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寧安鎮的結果 展開

寧安鎮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轄鎮

寧安鎮,隸屬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位於寧安市北部,為寧安市人民政府駐地,東、南與江南朝鮮族滿族鄉、蘭崗鎮接壤,西與海浪鎮相鄰,北與牡丹江市西安區溫春鎮毗鄰。鎮政府駐通江路101號。區域面積為158.35平方千米。

2018年,寧安鎮戶籍人口為28405人。截至2019年10月,寧安鎮下轄30個行政村。

2018年,寧安鎮有工業企業21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4個。

歷史沿革


清代康熙五年(1666年),由寧古塔將軍和副都統率兵督修寧古塔新城。
清代康熙十五年(1676年),寧古塔將軍衙門遷駐吉林烏拉(今吉林市),留協領薩布素鎮守寧古塔城。
清代康熙十七年(1678年),寧古塔協領衙門升副都統衙門。
清代宣統元年(1909年),屬綏芬府,遷駐寧古塔城;同年4月,屬寧安府。
民國二年(1913年)3月,屬寧安縣,為寧安縣城,設縣城區。
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寧安鎮。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日偽設城區。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改寧安街。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城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8月,改名第一區。
1955年4月,改為寧安鎮。
1958年9月,改寧安公社。
1964年8月,析北部12個生產大隊置范家公社;析柳林、興林和自興生產大隊置江南公社、蘭崗公社,寧安公社改名寧安鎮公社。
1980年9月,改寧安鎮。
2001年,范家鄉併入。
2010年10月,雙龍村、橋頭村、富民村劃歸牡丹江市溫春鎮。
2011年7月,江南朝鮮族滿族鄉江南村、張家村、黃旗村、鎮江村、新安村、小唐村、明星村划入。
寧安鎮
寧安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寧安鎮下轄河西、紅城、臨城、臨江、紅升、新勝、向陽、興盛、興林、柳林、教育、范家、茂盛、利民、共和、三合、長江、聯合、雙橋子、黃旗溝、上賒里、福榮葡萄溝、伊家、江南、鎮江、小唐、新安、張家、明星、黃旗31個行政村,下設52個村民小組,共有49個自然屯。
截至2019年10月,寧安鎮下轄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通江路101號
利民村伊家村河西村紅城村
臨城村臨江村紅升村新勝村
向陽村興盛村興林村柳林村
教育村三合村長江村聯合村
雙橋子村黃旗溝村上賒里村福榮村
范家村茂盛村共和村葡萄溝村
江南村新安村鎮江村小唐村
黃旗村張家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寧安鎮位於寧安市北部、牡丹江中游,東、南與江南朝鮮族滿族鄉、蘭崗鎮接壤,西與海浪鎮相鄰,北與牡丹江市西安區溫春鎮毗鄰。區域面積為158.3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寧安鎮地處山地、丘陵地帶,地勢南高北低,東西兩側高、中北部低。東部山脈屬長白山老爺嶺西側,呈西南、東北走向,長白山余脈老爺嶺呈南北走向。境內最高點位於園家山,海拔969.2米;最低點位於鎮南面,海拔243米。

氣候

寧安鎮屬溫帶季風氣候,冬季氣候嚴寒,風力較大;夏季溫熱濕潤,風力較小;春秋兩季非常短促,天氣多變;春季多大風,降水少,常出現春旱;秋季氣候涼爽,氣溫急劇下降。

水文

寧安鎮境內最大的河流為牡丹江,從西紅城村至東范家村,流經境內12個村屯,流域面積5000多萬平方米,主要支流為蛤蟆河子。

自然災害

寧安鎮境內的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洪澇、低溫、大風、冰雹、蟲害。春天常有旱災發生,故有“十春七旱”的氣候特點。

自然資源


寧安鎮境內石灰石儲量豐富,已探明儲量近10億立方米。已經開發的石灰石礦,分佈在葡萄溝村、黃旗村境內,礦區面積20平方千米,年產量114萬立方米。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寧安鎮有漢族、朝鮮族、滿族、回族等8個民族,總人口為34226人,其中,男性17044人,女性17182人。
2017年,寧安鎮常住人口為29497人。
2018年,寧安鎮戶籍人口為28405人。

經濟


2011年,寧安鎮的糧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經濟作物主要有馬鈴薯、蔬菜、煙葉、棚室甜瓜等。全鎮糧食總產量3.3萬噸,人均1206.5千克;蔬菜種植面積5.4萬畝,產量25萬噸;生豬出欄5.2萬頭,肉牛出欄1640頭,家禽出欄50萬羽;生產肉類7725噸,鮮奶235噸,禽蛋815噸;水產品總產量600噸;商業網點95個,職工578人。全年農業總產值5.8億元,同比增長10%;畜牧業總產值4818萬元;漁業總產值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120元;工業總產值21.2億元,同比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億元,同比增長1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4億元,同比增長14%;地方財政收入567.5萬元,其中,營業稅227萬元,同比增長10%;增值稅322萬元,同比增長12.3%企業所得稅79萬元,同比增長11.2%;個人所得稅79萬元,同比增長10.6%。
2018年,寧安鎮有工業企業21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4個。 
寧安鎮
寧安鎮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寧安鎮有小學4所,在校生1020人,專任教師14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中學1所,在校生130人,專任教師5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到99%。

文化體育

2011年末,寧安鎮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60平方水;公共圖書室24個,建築面積880平方米;農家書屋24個,藏書3.6萬冊。同時,有體育場地15個,62.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7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寧安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5個,病床37張,固定資產總值22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3人,其中執業醫師17人,執業助理醫師14人,註冊護士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6人。醫療機構全年完成診療10000人次。

廣播電視

1989年,開通寧安鎮有線廣播站,鎮到村214千千米,村以下371千千米。
2011年末,寧安鎮的廣播綜合覆蓋率100%,有線電視用戶7965戶,入戶率92%。

社會保障

2011年,寧安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756戶、1159人,支出172.46萬元,同比增長11.2%;月人均124元,同比增長25.3%;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28人,支出33.3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5人,支出22.6萬元;農村醫療救助6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18人次,共支出9.2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53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612畝,倒塌房屋5間,直接經濟損失834萬元,救災支出17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0萬元;社會福利費5萬元;社會服務單位1個,收養機構床位10張;社區服務中心2個,社區服務站24個。

交通


寧安鎮已形成由鐵路、公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有鎮、村級公路10條,總長100千米;寧安公路客運站為一等站,日均發送客車157輛,日客運量231人。同時,牡圖鐵路過境,設寧安站、蘭崗站、石頭站、東京城站、馬蓮河站、斗溝子站6個站,通往牡丹江市;寧安站為中間站,日均有4對客車停靠,其中管內2對:6242/6241次、6244/6243次,直通2對:2018/2017次、6008/6007次,客運量26.93萬人次,年貨運吞吐量29.35萬噸;鶴大高速公路境內長148千米,雙向4車道,有寧安、東京城、杏山、鏡泊、復興5個出口,通往鶴崗市、大連市。2011年,全鎮客運總量180萬人次,貨運總量7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