技能度過一生,這種觀念正在迅速地消失”,教育正處在向真正意義上的教育轉變之中,這種教育的“目標不是為了獲取知識的寶 庫,而是為了個人的發展”,為了“達到日益充分的自我實現”。因為如此,教育的現實責任是:第一,確定能夠幫助一個人一生中不斷學習的結構和方法;第二,向每個人提供在最高,最真實程度上完成自我發展的目標和工具。在這個總的框架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因素:(1)年齡和教育的關係;(2)年輕人與成年人的關 系(代溝);(3)教育的內容與方法;(4)訓練與選擇;(5)教育過程的協調性與連貫性。譬如,關於年齡與教育的關係,作者指出:人在一生中也許有幾個 比其他階段更適於學習的階段,但沒有簡單的或現成的答案,實際上人生各個階段里人都可以學習,“學習過程也是一個習慣”,“每一個年齡階段都有其強弱,有 其長短,總之有其特定的內容”。
作者斷言,“無論如何,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為尋求更好生活的唯一解決辦法,在於社會徹底貫徹終身教育的原則,並且把教育同社會的進步和成就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四)終身教育的障礙和促進力量
教育工作困難重重、複雜、周期很長,這是一種阻礙。另一個阻礙來自確保學校體制的穩定性:法律或行政上的權威人物對改革不感興趣,不希望改革。
變革的因素是:政治革命,學生的各種意見,發展中國家,成人教育[參見(二)]。
(五)終身教育的內容
終身教育在個人的整個一生中“處於幫助人們生存的地位”,是“生存的工具”,它包涉既和工作有關又和閑暇有關的人類活動的全部,“我們無論在哪裡做 出了有意義的努力,做出了一項選擇,克服了精神上的障礙,建立起了智力、情緒、審美之間的聯繫,就在哪裡發現教育”。然而,可以確定一些重要情況,在這種 情況下教育行為是人們尤其渴望的,如:“生命的旅程”(年齡階段之間的過渡)、“男人和女人”(男女之間關係)、“父母與孩子”(代溝)、“職業訓練”、 “閑暇”、“藝術”、“體育運動”、“大眾傳播”、“公民”等方面。
(六)終身教育的方法
“我們的時代在教育之概念(無論是狹義還是廣義)上,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化。內容和方法的關係問題處於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核心位置,其重點過去通常 是放在內容上,而現在卻逐漸移到方法上來”。傳統的教育方法依靠的是一些假定和隨意選擇。其中第一個假定是語言的無所不能,第二個假定是所有受教育者的心 智實質上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程度。如今,在各種各樣的影響和壓力下,新的教育方法論的某些原則正在形成:(1)“從課程到學習環境”,“學習環境中 重視教育的基礎——小組和個人”;教育的主動因素不再是校長、教師而是處在教育過程中的人,“正是他在發展,正是他在改變自己,正是他通過一個獨具的、無 法替代的過程實現自己的潛力”,因此主要的培訓目的就是自我教育。(2)個別化:“存在著大量能夠喚醒動力或阻抑動力的因素。個別化扮演這種角色”。但個 別化並不意味著和集體目的發生矛盾,不否定強化學習的其他動力。(3)小組活動:學習不依賴競爭,鼓勵在集體中進行合作實驗,開展有組織的討論。(4)創 造性和啟髮式的方法:這是在創造中發現教育過程本質的人們所提出的。開啟學生科學思維和調動學生探索、調查和驗證精神的科學教育有益於創造力的培養。 (5)“語言和形象”(視聽教學):現代人以最多樣化的方式,通過語言和形象去獲取世界的信息和資料。(6)“團體技能”(交往和交流)——團體技能重 要,但個人學習恰恰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因為一個人,生命的大部分是單獨的和孤立的”。
(七)終身教育原則與發展戰略
終身教育原則是:(1)確保教育的連續性以防止知識的老化;(2)使教學計劃和方法適應每一個團體具體的和根本的目標;(3)在各個教育水平上,塑 造人類自身旨在適應進步、變化和改革的生活;(4)大規模地使用和安排各種各樣的信息和訓練,要超越加在教育身上的傳統定義和組織機構的限制;(5)確立 各種活動(技術的、政治的、工業的、商業的等)形式與各種教育目標之間密切聯繫。在這些原則基礎上,可以建立各種不同模式。
作者對終身教育的發展戰略提出了長期目標和近期目標。長期目標的完成將花費很長時間,“其最終目標是一個更加有效和更加開放的社會,在這一社會中,人的各種尺度和志向都將受到進一步的尊重”。短期目標是發展 成人教育:要滿足種種挑戰所引起的成年人對教育的需要,建立成人教育結構網路,確定新型教育方法。為之,教師的作用必須得到基本的改變,大大加強的不是知 識傳遞者,而是教育者的作用。
(八)終身教育與民主(政治)
教育改革問題的根源,“實質上是一個政治問題”,因為只有政治思想進步及官民之間產生新的關係,才能使一種新的教育目的得到實現。另一方面,作者認為終身教育是社會民主發展的一個前提,因為它是“平等的工具”。
(九)終身教育與發展中國家
終身教育不是發展中國家無法實施的一種奢侈品。如果終身教育明確體現並適應具體情況和財力,那麼就沒有理由去為它而擔憂,正相反,應從這一思想中得到鼓舞,並優先考慮運用它。
終身教育自70年代以來成為最重要和最廣泛的現代國際教育思潮,非學校論思潮、人文主義思潮等 遠不及它。《終身教育導論》首先系統闡述了終身教育思想。這是作者及時而深刻地捕捉了戰後科技革命的新時代對教育的挑戰的結果,而且是長期在成人教育實踐 中進行探索的結果。作者有獨創性地發現了成人教育與終身教育的關係,終身教育與教育平等的關係,終身教育與個人實現的關係,終身教育與“生命周期”的關係 等;較全面地闡述了終身教育的概念、意義、原則、內容、方法、發展戰略等,為後來終身教育實踐與理論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但是,本書仍屬於“探索”、“嘗 試”,因而在系統性、邏輯性、科學性等一些方面有待於進一步思索完善,此外,本書中提出的民主、平等、個人實現等一些觀念也是有待於加以分析的。
作者在長期的工作經驗和理論探索基礎上,清楚地指出,終身教育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不是一種奢侈品,並作為終身教育短期目標提出首先要發展成人教育。這種戰略眼光是值得我們深思的。終身教育理論,無疑將對中國90年代以及未來的整體教育改革具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