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西道
浙江西道
唐代後期地方行政區名,唐後期所建方鎮,道,在隋唐屬於監察區名稱,在唐前期是監察機構而非正式行政機構。安史之亂后,地方割據興起,道成為事實上的地方行政機構,並伴隨各地節度使,成為藩鎮割據的開始。浙江西道領長江以南,至新安江以北的原江南東道地,包括今天的蘇南、上海和浙北和徽州(大致包括黃山市、績溪縣、婺源縣)。
浙江西道早期轄區
乾元元年(758年),析江南東道設浙江西道,
乾元二年(759年),罷浙江西道節度使,原州府新設節度使。
大曆十四年(779年),合併原浙江西道、浙江東道,設浙江東西道觀察使。
建中元年(780年),復分浙江東西為二道。
光化元年(898年),錢鏐將浙江西道治所由潤州(一直被楊行密佔據)遷到杭州。
唐後期,浙江西道與浙江東道稱兩浙,直到錢繆兼任浙江兩道的節度使,兩道才統一起來,建立吳越國,但早期的七州並不都屬於吳越國,如歙州已屬於南唐國。
州郡 | 治所 | 轄境 | 備註 |
潤州丹陽郡 | 今江蘇鎮江潤州區 | 今江蘇 鎮江、南京 | 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常州晉陵郡 | 今江蘇常州丹徒鎮 | 今江蘇 常州、無錫 | 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蘇州吳郡 | 今江蘇蘇州 | 今江蘇 蘇州、浙江 嘉興和 上海 | 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湖州吳興郡 | 今浙江湖州 | 今浙江 湖州 | 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杭州餘杭郡 | 今浙江杭州 | 今浙江 杭州市的除 建德、淳安和 蕭山、濱江之外的所有區縣加海寧市 | 昭宗乾寧五年 (898),錢鏐自潤州移鎮海軍治於杭州。光化二年(899),升杭州為都督府。光化三年,復改臨水縣為臨安縣,桐廬縣由睦州划屬杭州。至唐末,杭州轄錢塘、富陽、餘杭、於潛、鹽官、新城、臨安、唐山、桐廬9縣。 |
歙州新安郡 | 今安徽歙縣 | 今安徽黃山市(除黃山北麓原太平縣範圍)和宣城市 績溪縣和江西 婺源縣。 | 武德初年,改郡為州,武德四年(612年),隸歙州總管府,七年(624年),隸歙州都督府。貞觀元年(627年),罷歙州都督府。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
後來宣州、明州、衢州、處州也曾經先後隸屬浙江西道,如衢州,乾元元年(758),衢州隸浙江東道;大曆十四年(779年),改隸浙江西道;建中元年(780),復隸浙江東道;二年(781),又改隸浙江西道;貞元三年(787),復隸浙江東道;於是浙江西道的行政轄區也斷變動,這核心六州不曾變動。
浙江西道的治所隨著行政轄區的變動也不斷變動,治所先後為潤州、蘇州、宣州、潤州、杭州。
浙江東西二道也成為今浙江省省名的早期由來。
在江南東道北部地區,有一條擁有獨立入海口的河流,上游為新安江,中游為富春江,下游為著名的錢塘江,全流域通稱“浙水”,古名“浙江”,亦名“折江”或“之江”,最早見名於《山海經》,是越文化和徽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河流全長688千米,流域面積5.56萬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42.5億立方米,河口潮汐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472萬千瓦特。發源於徽州休寧縣境內的浙嶺 六股尖,在徽州婺源縣北部還有 浙源鄉,浙源,以浙源山(浙嶺)而名,《婺源縣誌》載:“婺諸水俱入鄱湖,惟此山水東派入休達浙,故名浙源”。
在古代,河流命名並非今日這般隨意,“河”專指黃河,“江”專指長江,其他一切河流都只能用“水”或者“溪”命名,如淮河則為“淮水”,蘭江則為“蘭溪”,那麼這條河流則稱為“浙水”,在徽州歙縣境內的一段新安江,當地人稱為“漸江”,而在當地方言中,“浙”與“漸”發音完全相同,《辭海》中說,“浙”與“漸”系本字,筆誤所致。
由於乾元元年(758年)拆分江南東道時,這片區域在浙水西北方向,所以命名為浙江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