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所
浙江塘下鎮境內的明代古城
海安所,現稱海安,海安古時城樓種滿松樹,又稱松城。據現今海安南門街的蔡雄烈士紀念館中的石碑記載,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為防禦倭寇竄擾,命信國公湯和在沿海設置海防據點五十九處,均圍築城牆,並選取壯丁五萬八千餘名為各據點駐軍,當時海安所駐軍一千名,稱海安千戶所,簡稱海安所。
海安辦事處,隸屬於塘下鎮,地處浙江東南沿海。
海安辦事處下轄海東、海北、霞林、海西、石崗、鳳山、鎮東、鎮海、城南、城東10個行政村。
東門:海東村
南門:鎮東,鎮海村
西門:海西村
北門:海北村
東門外:城東村
南門外:城南村
西門外:鳳山村。
以上為海安城區所在村。
境內山色秀美,屬海洋性季風氣候,冬暖夏涼。
海安所是一座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古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作為防禦倭寇的據點而建城。
幾百年來,海安所依然保持著軍事基地的原型。
全境通行瑞安方言塘下片,屬溫州話(甌語)。
賓陽門門洞
海安建城時,用塊石壘築城牆,城周圍寬600丈,高2丈5尺,東至西長156丈5尺,南至北156丈,設城門四座,東賓陽門,南鎮海門,西永勝門,北鍾仁門(另一說西為涌金門,北為拱宸門)。並且在城外開鑿濠河,東濠河長172.5丈,寬4丈,深9尺;西濠河長同東濠河;南濠河長169丈,寬深同東濠河;北濠河長176丈,寬深同東濠河。以一丈按3.3米計,當時的海安城大約有0.3平方公里。
重建的鎮海樓
解放后至今,海安幾經變更,從鄉變鎮,又變成辦事處,海安辦事處的行政範圍也和以前有了很大變化,比海安城大了很多。
解放初期涌金門、拱宸門、鎮海門被拆毀,海安城的四座城門現在僅存賓陽門,實在是深感痛惜。后在南門鎮海樓的原址上重建了一座現在門樓,雖然建築高大,牢固實用,但已失去古氣。
對於為什麼會在這裡一個原本人煙稀少,無人定居的地方建城,當地海安小學校長池仁偉分析,明朝時,海安東面也就是如今東新公路以東的位置,沿海還沒有這麼多灘塗,直接靠海,西北面是大羅山山脈的鳳山、凰山和麟山,南面是龜山,地理位置三面環山,一面靠海,進可攻,退可守,是兵家重地。徐定理則認為,從風水上說,海安也是“四吉靈地”,東門(賓陽門)迎太陽為賓,南門(鎮海門)震懾海上之寇,北門(拱宸門)拱日月星辰,西門(涌金門)山巔上空涌動金色的晚霞,映紅整個城堡。
在當地每年正月,海安城隍廟都會舉辦熱鬧的“祭祖”活動。
這一獨特的風俗在海安已延續多年,據說,這跟海安的“十六姓”有很大關係。因為,聚居海安的百姓姓氏繁多,他們都是當時海安駐軍的將士後裔,這麼多的姓氏是因為當時的駐軍也都來自四面八方,因此,當地以流水宴這種形式來傳達對先輩的尊敬和睦鄰友好的美好願望。
關於海安“十六姓”,當地也有“十四姓”、“十二姓”等不同說法。瑞安市玉海文化研究會會員鄭育友結合當地百姓的口口相傳和宗祠記載資料考證了海安“十六姓”之後,認為應該為“十二姓”:包括錢、林、蔣、王、周、鄭、范、任、竺、陳、陸、史等。據他說,至今這十二姓已在當地繁衍20多世,人丁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