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甽鎮

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轄鎮

深甽鎮,隸屬於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地處寧海西北部,東與梅林街道接壤,南與黃壇鎮毗鄰,西與新昌縣交界,北與奉化市相連,是國家級生態鎮、省級文明鎮、體育強鎮、文化強鎮、市級衛生鎮,還是寧海縣的林業大鎮、工業強鎮。鎮政府駐地深甽村,距縣城25公里,寧波市區72公里,同三高速公路入口處12公里,34省道貫穿全鎮。

2021年,寧海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各鄉鎮(街道)常住人口數據出爐,截止2020年深甽鎮常住人口為22981人。

歷史沿革


深甽鎮原稱三省鄉。
700年前,中國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胡三省傾注30年心血,寫成《資治通鑒音注》二百九十四卷,后被毛澤東主席重讀17遍。
20世紀50年代,深甽鎮馬嶴村人以不懈的艱苦努力,將昔日的1500畝癩頭山披上綠裝,為後代創造了豐富的綠色寶藏。深甽鎮馬嶴村為整治癩頭山受到周恩來總理署名的嘉獎。
1951年秋撤銷三省鄉,建立甽水、三橋兩鄉。
1956年2月撤區並鄉,甽水、三橋、長大三個鄉合併為一個鄉稱長洋鄉。
1958年10月,建立深甽大公社,分設深甽、長洋二個管理區,后又合併為一個管理區,稱深甽管理區。
1959年12月深甽公社划給奉化縣管轄,1968年6月,深甽、大蔡二個管理區,合併為一個管理區稱深甽管理區。
1961年11月,大公社由奉化縣劃歸寧海縣,同年10月劃出大蔡管理區,撤銷深甽管理區,建立深甽人民公社。
1981年3月,深甽革委會改稱管委會,屬深甽區公所管轄。
1984年1月,深甽公社改稱深甽鄉。
1985年8月,深甽鄉改稱深甽鎮,隸屬於深甽區公所管轄。
1992年,撤銷深甽區公所,深甽鎮與大蔡鄉、大里鄉、雙湖鄉、馬嶴鄉合併成立深甽|鎮人民政府。鎮人民政府駐地深甽,鎮政府駐環城南路6號,隸屬縣人民政府管轄。
2002年、2003年深甽鎮黨委連續2年被評為寧波市“六好鄉鎮黨委”,深甽鎮就是從這輝煌中走來。
深甽鎮中湖村2002年投資60多萬元建成胡三省文化園首期工程,2003年投資6萬多元建成胡三省故里花崗石牌坊,2005年又投入20多萬元建造了胡三省紀念館。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深甽鎮地處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屬山地丘陵,四面環山,溝谷交錯,田畈狹小,山林資源十分豐富。

氣候特徵

深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以東南風為主,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氣溫15.3-17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000-1600ML。鎮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狀態,溪流水質良好,滿足基本水質功能要求。 

行政區劃


原深甽鎮與大蔡鄉、大里鄉、雙湖鄉、馬嶴鄉合併為深甽|鎮人民政府。行政區域為深甽|鎮人民政府,全鎮地域面積174.6平方公里,下轄22個行政村,1個茶場,1個居委會。
鳳山社區清潭村長洋村
梁坑村南溪村白岩村
雙坑村嶺下村嶺徐村
夏樟村三坑村柘坑張村
柘坑戴村深甽村龍宮村
三省村上湖村大蔡村
大里村孔橫山村溪濱村
赤嶴村馬嶴村大洋村
望海崗村

人口


深甽鎮總人口27046人(2017年)
截止2020年深甽鎮常住人口為22981人。

旅遊資源


深甽鎮地處寧海西北部,是浙江省生態公益林示範區,境內群峰疊翠,山清水秀,素有“生態美鎮”之稱。
全國三大優質溫泉之一——南溪溫泉產於地下158米的純天然溫泉,四季恆溫49℃,含20餘種礦物質,是寧海縣的重要旅遊勝地。
深甽鎮
深甽鎮
國家級森林公園,地處溫泉景區,佔地面積8700多畝,森林公園與溫泉大酒店同步開發,大自然的美景使人賞心悅目,游而忘返。
深甽鎮
深甽鎮
南苑山莊是由寧波南苑飯店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投資4000多萬元,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它的建成進一步提高了入住品位和溫泉景區的旅遊檔次。
深甽鎮龍宮村是一個集歷史與野趣為一體的旅遊勝地,她有現存完好的漢代古驛道,千年古村落,百年老宅群,龍文化、生態文化和記憶中的理髮鋪、古祠、古塔、古寺,在這裡都活生生的。可為喜愛戶外活動的自助旅遊人士和三口之家或親朋好友組合盡興而游。
清潭村保存著一批較為完好的人文遺產,她有我國罕見的民間風水塔,古建築有三明堂、飛鳳祠、九恩堂、石板道地、六馬頭牆、花牆門、雙枝廟、6座石拱橋、2塊禁界石等,將可開發成文化旅遊景區。
深甽鎮地處山區,四面環山,溝谷縱橫,其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主要有以下6個類型:
地文景觀:深甽鎮屬山區,四面環山,溝谷交錯,自然形成的山體、峰岩構成了風景區的地貌景觀。鎮亭山主峰海拔為945米,據《寧波府志》記載:“是山極高峻,盤結數十里,中有龍湫,名石井潭,”又稱“第一尖”。而龍宮峽谷景區高峰峻峭,龍王尖海拔812米,山有深水潭,俗稱龍潭,唯有龍王居此。其峽谷內的岩峰石景或險、或奇,形成了豐富的峰岩景觀。
水域景觀:深甽鎮的水景主要有溫泉、水庫、潭瀑等景觀。寧海溫泉(也稱天明山南溪溫泉),位居深甽南溪境內,以其山幽水奇,景秀林豐,獨具江南風韻的魅力而蜚聲海內,名揚天下,被譽為寧波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浙江著名的溫泉療養聖地。龍宮峽谷中碧水奔流,奇峰聳立,怪石遍布,河灘險絕,潭瀑相連,構成一幅美妙動人的自然山水畫卷,是探險、攬勝的天然佳處。
生物景觀:深甽鎮山林資源十分豐富,生態公益林面積達10萬畝。鎮域內的綠化覆蓋率高,山色蔥翠,有古樹名木、翠竹、山花、茶園點綴四季景觀。更有成片鳥群出沒於湖面、山林,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建築景觀:深甽橋以其規模宏大,造型精工,冠於縣北,稱“緱北第一橋”。馬嶴俞文林家廟保存完好,臨山靠水,是電影《亭旁起義》宣布起義的舊址,亭旁起義是浙江省內黨領導下的第一次武裝起義。大蔡村的藏工石塔是古代藏漢文化交流的標誌。
文物古迹景觀:深甽鎮有古建築53處,其中民居13處,寺廟、祠堂40處,古橋樑40座,流散木刻5件,石刻6件,石墓葬3座,古石塘2座,名木古樹胸徑在2米以上的有30餘株,古戲台23處,其中馬嶴、龍宮、清潭、大蔡4處因其歷史悠久、建築宏偉、風格獨特、結構精美而被評為國家級文保單位。
歷史人文景觀:深甽鎮山水雄秀、名人輩出:有宋末元初的史學家胡三省,其《資治通鑒音注》胡本是後世學人必讀的著作;有起義反對帝國主義利用宗教侵略中國的大里人王錫桐等。

生態建設

省級生態公益林示範區,總面積9萬多畝,經投入、管理,示範區內松濤聲聲,竹海莽莽,果樹累累,花香陣陣,生態公益林已基本形成功能較強的次生闊葉林、灌木林、毛竹林和既有觀賞價值又有經濟效益的經濟林。

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鎮域經濟發展迅猛。2005年全鎮有企業380多家,形成了化工醫藥、機械製造、五金電器、日用金屬製品、包裝紙業等五大工業行業。已擁有固定資產1.5億元,年產值超億元。
國家級重點技術企業———寧波金海雅寶化工有限公司,註冊資本7200萬元,總資產1.8億元,專業從事抗氧劑系列產品的研製、開發與生產,是國內最大的抗氧劑生產基地。產品品質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深甽鎮是全國縫紉機配件的重要生產基地,五峰機械、華通機械、金馬工具等企業,擁有固定資產1.5億元,年產值超億元。
寧波寧申包裝有限公司佔地220多畝,固定資產1.6億元,是出口商品瓦楞紙箱、彩印包裝的定點企業,生產設備和企業規模均達到國內頂尖水平。
農業培育出了具有一定規模的茶葉、竹筍、高山蔬菜、花卉等四大農業主導產品。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31.8億元,名列全縣前茅。
望海崗茶場生產的望海茶已先後獲得第二屆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和國際名茶博覽會金獎,1998年被縣政府確定為全縣統一望海茶品牌。佔地面積400多畝,2005年總產值達到175萬元,人均收入2.5萬元,創造出在山靠山、效益農業的奇迹。
深甽鎮擁有竹林面積5萬畝,經過多年的開發、改造、調整以及加工業的發展,每年竹類產值達到3280多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0%以上。全鎮已有竹製品加工廠15家,較有規模的3家,竹簟專業村2個,嶺下村試點開發三筍山基地100多畝,為該鎮竹林的深度開發開闢了廣闊的前景。
深甽鎮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山地資源,積極引導農民發展高山無公害蔬菜,2005年發展面積1400多畝,為農民創收300餘萬元。花卉基地,已開發種植500餘畝,各種名貴苗木30多種,花卉已成為該鎮四大農業主導產品之一。
農業新品種示範基地,佔地面積200畝,有吊瓜、茶葉立體種植項目和國外引進的百香果、優質名桃、棗類等10多個新品種,為該鎮推廣農業高效新品種打下基礎。

社會


建設及發展

昔日飽受地裂之苦的深甽鎮野豬坑村舊路坑自然村在全縣率先整體搬遷。該村又投入30餘萬元將破牆殘瓦的宅地開發成平整的20畝土地。退宅還耕也成為該鎮的富民工程。
在新時期,深甽鎮黨委、政府立足區域經濟特色和生態環境優勢,以強班子、強管理、強經濟、強基礎、強發展為主要工作思路,以創建生態鎮為載體,以確保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為根本出發點,以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為動力,堅定不移地實施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戰略,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和旅遊開發力度,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全面打造綠色深甽,努力鑄就“工業重鎮、農業大鎮、生態美鎮、經濟富鎮、平安鄉鎮”的現代化生態型新深甽。

榮譽稱號


2017年12月17日,獲評2017中國最美村鎮50強。 
2021年4月,入選2021年度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