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麟

中國京劇男演員代表作《乾元山》

張世麟(1917年-1996年),京劇表演藝術家,工武生,原名張桓懋,祖籍河北文安,生於吉林長春,天津市政協委員,全國劇協理。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演藝經歷

他8歲隨父張德奎練功,曾在12歲時得其師兄“南派”著名武生李蘭亭先生教導;14歲起在華北的濟
張世麟照片
張世麟照片
南、煙台、天津、北京、東北一帶演出,均獲好評。1948年參加東北文協平劇工作團,新中國成立后入哈爾濱京劇團擔任主演;1950年調入新成立的東北戲曲研究員京劇實驗劇團;1957年受聘到天津市京劇團,仍然為武生頭牌角色,曾任藝委會主任。張世麟二十四歲時和東北著名的青衣、花旦演員任翠卿結了婚,並一起演出。當時,任翠卿在東北名震四方,演出時總是要掛頭牌,張世麟排在第二位。為這事兒,倆人經常鬧彆扭。張世麟提出倆人的牌子調個個兒時,妻子卻說:“你的藝術不如我,牌子不能調。”張世麟當場提出: “我們倆從今分開唱,再合作時非超過你不可!”從此,倆人各奔東西,你南我北。為了提高自己的演唱藝術,張世麟練功更加勤奮刻苦了,念、唱、作、舞,一招一式,他都反覆琢磨,認認真真地練。功夫不負苦心人。爭強鬥勝的進取精神使張世麟的藝術成就大大提高。夫妻倆再合作演出時,張世麟對觀眾的號召力果然超過了任翠卿。妻子甘拜下風,牌子調了個兒。他的藝術成就的取得,除了勤學苦練的“苦”字和爭強鬥勝的“斗”字外,還有一個“隨”字,這叫作“鳥隨鸞鳳自然高”。就是善於向那些名家學習。在張世麟半個多世紀的演技生涯中,他不但虛心吸取了李蘭亭、李鐵如、范寶亭、郭慶蘭等老藝人的演唱技藝,還多次和梅蘭芳周信芳金少山時慧寶言菊朋、唐韻笙等名家同台演出,博採眾家之長,成功地塑造出了眾多個性鮮明的藝術形象。
塑造角色
他塑造的《蜈蚣嶺》的武松、《挑滑車》的高寵、《惡虎村》的黃天霸、《雁盪山》的孟海公、《鐵籠山》的姜維、《戰冀州》的馬超、《走麥城》的關羽等人物,均通過不同的高難技巧,展現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形神兼備。
藝術特色
張世麟《挑滑車》劇照
張世麟《挑滑車》劇照
他幼功紮實穩健,短打、長靠各有特色,其表演以開打剽悍勇猛著稱。他的武功技巧非同尋常,如他的“僵身”技巧,運用時不做任何準備動作,內行說是“不起范”,直接仰身直直地挺倒在台上,乾淨利落至極。功力不夠的演員因不能完成這項動作技巧,只好先往後“下腰”,倒下時還要踹腿。
張世麟是憑一身真功夫真本事贏得武生頭牌的。他的單腿走“蹉步”和輕捷的“走邊”等,都獨具特色,邊式利落,極見功力,給觀眾以美的享受。至70高齡,仍常登台示範演出。

獲得榮譽


1952年,他在瀋陽時,還與另一位名家徐菊華,共同創編演出京劇啞劇《雁盪山》,開無念唱台詞,純以舞蹈展示武功的先河。此劇在1952年舉行的全國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中獲演員一等獎。

個人作品


擅演劇目:《乾元山》、《挑滑車》、《蜈蚣嶺》、《雁盪山》、《惡虎村》、《戰冀州》、《鐵籠山》、《武松》等,尤以首演《雁盪山》名冠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