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

漢語詞語

行為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為xíng wéi,基本意思是舉止行動;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外表活動。基於個人的意志而具體表現於外的舉止動作。如做出動作,發出聲音,作出反應。出自《荀子·非十二子》。

基本解釋


[action;behavior;conduct] 行為。謂舉止行動;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外表活動。

引證解釋


1. 亦作“行偽”。謂舉止行動。
《荀子·非十二子》:“今之所謂處士者,無能而雲能者也,無知而雲知者也,利心無足而佯無欲者也,行偽險穢而彊高言謹愨者也。”
劉師培補釋:“行偽即行為。言所行所言均險穢,與上句利心對文,偽為古通,如《性惡篇》為字均作偽是也。”
行為習慣的培養
行為習慣的培養
巴金滅亡》第四章:“他在這一天只有像木偶一般地行為。 ”
2. 亦作“行偽”。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外面活動。亦指生平事迹。
宋曾鞏《壽安縣太君張氏墓誌銘》:“余之亡妻於夫人之孫女為第三而 光祿 之長女,知夫人之行為尤詳,故為之銘。”
曹禺雷雨》第二幕:“魯大海:啍!這是假的,你們自己假作的電報來離間我們的。你們這種卑鄙無賴的行為!”
3.亦作“....的行動是.....”。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紆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