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庄鄉

隸屬於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

姜庄鄉,隸屬於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地處襄城縣東南部。

秦朝,屬襄城縣。明、清時期,屬靈泉保。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第二區。1949年,屬麥嶺區。1971年,恢復原名。1984年,改鄉。截至2020年6月,姜庄鄉下轄2個社區和36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秦朝,屬襄城縣。
明、清時期,屬靈泉保。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第二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屬靈泉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沙北縣第二區;同年11月復屬襄城縣第九區。
1949年,屬麥嶺區。
1958年,設姜庄公社。
1966年,更名太陽升公社。
1971年,恢復原名。
1984年,改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姜庄鄉地處襄城縣東南部。東與臨潁縣大郭鄉和裴城鎮相鄰,南與深河市舞陽縣侯集鎮交界,西與丁營鄉、麥嶺鎮毗連,北與范湖鄉接壤。區域面積8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姜庄鄉地處伏牛山脈東部,黃淮海平原西緣。地勢平坦,西南高東部低。境內最高點位於張拐村,海拔66.9米,最低點位於河北王村,海拔64米。

水文

姜庄鄉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流域面積31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馬拉河、南浬河、北浬河3條季節性河流,其中馬拉河從前沂城村入境,流經境內王屯、袁庄、任庄、姜庄、耿庄、河北王6個村,境內長10.1千米,流域面積17平方千米;南浬河從后沂城入境,流經漕廠、韓庄、李庄、許庄4個村,境內長5.2千米,流域面積8平方千米;北浬河從馬庄入境,流經千佛閣、劉庄、寇庄、許庄4個村,境內長4.8千米,流域面積6平方千米。境內河流總長度20.1千米,河網密度0.2千米/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姜庄鄉轄任庄、汪集、火張、樊庄、石營、屈庄、寇庄、許庄、千佛閣、三胡、汪店、漕廠、大樹韓、銀劉、姜庄、許鄧、凹李、河北王、來坡、東耿庄、於庄、大馬庄、盆張、前沂城、后沂城、靳庄、袁庄、王屯、段店、廟王、閻庄、部庄、張拐、大營北、大營南、路店、廟坡、白亭西3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1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姜庄鄉下轄2個社區和36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任庄村襄漂路1號。
任庄社區三胡村於庄村閻庄村
大樹韓社區汪店村大馬庄村郜庄村
汪集村漕廠村盆張村張拐村
火張村銀劉村前沂城村大營北村
樊庄村姜庄村后沂城村大營南村
石營村許鄧村靳庄村路店村
屈庄村凹李村袁庄村廟坡村
寇庄村河北王村王屯村白亭西村
許庄村來坡村段店村/
千佛閣村東耿庄村廟王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姜庄鄉轄區總人口5048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716人,城鎮化率3.4%。另有流動人口620人。總人口中,男性27652人,佔54.8%;女性22831人,佔45.2%;14歲以下11667人,佔23.1%;15~64歲31158人,佔61.7%;65歲以上7658人,佔15.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9803人,佔98.7%;有回族680人,佔1.3%。2011年,人口出生率11.8‰,人口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長率5.2‰。
2017年,姜庄鄉常住人口44672人。
截至2018年末,姜庄鄉戶籍人口5559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姜庄鄉財政總收入600萬元,比上年增長7%;其中工商稅收571.2萬元,煙葉稅收28.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18.9元。是1949年的600倍,比1978年增長60倍。農民人均純收入6920元。
2018年,姜庄鄉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3個。
2020年,姜庄鄉全鄉規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完成2976萬元,同比增長4.1%。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累計完成12126萬元,同比增長33.1%。規上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40092萬元,同比增長35.3%。規上批發零售貿易住餐企業營業收入累計完成5628萬元,同比增長10.9%。地方財政稅收總額760萬元(其中,煙葉稅收362萬元),全鄉累計完成財政收入1100萬元。

農業

姜庄鄉有農業耕地面積6.8萬畝,人均1.4畝;林地面積0.9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3.1億元,比上年增長8%,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5%。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6.8萬噸,人均1347千克,其中玉米2.4萬噸,大豆0.3萬噸,小麥3.4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煙葉、辣椒、棉花、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煙葉種植面積0.2萬畝,產量0.03萬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4萬畝,產量0.1萬噸;蔬菜種植面積0.8萬畝,產量2.3萬噸。
姜庄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萬頭,年末存欄1.5萬頭;羊飼養量1萬隻,年末存欄0.7萬隻;牛飼養量0.2萬頭,年末存欄0.1萬頭;家禽飼養量60萬羽,上市家禽10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0.2萬噸,其中豬肉2000噸,牛肉128噸,羊肉75噸;禽蛋4000噸;畜牧業總產值1.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5%。
截至2011年,姜庄鄉累計造林0.9萬畝,經濟林5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70萬株,林木覆蓋率24%,活立木蓄積量50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900畝,產量1700噸,主要品種有梨、杏。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375台(輛)。

工業

姜庄鄉工業形成以冷軋、針織、服飾、麵粉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3.8億元,比上年增長15%,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3.7%;有工業企業5家,職工624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9億元,比上年增長23%。

商業

2011年末,姜庄鄉有小型商業網點280個,從業人員560餘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元,比上年增長9.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32%。有任庄、汪集2個專業交易市場。

金融

2011年,姜庄鄉有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在境內設立了營業網點,2011年末,各類存款餘額2.2億元,是1978年的220倍;各項貸款餘額2.8億元。
社區
社區

文化


地名由來

姜庄鄉因明代姜姓在此建村得名。

文物古迹

姜庄鄉境內有襄城縣文物保護單位沂城遺址。沂城遺址位於前城村,后城村,又稱前沂城,后沂城,現存戰國時楚國古"沂城"遺址。1998年沂城遺址,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考證沂城始建於公元前598年,為楚國宰相孫叔敖下令所築,距今已有2600多年歷史。

交通


姜庄鄉境內有鐵路溪寶線過境,境內長6千米,設有姜庄站。238省道過境,境內長8.8千米,通往麥嶺鎮和裴城鎮;許丁公路過境,境內長14千米,通往麥嶺鎮。有鄉村公路8條,總長44千米。有姜庄汽車站1個,2011年,客運總量11.80萬人次,貨運總量7800萬噸。
姜庄鄉交通
姜庄鄉交通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姜庄鄉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1549人,專任教師61人;小學7所,在校生4988人,專任教師37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545人,專任教師13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民辦學校有姜庄鄉外國語學校,在校生505人,專任教師28人。
2011年,姜庄鄉教育經費達2130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姜庄鄉有鄉農業技術推廣指導中心、鄉農業技術培訓學校、鄉農村經濟發展諮詢站各1個,共培訓各類農村實用技術人員16000人次;種、養基地6個,科技示範村10個。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姜庄鄉有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15個,建築面積450平方米,藏書3萬餘冊;電影放映員2人,年放映110場,觀眾達11000人次。文化行業從業人員58人。
2011年末,姜庄鄉有中學生運動場1個,小學運動場7個。政府駐地健身廣場1個,12個村設有籃球場、乒乓球台等體育設施。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8.5%。
2011年末,姜庄鄉有線電視用戶達320戶。

醫疔衛生

2011年末,姜庄鄉有各級醫療機構有衛生院1個,村標準化衛生室11個。專業衛生人員97人,其中執業醫師10人,執業助理醫師84人,註冊護士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專業衛生人員1.92人、執業(助理)醫師0.26人、註冊護士0.26人。
2011年,姜庄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3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8460人,參合率96%。孕產婦死亡率0.2/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末,姜庄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5戶,人數205人,支出39.4萬元,月人均120元,比上年增長1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02戶,人數2033人,支出175.7萬元,比上年增長20%;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4.6%;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1人,支出14.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69人,支出38.7萬元,比上年增長9%;農村醫療救助12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363人次,共支出11.8萬元,比上年增長4%;農村臨時救濟1250人次,支出13.5萬元,比上年增長7%。
2011年末,姜庄鄉新增就業人員2000人,有3000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0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0.3%,全年共幫助30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組織37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工作。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姜庄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2條,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8千米,鄉村通郵率100%;投遞國內函件6800餘件。征訂報紙、期刊780餘份(冊),業務收入45萬元。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720戶;行動電話用戶295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