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紅祥

原山東大學副校長

婁紅祥,男,漢族,1965年3月生,山東省蘭陵縣(原蒼山縣)人,中共黨員,理學博士,瀋陽藥科大學天然藥物化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山東大學藥學院教授,天然藥物化學專業碩士、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天然產物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山東省藥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

2005年11月至2014年12月任山東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人物履歷


1981年8月—1985年7月:山東醫學院藥學系,學士學位
1985年8月—1988年7月:山東省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碩士學位;
1988年8月—1991年7月:瀋陽藥科大學,博士學位;
1991年7月—1993年7月:山東醫科大學藥學系,講師;
1993年8月—1995年7月:山東醫科大學藥學系,副教授;
1995年8月—2000年7月:山東醫科大學藥學院,教授;期間於1997年3月至1998年11月在日本國立生命工業技術研究所訪問研究;
2000年7月—至今:山東大學藥學院,教授;

兼職情況


山東省藥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省藥學會中藥和天然藥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學術科研


教學工作

1.天然藥物化學(本科生必修課程)
2.藥學概論(本科生必修課程)
3.葯事管理(本科生必修課程)

研究方向

1. 苔蘚植物和地衣內生真菌中活性成分的提取與分離
2. 天然產物的抗真菌和抗腫瘤活性機制及逆轉耐葯作用機制研究
3. 重要活性天然產物的化學全合成和結構修飾研究
4. 重要活性天然產物的生物合成規律及調控研究

科研項目

科研方向:活性天然產物研究和新葯開發
承擔課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苔蘚植物化學成分與生物學活性意義研究”(2010)
國家基金重點項目:“苔蘚植物中抗真菌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發現與衍生物製備”(2008)
國家重大新葯創製綜合大平台(2009)
學術編委:J Asia Nat Prod, Chemistry and Diversity, Drug Discoveries & Therapeutics,藥學學報,中國天然產物等雜誌編委
主編出版《苔蘚化學與生物學》(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譯著《藥用天然產物生物合成》(Paul M Dewick,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8)。在國際刊物Org Lett, Nat Prod Rep, J Nat Prod, Phytochem, Cancer Lett, Bio Med Chem, ChemBiochem,Plos One等發表SCI文章近150篇,他引超過1000次;授權中國專利9項,申請美國專利1項。為主承擔的兩項新葯研究獲得新葯證書,三個新葯研發項目取得臨床批件。

代表性研究論文

1. Cheng AX, Zhang X, Han XJ, Zhang YY, Gao S, Liu CJ*,Lou H-X* (2018) Identification of chalcone isomerase in the basal land plants reveals an ancient evolution of enzymatic cyclization activity for synthesis of flavonoids. New Phytologist, 217(2), 909-924.
2. Jun Liu, Bin Sun, Xiaoyu Zhao, Jie Xing, Yanhui Gao, Wenqiang Chang, Jianbo Ji, Hongbo Zheng, Changyi Cui, Aiguo Ji*,Lou H-X* (2017) Discovery of potent orally active protase-activated receptor 1 (PAR1) antagonist based on andrographolide,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60(16), 7166-7185.
3. Zhou J, Zhang J, Li R, Liu J, Fan P, Li Y, Ji M, Dong Y, Yuan H,Lou H-X* (2016). Hapmnioides A–C, Rearranged Labdane-Type Diterpenoids from the Chinese Liverwort Haplomitriummnioides. Organic Letters, 18(17), 4274-4276.
4. Zheng H, Dong Y, Li L, Sun B, Liu L, Yuan H,Lou H-X* (2016). Novel benzo [a] quinolizidine analogs induce cancer cell death through paraptosis and apoptosis.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59(10), 5063-5076.
5. Lin ZM, Guo YX, Gao YH, Wang SQ, Wang XN, Xie ZY, Niu HM, Chang WQ, Liu L, Yuan HQ,Lou H-X*. (2015) ent-Kauranediterpenoids from Chinese liverworts and their antitumor activities through Michael addition as detected in situ by a fluorescence probe.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58(9), 3944-3956.
6. Zhou JC, Zhang JZ, Cheng AX, Xiong YX, Liu L,Lou H-X*. (2015) Highly rigid labdane-type diterpenoids from a Chinese liverwort and light-driven structure diversification. Organic Letters,17(14), 3560-3563.
7. Chang W, Zhang M, Li Y,Lou H-X*. (2015) Flow cytometry based method to detect persisters in Candida albicans.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59(8), 5044-5048.

代表性成果

1.片葉苔素D含氮衍生物及其製備方法和在治療腫瘤疾病中的用途,婁紅祥,孫斌,高雲,鄭泓波,李琳(中國專利,申請號CN201710359046.6,2017.05.19)
2. 5型磷酸二酯酶抑製劑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婁紅祥,鄭泓波,孫斌,李琳,高雲(中國專利,申請號CN201710501409.5,2017.06.27)
3.基於萜類衍生物的PAR-1抑製劑及其製備方法和在治療血栓性疾病中的用途,婁紅祥,孫斌,劉軍(中國專利,申請號CN201510975205.6,2015.12.22)
4. 主編:婁紅祥,苔蘚化學與生物學,2012,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