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韓鎮

致韓鎮

致韓鎮位於涪陵區西北部,距城區23公里,西南與李渡示範區相鄰,相距李渡新城區6公里。幅員面積46.8平方公里。國道319線和涪長高速公路橫貫境內,交通便利。轄8個村,1個居委會,55個村民小組,7個居民小組,全鎮總人口23682人,8321戶。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氣候宜人,風景秀美,物產豐富。

經濟發展


2007年末,致韓鎮實有耕地面積1274公頃,森林面積747.1公頃,覆蓋率16%,退耕還林429.6公頃。年末總人口23682人,8321戶,其中:非農戶766戶,1088人,鄉村勞動力15411人,比上年(下同)減1%;外出務工人數5741人,比上年增1%,勞動力轉移凈收入4100萬元;糧食總產量10667噸,油料產量19.4噸,水果產量1365噸,青菜頭產量32600噸,蠶繭產量達到1624擔,年出欄肥豬19321頭;農民人均純收入3238元,年末居民儲蓄餘額45160萬元。企業16個,總產值8988萬元,增長196%,工業增加值1154萬元,增長27%,實交稅金161萬元;財政供給人員79人,財政供給人員工資總額184.4萬元,本級財政總收入168萬元;已通電話行政村(居)委會9個,廣播電話覆蓋率分別為70%、100%;供水站2個,銀行、信用社3個,已通水泥路行政村(居)9個,鄉鎮公路里程70公里;農業技術人員12人.

基礎設施


學校4個,其中:中學2個,在校生589人,教職工73人,小學2個,在校生977人,職工95人;幼兒園2個;衛生院1個,衛生技術人員13人,鄉村醫療站9個,衛生人員21人;參加新農合18952人。固定電話現有1756部,行動電話現有1986部,自來水普及率達40%,生活燃氣普及率達19%,敬老院1個,收養人數27人,基本養老保險2491人,享受農村低保385人。

城鎮建設


涪陵區致韓鎮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鎮,現有耕地22000畝,人口23609人,以糧食、蠶桑、榨菜、生豬為主要產業。近年來,該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在農業結構調整中,因地制宜,把水產養殖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堅持發展不放鬆。截止2005年底,全鎮共開發養殖水面3000畝,其中水庫和山平塘水面1400畝、精養魚池1600畝;發展水產養殖大戶200餘戶,其中20畝以上24戶、50畝以上8戶、100畝以上3戶。2005年產商品魚2200多噸,約佔全區水產品總量的1/4;農民人均水產養殖收入635元,佔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0%。水產養殖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一大特色產業。其主要做法有三點。
一、因勢利導,精選項目
該鎮淡水資源豐富,現有小(二)型水庫8座、山平塘561口,養殖水面1400畝。當地農民有良好的水產養殖習慣。黨委、政府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抓住有關部門清理整頓水庫肥水養殖的契機,因勢利導,教育引導養殖大戶學習外地的先進養殖技術,改變傳統的養殖習慣,跳出單純依靠水庫和山平塘養魚的發展模式,鼓勵養殖能人承包租用農戶成片的沖沖田,圍田修池,積極發展成片的精養魚池,走出了一條科學養殖、滾動發展的新路子。
二、培育能人,協會帶動
發展水產養殖,水面是基礎,技術是關鍵,能人是榜樣。該鎮黨委、政府瞄準水產養殖項目后,著力宣傳扶持百花村的水產養殖大戶——夏光文,鼓勵他投資80多萬元,圍田新建養魚池,走規模發展之路。隨著養魚戶的逐漸增多,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鎮黨政領導審時度勢,引導成立了致韓鎮水產養殖協會。目前,該協會已發展會員70多人,並輻射到石龍李渡、叢林等周邊鄉鎮。水產養殖協會的成立,不但搭建起了養殖戶信息交流的平台,減少了惡性競爭,而且還激發了業主的養殖積極性,增強了做大做強的信心,助推了水產養殖規模的大發展。百花村村委會主任王松,2003年僅有養殖水面3畝,2004年擴大到40畝,2005年已發展到100多畝,在其帶動下,該村2005年新發展養魚大戶3戶,新建精養魚池250多畝。犁園村的蔣能德,在協會的帶動和支持下,2004年至今,投資新建精養魚池70多畝。協會成立以來,累計為會員提供技術諮詢和指導1500餘人次,為會員節約成本30萬元,養魚平均單產從每畝500公斤提高到1000公斤,最高的達1500公斤;實行統一銷售,每噸售價比分散經銷高200元,為會員多賺80萬元。
三、鎖定目標,傾力扶持
為做大做強水產養殖業,該鎮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水產養殖531發展規劃,即:力爭到2010年全鎮發展水產養殖5000畝(產量3000噸)、產值3000萬元、農民人均水產養殖收入1000元。同時,確定重點抓好百花、犁園、雲星三個水產養殖基地村建設,出台優惠扶持政策,堅持水產養殖無小事,實行鎮領導分片包村聯繫養殖大戶制度和派出所掛牌保護制度。對新建精養魚池的農戶,實行“四優先”,即村社幹部優先協調農戶的承包地,農林站優先協調養殖用水,協會優惠提供良種魚苗和配合飼料,建環、國土所優先審批養殖臨時用房、並免收相關費用。

退耕還林


致韓鎮在退耕還林工作中注重與產業結構相結合,發展了一批經濟價值高的經果林,促進了全鎮經濟的發展。2007年,區上下達給該鎮的退耕還林的面積是2500畝,為完成這一目標任務,該鎮採取鎮領導落實包村,鎮幹部包社,實行目標考核的辦法,獎懲兌現,同時,林業局也投入了4700元工作經費,促進該鎮的退耕還林工作。在具體工作中,該鎮分管領導還到現場參與規劃,組織調運苗木,督促種植,在苗木栽培上考慮與產業結構相結合,發展了一批經果林。到去年底,該鎮實際完成退耕還林面積3179畝,其中,栽植經果林580畝,生態林2599畝,退耕還林涉及5個村39個農業社,超額完成了區上下達任務。
2008年,該鎮在07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更加註重了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鎮里組織有關人員到李渡、義和、鎮安參觀學習后,開始在蠶桑方面大做文章。目前已落實蠶桑育苗400畝,可栽桑2000畝,落實經果林共500畝,這些林木見效后,將大大促進全鎮經濟的發展。

鄉鎮工作


致韓鎮的領導班子務實一心一意抓發展;思路清晰,規劃落實;有基礎;前景好。結合致韓實際,區領導為致韓未來的發展支招,提出希望和要求。一是要進一步搞好產業發展規劃,充分分析和利用致韓的區位優勢和發展基礎,科學決策,在農業產業規劃方面,要做大做強特色農產品和生態農業產業規模。二是突出發展主題,重抓工業發展,搭建招商平台,大力招商引資,加快致韓龍橋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引領其它產業的發展,爭取儘快融入李渡新城區的建設發展大潮。三是統籌協調,突出重點,爭取多方支持,多方協調解決實際問題,增強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的能力。四是堅持科學發展,立足長遠規劃,加強環境保護,有效治理污染。五是關注民生,服務發展,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六是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和其它工作。七是加強領導班子的自身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紮實推進“作風建設年活動”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