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老子如是說
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老子如是說
上善若水,因勢成形,以無形戰勝有形,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高處時學會低頭;彎曲時懂得伸腰,當有無,有(車、器、室)之用,空杯心態,給自己留出溫暖空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釋放負擔,不活在別人的眼光里,為無為,則無不治,幸福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內心的滿足,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身心的脆弱,是因為慾望的重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跳出“小我”的樊籠,才能收穫“大我”的灑脫,致虛極,守靜篤,悄悄地從人群中走出來,真正找回自己。
沈明明,1963年9月出生,江西九江人。
大學和研究生均就讀於廈門大學。哲學碩士。現任教於九江學院政法學院,教授,鄱陽湖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發表學術論文五十多篇;發表文藝作品幾十萬字;出版譯著《皮亞傑的認知和情感發展理論》,專著《善待生命善待自己——生存智慧的一種解讀》、《釋放緊張一走出職場心理困境的智慧》、《有水一方:倚著碼頭讀九江》等。
1 上善若水——因勢成形,以無形戰勝有形
2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高處時學會低頭;彎曲時懂得伸腰
3 當有無,有(車、器、室)之用——一空杯心態,給自己留出溫暖空問
4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釋放負擔,不活在別人的眼光里
5 為無為,則無不治——幸福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內心的滿足
6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身心的脆弱,是因為慾望的重負
7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跳出“小我”的樊籠,才能收穫“大我”的灑脫
8 致虛極,守靜篤——悄悄地從人群中走出來,真正找回自己
9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不要傻等別人來幫你開門
10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世道人心的救贖要從每個人的認識開始
11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是活著為了吃飯還是吃飯為了活著
12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別讓“聰明”誤了自己
13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舍,便是得
14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狂風刮不了整個早晨,急雨下不了一整天
15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做人要做怎樣的人?
16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莫讓情緒左右自己的心智
1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人生最大的悲劇是不知道自己是誰
18 處其實,不居其華——立足真實,去除虛偽的繁華
19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砸自己腳的那塊石頭,原來是自己辛苦搬來的
20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做好走彎路的準備,因為這可能是真正的捷徑
21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22 善之,吾善之;不善之,吾亦善之——善待生命,善待自己
23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身陷逆境,不是悲切和膽寒的理由
24 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保持距離,和諧相處
25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生活之美,皆因為“道”的沉默和人們的未知
可是,老子,又是如此的年輕。關於其人其事其書,於其身後的兩千多年的時空里,從來沒有停止過有益的或者多餘的討論、議論和評論。歷代的“議論”者已經作古,香消玉殞,甚至墳塋無蹤,不過,有關的“議論”,依然薪火相傳,發言的“話筒”猶如接力棒,一直被接力到今天。從一個側面來說,中國文化史,一直樂此不疲。正是因為歷史的不斷深情回眸,於是,老子,那個本已作古的老子,卻一直被定格在他的“生前”。是啊,真正屬於歷史的,不是那個真實發生的“過去”,而是活生生的“現在”。現實,之所以是現實,是因為它是歷史的實現。所以,老子活著;所以,老子依然“年輕”。讀著老子的書,聽著他說的話,如果撇開文字方面的障礙,那麼,不經意之間,讀者會發現,老子的“年輕”,還因為他說的人和事,一直在其後的歷史中,重複拷貝,連續複製,讓人似曾相識,當然,也出現在今天的我們面前,展開於我們的視線之中。而老子,好像正以和我們同樣明亮的眼睛目睹我們身邊的這一切。因此可以說,他,就像還活著,真的與我們“同齡”。
老子不是預言家,但他卻因為從精神的深處,智慧而勇敢地再現了生活的真,所以,他真的年輕。
1、善若水——因勢成形,以無形戰勝有形
原文:
上善若水。
——選自《道德經》第8章
白話釋義:
(人們)最高最佳的精神境地,應當像水一樣。
水是什麼?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說,水是萬物之源。中國文化的“五行”學說稱,水,克火而生木,是萬物本源之一。老子沒說水是什麼,但是,據他的觀察判斷,水,具有所有自然事物所不可同時兼得的高貴品質,因此,是人類學習、生活和效法的榜樣。
據傳,當老子還是個少年時,經常在水邊發獃。有一次,村裡年齡相仿的夥伴們一起打鬧玩耍,上樹摸鳥蛋,得手的十分威風,誰稱他為“爺”,便發給誰一顆鳥蛋,為了得到鳥蛋,屈尊稱“爺”的不少,唯獨老子仍舊坐在池塘邊發獃。被稱“爺”的走了過去,拍拍老子的肩膀,嘿,想要鳥蛋么?老子默不作聲。“爺”問,嘿,你在想啥?老子終於開口了,想水!你看這池塘里的水,它滋養萬物,潤物無聲,沒人稱“爺”,卻是萬物真正的“大爺”……這段故事,是否真實,已經不是特別的重要。但是,故事真實性的佐證似乎不難尋找,就在《道德經》一書的第17章,老子歌頌道:“太上,不知有之”,意思已經非常明了:最好的治國者,其治國本領已經高到公民們都沒能感到他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