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馬佳氏的結果 展開

馬佳氏

世傳“滿洲八大姓”之一

馬佳氏是滿族姓氏。后改漢字姓“馬”“麻”等。為世傳“滿洲八大姓”之一。世居綏芬(今黑龍江東寧縣境)、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縣境)、輝發(今吉林輝南縣境)、哈達(今遼寧省開原縣境)、長白山等地。清初大學士圖海、康熙帝榮妃道光時禮部尚書升寅等為該姓著名人物。

氏族起源


馬佳氏以地為名。原氏族起源地“嘉里庫馬佳”。《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七記有:“馬佳,本系地名,因以為氏。其氏族散處於綏芬、馬佳及各地方”。位於今黑龍江牡丹江一帶。該氏族隨軍入關后少部分為官,大部分經商。本氏族起先多為鑲黃旗和正紅旗,入關後部分分支被封為正黃旗。

歷史記載


據《馬佳氏譜書》族源記述:“原夫我遠祖,所自出實與費莫氏之先,同屬一源。會遭家難,播遷於嘉理庫馬佳地方,因以為氏”。從上述記載中可以看出,歷史上女真人馬佳氏這一姓氏的出現,是由宗族遭受災難而撥出一支擇地另居后產生的。
入關后滿族同化了部分馬姓氏漢人,並授予其旗人身份。此類滿族姓氏非原馬佳姓氏,可以根據該氏族祖上屬於哪一旗下來區分。

氏族分支


第一支

馬穆敦之次孫,三世二祖穆克善曾孫赫東額位下的部分後裔。《通譜》卷之七載:“赫東額鑲黃旗人,世居馬佳地方,國初同親弟尼瑪禪率滿洲五十五戶來歸,赫東額授為扎爾固齊,尼瑪禪授為備御……赫東額之子雅希禪以來歸功,授騎都尉,尋掘扎爾固齊,編佐領,令其子恭兗統之”。在薩爾滸之戰中,雅希禪“鼓勇當先,遂獲全勝”。②《滿洲名臣傳》卷六雅希禪列傳:“從征明,戰於界凡,先泉克敵,復擊明總兵馬林於尚間崖,破其中堅”。《盛京通志》也有類似記載。《清史稿》列傳十四雅希禪傳:“(雅希禪〉天命八年(1622年)從貝勒阿巴泰等伐扎魯特部,……尋卒”。當時太祖尚未遷都瀋陽。但據《清史稿》列傳二十四孟喬芳傳附載:“張文衡,遼東開平衛人,明諸生。天聰八年閏八月,太宗自將伐明,入宣府,文衡自大同詣軍前求見……九年正月,復疏策進取。……上授文衡秘書院副理事官,賜田宅、銀幣,以大臣雅希禪女妻焉,隸鑲黃旗漢軍”。《盛京通志》載:“雅希禪慕在盛京(瀋陽)東北曾家屯。可知其後裔當時居住在瀋陽。參照史志,尋詢族人,得知在順治初年,這支族人除承襲雅希禪世職的嫡系子孫,和部分族人“從龍入關”之外,還有一部分族人,如雅希禪二弟碩色、三弟吾泰的後裔,仍留居在瀋陽城及城北小羊河附近。後來碩色的長孫依泰的後裔,遷居到遼中縣內馬家窩棚、朱家崗子,黃旗堡等村屯,務農牧馬。現在這幾個村裡還有幾百名族人,大部是務農。碩色之孫那海一支則遷移到本溪市郊區姚家灣子(今姚家村),現多數務農從工,約有二百人左右,少數在本溪市內工作和遷往外地。

第二支

馬穆敦之三孫三世三祖奇普圖曾孫珂庫噶哈位下的部分後裔,珂庫噶哈有七子,以戰時作,與其第四子農岱留守瀋陽,歿后賜祭田一百五十畝,葬於懷遠門外。在《瀋陽縣誌》的地圖上為大西邊門外南孤家子“馬氏墳園”。農岱歿后亦葬於墓側。珂祖雖有七子,但其後裔有的分入外旗,有的至十一世以後末續載而失考,只有農岱一支後裔留居瀋陽,農岱有二子十五孫,長子查桑阿任協領有三子。其長子奇充額任防守御,無嗣;次子哈什泰任金州佐領,三子和爾敦後裔在新民縣。哈什泰次孫羅多禮之四子升寅。以考中七品小京官由旗籍瀋陽進京,官至禮部尚書謚勤直,家屬於乾隆年聞遷京。韜髑簪纓相繼。羅多禮孫寶元位下的子孫,有的出任興京、遼陽等地防禦,多為外任官,因此俗稱“外三門”,實際只餘二支《兩門)族人,哈什泰後裔的塋墓在瀋陽城西北小轉灣橋。和爾敦一支後裔在新民縣。農岱的次子常署,有十二子,俗稱“十二門”。十二子中的蘇拉臣、錫臣、都勒都、錫欽四支無嗣,另外德欽、哲飲、托錦三支後裔幾代之後未續載,實際上只余衣力布、成格、博爾敦、關壽、七星保五支後裔在瀋陽。所以農岱位下的十五孫枝中,存續的只有七支人。其中除和爾敦一支在新民縣之外,其餘大部分居住在瀋陽城內及近郊,隨著康乾盛世,偃武修文,馬佳氏先人們離開了戎馬生涯,又以吏治文章有名於時,在盛京服官者甚多,少數族人在城東、城南、城西、北郊區務農,相互往來,第十四世紹字輩堂兄弟七八人,家道殷實,戚友貴顯,本身也襲職出仕。據說每家都養菊花青大騾子拉的大鞍車,住在大小南關一帶,聯轡出門就佔半趟街,清代的《瀋陽百詠》中載當年瀋陽旗人大辦喪事的場面:芻靈鐃鼓的婆娑,壓路幡隨開道鑼,待數紅牌認金字,官銜還屬馬家多。原註:俗尚體面,城居故多旗人,喪事家每樹壓路幡,殯期芻靈鐃鼓竟送。又好用官銜紅牌書族中及先輩歷仕官階科第,惟馬佳氏為盛,他族不能及也”。於此可見當時馬佳氏門第之盛。在大小南關,東關的舊宅已所剩無幾。常署後裔塋墓在城東趙家溝,距福陵不遠,清初多為勛臣葬地。

第三支

同族異祖斯瑪祖位下郎塞一支的後裔,郎塞老譜作郎色,也是第六世。同載於《通譜》卷之七馬佳氏卷:“郎塞。鑲藍旗人,世居馬佳地方。國初同親弟郎吉達來歸,郎塞授為騎都尉,郎吉達授為佐領”。據《斯瑪譜單》“朗色巴圖魯公一等候,祖墳在盛京西喜台”。朗色有十四子,三子“新察,盛京副都統,祖塋在盛京西喜台”。新泰有八子,五子“印圖,隨畢王至盛京,又率其子至鳳凰城任城守尉,印圖長子托色仍留在盛蠻任戶部員外部,駐防北大涯祖塋在盛瓊西喜台”,西喜台即現在忱陽市西北于洪區的紅旗台。現在紅旗合村中還有一通仆卧無座的石碑,有人用它拌水距,字跡已經不清。這道碑是康燕六年三月辛豢〈卻新泰)為其父朗色樹立的誥封碑,碑陰還有辛泰《邸新泰〉和銀兔(即印圖)等字樣。此變族人除了朗色之三子阿音布後裔霍勒渾一支進京襲職,以及一部分族人入關之外,其中印圖位下大部分後裔居柱在風凰城《今鳳城濡族自治縣)及夫東溝(今東溝縣)境內,有幾百人。通過訪問和核對各支《譜單》得知:現在居住在紅旗台的族人,是新鬃的第五子印圖之孫武勒德、福增額兩支,和新泰的第六子瑪主圖之孫七十六一支,這三支人現約二百人左右,大部分從工務農,小部分在市內和外埠,祖塋原在紅旗台村外,已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