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廊橋
四川德陽市羅江區的古建築
羅江,源於龍門山脈的濘灅二水相蹙匯聚於城北雲蓋山下,抱城而南,形如羅紋,因而取名羅紋江,羅江也因此而得名。“橫游太平廊橋,豎觀潺亭水城;西達龐統祠墓,東道玉京文山。”羅江風景秀麗,有游不盡的旅遊景點,看不完的調元文化,如我們眼前的這座氣勢恢弘的古橋,因其意取名為“太平廊橋”,
太平廊橋
公元1753年,邑人謝子忠、李作美等人力請縣令葉鑒在東門集資建橋,很可惜橋墩初成便被洪水沖毀,耗資千兩白銀而無一功。
公元1754年,民眾以建橋一事圍於羅江縣衙,縣令謝自泌怕激起民怒,答應建橋,橋址就選在今天的太平橋處。在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耗時一年半把橋建好。橋的東西建有渡岸,東頭建有碑亭,裡面記錄了建橋者、捐錢者的名字,又建潺亭一間,裡面供奉了觀音、水府攝神、土地等,以保佑這橋永遠穩固。該工程總耗資5884兩白銀,全部為縣內民眾募捐。橋成后,取“形勢具而氣脈通,景運因之以開”之意,題名為“啟運橋”,並有貢生作序。但最終因橋基不牢固於公元1763年被沖毀。
公元1763年,雲南楊周冕到羅江任縣令,初到羅江開始了解民情,民眾的最大願望就是建橋。第二年楊縣令開始謀劃在東門外江邊重建啟運橋,方案一定便召募工匠,汲取前人的經驗,造橋時擴大橋基,從西山煙堆梁子用牛拉大石於江邊,兩岸千餘人忙碌,又在工匠的指導下,組織人用糯米漿和石灰混合,在石臼中反覆沖搗使其成膠合狀,用於砌石和塞縫隙之用。楊縣令親自督工,強調在建橋過程中絕對不能使用泥土。公元1764年端午節前完工。完工的第二天,天降暴雨而橋卻依然如固。人們歡呼雀躍,敲鑼打鼓,奔走相告,殺豬宰羊,並在江里舉辦了勝大的賽龍舟比賽以示慶祝。可惜這座大橋卻在1780年被沖毀。
公元1802年六月初十,陳啟泰到羅江任縣令時,看到紋江兩岸的人們依然用渡船過河,楊縣令建造的橋樑在江里只剩下橋墩,便召募工匠,聘請邑人姚國法為設計師,在羅紋江上重新建造“南北川陝必經之要橋”,經過全縣人民三年的共同努力,橋終於建好,“長五十四丈,高二丈六尺,闊二丈四尺,共十一洞”。當時恰逢平息了白蓮教亂事,於是把新建好的橋命名為“太平橋”以此為念。這座氣勢恢弘的拱橋,譽為四川古代橋樑之最。可并行兩輛汽車的川陝要橋風雨無阻已兩百多年,橋名至今依然源用。
太平廊橋
“文峰函海傲四宇,塔筆飛虹鎖雙江”,再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太平廊橋,是不是顯得格外壯觀呢。
在這次“5.12”特大強烈地震中,這座純木製、穿逗式抬梁、筒瓦屋面的建築經受住了考驗,太平廊橋平安無恙真太平。
現今,這古色古香的廊橋上人來人往,人們在廊橋上徜徉,聽著美妙的古典音樂,看著美麗的羅紋江岸,真的是一種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