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光鹵石的結果 展開

光鹵石

光鹵石

光鹵石(Carnallite)是一種礦石,光鹵石英文名稱來源於德文Carnall,以紀念19世紀德國採礦工程R.von 卡納爾(Rudolf von Carnall),亦稱砂金、鹵石,主要成分為KCl·MgCl2·6H2O,分子量277.87。晶體屬正交(斜方)晶系的鹵化物礦物。當以晶體產出時,形成假六方錐體,通常呈粒狀或緻密狀塊集合體產出。純凈光鹵石為白色或無色,常因含細微氧化鐵而呈紅色,味苦澀。在空氣中極易潮解,易溶於水,味咸。光鹵石是含鎂、鉀鹽湖中蒸發作用最後形成的礦物,經常與石鹽、鉀石鹽等共生,是生產氯化鉀的重要原料之一。光鹵石是一種非相稱性復鹽,可經溶解、分步結晶等加工步驟使氯化鉀同氯化鎂分離。世界上重要的光鹵石礦床有德國的施塔斯福特和前蘇聯的索利卡姆斯克礦床,察爾汗鹽湖是中國光鹵石資源的主要生產地。其自然形成與沉積岩泥灰岩、粘土岩、白雲岩相關,形成於石膏、硬石膏、石鹽(岩鹽)和鉀石鹽連續沉積的蒸發岩地層中。可用於製造鉀肥和提取金屬鎂的礦物原料。主要用作提煉金屬鎂的精鍊劑,生產鋁鎂合金的保護劑。也用作鋁鎂合金的焊接劑,金屬的助熔劑,生產鉀鹽和鎂鹽的原料。還用於製造肥料和鹽酸等。

內容簡介


概述

光鹵石英文名稱來源於德文Carnall,以紀念19世紀德國採礦工程R.von卡納爾(Rudolf von Carnall);光鹵石分子量277.87,化學成KCl·MgCl·6HO,亦稱砂金、鹵石,晶體屬正交(斜方)晶系的鹵化物礦物。當以晶體產出時,形成假六方錐體,通常呈粒狀或緻密狀塊集合體產出。純凈光鹵石為白色或無色,常因含細微氧化鐵而呈紅色,味苦澀。在空氣中極易潮解,易溶於水,味咸。光鹵石是含鎂、鉀鹽湖中蒸發作用最後形成的礦物,經常與石鹽、鉀石鹽等共生,是生產氯化鉀的重要原料之一。光鹵石是一種非相稱性復鹽,可經溶解、分步結晶等加工步驟使氯化鉀同氯化鎂分離,是製取鉀肥的重要原料,世界上重要的光鹵石礦床有德國的施塔斯福特和前蘇聯的索利卡姆斯克礦床,察爾汗鹽湖是中國光鹵石資源的主要生產地。

物理性質

無色正交晶系(斜方晶系)顆粒狀或緻密塊狀物集合體產出,晶體少見。密度:相對密度1.6。
純凈者無色至白色,透明至不透明。在空氣中極易潮解,易溶於水。含雜質后呈粉紅色。味苦。具有油脂光澤。味咸,性脆,無解理,具強熒光性。摩氏硬度2~3,比重1.602。加熱到110—120℃分解為氯化鎂四水物和氯化鉀。加熱到176℃完全脫水,同時有少量水解現象。加熱到750-800℃時,脫水熔融,沉澱出氧化鎂
斜方晶系,晶體六方雙錐。集合體一般呈顆粒狀、緻密塊光鹵石是含水的鉀鎂鹽礦物,斜方晶系,晶體呈假六方雙錐。集合體一般呈顆粒狀、緻密塊狀和纖維狀,無色透明或呈白色、黃色、藍色。是含鎂、鉀鹽湖中蒸發作用最後產物,常與石鹽、鉀石鹽共生。德國施塔斯富特和俄羅斯的索利卡姆斯克為世界重要產地。中國柴達木盆地鹽層和雲南鉀石鹽礦床中均有豐富的光鹵石。

成因

與沉積岩如泥灰岩、粘土岩、白雲岩相關,形成於石膏、硬石膏、石鹽(岩鹽)和鉀石鹽連續沉積的蒸發岩地層中。

用途

用於製造鉀肥和提取金屬鎂的礦物原料。主要用作提煉金屬鎂的精鍊劑,生產鋁鎂合金的保護劑。也用作鋁鎂合金的焊接劑,金屬的助熔劑,生產鉀鹽和鎂鹽的原料。還用於製造肥料和鹽酸等。

鑒定特徵

具苦味和鹹味,易溶於水,遇水分解,潮解性。火焰紫羅蘭色,表明含鉀。

浮選介紹


我國可溶性鉀鹽礦資源有限,且多集中於西部鹽湖。例如:察爾汗鹽湖為氯化物型鹽湖,產品以氯化鉀為主;羅布泊為硫酸鹽型鹽湖,產品以硫酸鉀為主.鹽湖生產氯化鉀的工藝,主要是鹽湖滷水經灘曬除鹽、灘曬光鹵石,含鹽光鹵石經加水分解,採用正浮選或反浮選,獲得氯化鉀產品。該生產中,原礦光鹵石中40%左右鉀存在於光鹵石分解液中。分解液處理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放回到光鹵石灘曬池,二是採用老鹵回溶的兌鹵方法回收部分光鹵石。按相關文獻推算,放回到灘田后,正浮選和反浮選回收氯化鉀的收率分別為43.8%和54.1%,兌鹵法回收率為49.2%,而實際上兌鹵的收率只有40%左右。因此,鉀資源的利用依然是一個關鍵問題。

江陵凹陷古新統

江陵凹陷古新統光鹵石的發現及其鉀鹽找礦意義:
江陵凹陷古新統發現的光鹵石都分佈在沙市組上部。在4160.89m處的灰白色石鹽岩內發現顆粒狀光鹵石。在4250.40—4250.62m處,發現厚23cm的含鉀石鹽、光鹵石和硬石膏的紅色石鹽岩,光鹵石充填於硬石膏孔隙的部分裂縫內。含光鹵石石鹽層頂底均為泥岩,泥岩中含少量鈣芒硝和硬石膏礦物。江陵凹陷的光鹵石(KCl·MgCl·6HO)發現於GK2井的兩個石鹽層內,下面分別對兩個石鹽層內光鹵石礦物特徵進行描述。
星點狀分佈的光鹵石原岩為白色,光鹵石粒度0.1—0.5mm不等,以2—3個光鹵石顆粒集合體形式出現較為常見,也見單顆粒出現者,自形—渾圓,被包裹在石鹽岩內;該層含光鹵石石鹽層的下部為石鹽岩,上部為泥岩。發現光鹵石礦物石鹽層內礦物組合簡單,僅為光鹵石和石鹽岩,光鹵石含量在顯微鏡下估算為5%,石鹽岩約為95%。
充填於硬石膏孔隙的光鹵石呈充填硬石膏孔隙的光鹵石原岩為肉紅色,粒度0.1—0.5mm,光鹵石平均含量1.6%,硬石膏平均含量25%,石鹽岩約73.4%。該層含光鹵石礦物的石鹽岩層的上下地層均為灰白色泥岩。光鹵石鏡下鑒定特徵為:薄片中無色透明,負低突起,干涉色二級紅和黃綠,很鮮艷,二軸晶正光性。
江陵凹陷古新統內光鹵石礦物的發現,是繼蘭坪—思茅盆地、潛江凹陷和大汶口凹陷等之後的又一新突破,雖然發現光鹵石屬低品位鉀鹽礦層,但從礦物學角度分析,可知該凹陷內的古鹽湖已演化至晚期階段,滷水的蒸發濃縮已經到了或者超過析鉀的臨界點。這也進一步說明,江陵凹陷具有豐富的成礦物質來源,深層富鉀滷水是由含鉀豐富的原始湖水蒸發濃縮形成的。如果江陵凹陷在古新世時期物源—古氣候—構造能夠很好的耦合,那麼在古新世時期,就有可能出現較大規模固體鉀鹽沉積。因此光鹵石的發現,對江陵凹陷固體鉀鹽的研究與勘探提供了科學的線索。

大浪灘

礦冷分解—正浮選工藝研究:
大浪灘鉀礦位於柴達木盆地西部,為鉀鎂鹽礦床,資源以鉀為主,固液並存,固體鉀鹽資源種類複雜。採用冷分解-正浮選工藝,對采自大浪灘礦區的鹽田光鹵石進行提鉀研究,有助於改進和優化浮選工藝,使其對大浪灘鉀礦具有更好的針對性。光鹵石原礦來自大浪灘某礦區的鹽田光鹵石池,使用前對光鹵石原礦進行了磨礦,粒度≤0.18mm的質量分數為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