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中心校區
境內公辦高等院校
山東大學中心校區,原稱山東大學東校區新校,校區建設始自1958年山東大學自青島遷校到濟南之時,2009年改為現名。
山東大學中心校區
山東大學創建於清光緒27年(公元1901年),初名山東大學堂。山東大學是我國歷史悠久的著名大學,中國一流大學。是一所學科最為齊全、學術實力雄厚、辦學特色鮮明,在海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教育部直屬老牌重點綜合性大學,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之一。一百多年來,這所譽滿海內外的百年名校,歷經山東大學堂、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等歷史發展時期,遷徙分合、春華秋實,成為中國現代大學教育的重要發祥地和文化科教的重鎮。
為乙級體育館,集體育項目比賽、練習和群眾體育鍛煉、師生集會等功能為一體,總座席數為7263個,設有32個觀眾出入口,並設有標準游泳池一座,籃球訓練館兩座及中央比賽場地一處。2011年9月29日舉行落成典禮。
山東大學中心校區新校門位於中心校區南廣場南側校園中心軸線上,為中心校區的主門。新校門採用主次塔樓連接柱廊的形式,以中心軸線為軸對稱,形成一對堅實且舒展的臂膀,呈“懷抱”狀,在南側入口處形成環形廣場,寓意著山東大學樸實厚重,胸懷博大,廣納四方賢才。塔樓的形式則呼應校園主建築—知新樓,將知新樓的部分元素應用到設計中,使校園整體風格和諧統一。細節上加入部分文化符號,突出校園的文化氛圍。兩側主塔樓高度為11米,呼應山東大學建校110周年校慶這一主題,為山東大學在這具有歷史性的時刻留下見證。
山東大學中心校區
山東大學中心校區
大成廣場是山東大學中心校區的中心廣場,是學校文化、禮儀及休讀的重要場所。大成廣場以儒家思想核心“禮樂”為廣場景觀重構的導則與要素,強化軸線與序列,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氣質與厚重的魯文化。廣場名“大成”,寓意“集各家之大成”,隱含兼容並包的辦學思想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智慧,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使命。廣場南側、校門後方是一塊校規石,正面以“山大紅”色鐫刻著“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的辦學宗旨;背面刻有鎏金的《山東省城市辦大學堂暫行章程(節選)》。校規石正北,依次為《大學》篇地雕、中心噴泉等。從校規石到北面的旗杆台,一條水系貫穿大成廣場。水系兩側,為排列整齊的玉琮燈柱列。“玉琮”為我國古代重要禮器之一,《周禮》有“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的說法。8塊刻有“禮”、“樂”、“仁”、“和”、“書”、“數”、“射”、“御”等的正方形青銅地雕排列在水系周圍,代表著傳統的儒家文化。其水系景觀的設計,體現了山大文化品味和辦學理念,展現了百年名校的歷史脈絡與人文內涵。
山東大學中心校區
稷下廣場位於中心校區北門學生公寓東部,是繼大成廣場后,山東大學在中心校區著力建設的另一大形態壯觀、寓意深刻的主題廣場。新建成的稷下廣場明確了功能分區、疏密分佈,利用齊文化牆、下沉廣場和大型跌水,形成多個類型的交流空間、休讀區和禮儀性空間。採用稷下學宮的鏤空雕塑、“智泉”、十聖石和玉琮等景物突出齊文化的文化內涵,是山大“小樹林”文化的延續,為師生提供了一個新的課餘休憩與交流空間。
山東大學中心校區
山大小樹林不僅承擔著交流的任務,還肩負著傳承文化的重要使命。作為山大校園文化建設的名牌欄目——小樹林論壇,以其形式寬鬆自由和話題思想性生活化為論壇灌輸著新鮮生命力,自2003年以來每周舉辦一期,論壇迄今已舉辦了近200期,論壇主題從學生職責到民生熱點,職業規劃到聚焦兩會,無論你擅長或者想要了解什麼,在這裡都能找到思想的交鋒、觀點的碰撞;同時,在論壇召開期間也會邀請訪問一些國內名人,學生不僅能在論壇里獲取掌握知識智慧經驗、拓寬眼界,還能與自己崇拜的名人面對面地交流,跨越曾經認為高不可攀的隔膜。除此之外,一些畫展、學位授予等由學校或學生自己組織的活動也在此舉行,學生們可以聆聽了解到校園內最新最重要的信息。同時,小樹林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多屆告別母校晚會,2011年畢業季的“再見了,我的小樹林”文藝演出讓無數畢業生在此揮灑汗水與熱淚,當畢業生集體站到舞台上對著所有老師、同學們說“我們是永遠的山大人,我們願為一棵樹,成為山大的小樹林”時,台下的人無不被觸動,不少老師都用衣角擦拭著眼睛,淚水裡是對學生們不舍的情,是對山大濃郁的愛。此外,每周英語角活動也讓許多外國留學生在小樹林里分享自己的語言經驗。林內的“文淵林”巨石脊背上已經被摸得油光發亮,每個新生都因久聞其名來此好奇地摸一摸,每個即將離別山大的畢業生們都要來此懷著依戀和美好的記憶撫摸巨石,小樹林不僅是山大的一個角落,更是每個山大人心中的一塊角落,山大小樹林已經成為山大一道璀璨的校園精神風景線,點亮夢想,指引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