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聯村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所前鎮下轄村

山聯村位於鎮域東南,2005年5月由原趙塢、池頭沈、夏山埭三個行政村合併而成。村域面積2.283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1597畝,在圍墾區有土地332畝。耕地中有水田1413畝,旱地184畝,水面100畝,山林面積2304畝。2006年底止,全村共農村住戶823戶,其中農業戶793戶,其中外來戶30戶,總計3098人,其中農業人口2918人,外來人口180人。勞動年齡內人數為1870人人,其中男966人,女904人。勞動力中從事農林牧漁業為主的572人,從事工業為主的500人,從事建築業為主的380人,從事交通運輸業為主95人,從事商飲業為主的86人,從事其他行業的237人。

基本介紹


村莊坐北朝南,東與越王村相鄰,南為漁塘畈,西至杭金衢高速公路,北靠會稽山余脈,隔山與紹興縣仁里王、竹園童、下安王等村交界。
原趙塢村,位於所前鎮東部,會稽山余脈的一個山塢中,三面環山,風光秀麗,東為趙塢嶺,西與池頭沈村相連,北為塢塘山,整個山塢進深約1000餘米。由趙塢和外塢2個自然村組成,
村民中以趙姓占絕對多數,據家譜記載,趙氏發祥地在甘肅天水,第6世趙匡胤建立宋王朝,趙塢趙氏為趙匡胤後裔,南宋初南遷浙江,明朝嘉靖年間,原居山陰華舍的秀才趙榮七,性好山水,不樂祿仕,遂遷徙到趙塢定居。
趙塢村與所前沿山18村一樣,在春秋戰國時已有人類活動。宋嘉泰年間村域屬山陰天樂鄉斯里,元朝起改稱都圖,為天樂四十圖,明朝後改屬山棲鄉。至民國17年為紹興縣第十區一里,民國20年重繪田畝清冊,為紹興縣七都一圖,民國21年屬紹興縣7區,民國24年又並為所前西鄉,民國36年併入所前鄉。建國初屬紹興縣嶺下鄉,1950年劃歸蕭山,為進化區嶺下鄉。1954年農業合作化初期曾建立建新、建合2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6年初合併建立越前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屬臨浦公社岱山管理區,稱越前生產隊,1961年縮小公社規模,屬所前公社,改建為趙塢生產大隊,1984年改建為趙塢村民委員會,至2005年5月合併止。
村中有趙塢廟,建於清乾隆二年(1737),現保存完好。
原池頭沈村,位於所前鎮東部,東與趙塢村和山裡沈村為鄰,南朝青化山,中間為漁塘畈,西連夏山埭村,北靠會稽山余脈,來娘公路越村而過,村中有河道、大池,為西小江支流,原以沈氏聚居,故名池頭沈村。
池頭沈村民以沈姓占絕大多數,據家譜載:沈氏先祖為北宋兵部職方郎沈衡,原籍蘇州長巷,其後裔沈忠為明嘉靖十七年進士,遷居會稽,后其孫沈惠齋由會稽遷居天樂山棲,後分支析居於池頭沈。
池頭沈屬地在北宋時屬山陰縣斯里嶺下,元朝時屬山陰縣四十都,明朝以後改屬天樂下山棲鄉。至民國17年為紹興縣第十區一里,民國20年重繪田畝清冊,改屬紹興縣七都一圖,民國21年屬紹興縣第七區山棲鄉,民國24年改屬紹興縣所前西鄉,民國36年屬紹興縣所前鄉。建國初屬紹興縣嶺下鄉,1950年劃歸蕭山,屬進化區嶺下鄉。1954年農業合作化時建立建國、建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6年合併建立越興高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屬臨浦公社岱山管理區越興生產隊,1961年縮小公社規模,建所前公社池頭沈大隊,1984年改建為村民委員會,至2005年5月合併止。
池頭沈村舊時有八景之說,即:蟹溝春潮,雙池印月,舟山積雪,塢濱漁唱,魚山樵歌,社剎晚鐘,湖塘瀑布,越崢映秀。著名歷史演義作家蔡東藩安葬於該村割子山腰,為蕭山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原夏山埭村,位於所前鎮中部偏東,東與池頭沈村毗鄰,南朝青化山,間為漁塘畈及張家坂村,西與錢群村相連,北靠會稽山余脈,過嶺嶴即為紹興縣楊汛鎮。
村民中以夏姓為多,次為樓姓和李姓。據家譜記載,夏山埭夏氏與東山夏夏氏同宗,均為大禹後裔。所前夏氏尊宋代夏正清為始祖,七世孫夏興自臨安遷居山陰福原(今東山夏)。至16世夏孟斌“始遷下(夏)山埭”,現已傳至36代。樓姓系樓塔樓氏分支析居到此。李姓與大小塢、越山村等李姓同宗。
夏山埭村在宋代以前屬山陰縣斯里,元朝至正年間改屬山陰縣四十都,明朝以後改屬山陰縣山棲鄉。到民國17年為紹興縣第十區第一里,民國20年重繪田畝清冊,改屬紹興縣七都一圖,民國21年屬紹興縣第七區山棲鄉,民國24年改屬紹興縣所前西鄉,民國36年併入紹興縣所前鄉。建國初屬紹興縣所前鄉,1950年劃歸蕭山縣進化區,1954年農業合作化時曾建立過民星、金星、同星、建華等4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6年合作化高潮中合併建立合星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為臨浦公社所前管理區合星生產隊,1961年縮小公社規模,建立所前公社合星生產大隊,1981年改為夏山埭大隊,1984年建立夏山埭村民委員會,至2005年5月合併止。
村中有東、西兩個祠堂,現保存完好;民國時期蕭山最大典當安仁當陳家曾在此建有別墅,稱“陳庄”,現尚有遺跡保留。清朝時建造的太平庵和民國時建造的小天竺寺也還保留。近年發現1940年安葬於該村山地的抗日陣亡將士墓碑,現在該村“鷺鷥頭頸”的山坡重建了抗日陣亡將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