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山

中國京劇凈行演員

金少山,1890年出生於北京,京劇凈行男演員。

代表作有《秦淮河》《審刺客》《白良關》《洪羊洞》《穆柯寨》等。

誕辰於光緒十六年(庚寅);逝世於農歷戊子年七月初九日。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890

出生

1890年出生於北京。

1912

第一次到上海演出

1912年他第一次到上海演出於新新舞台,就是和他父親一起隨譚鑫培南來的。

第一次到上海演出
1914

與名角合作

1914年又搭鴻慶、永慶各班,與梅蘭芳、朱素雲、謝寶雲合演《岳家莊》,與王瑤卿合演《金猛關》,與程繼先、榮蝶仙合演《秦淮河》,與韋久峰合演《審刺客》,與其父合演《白良關》《洪羊洞》《穆柯寨》。

與名角合作
1937-02-14

自組“松竹社”挑梁奏藝

1937年他重返京華,自組“松竹社”挑梁奏藝,開花臉掛頭牌先例,2月14日,在華樂戲園首場演出《連環套》,引起了巨大轟動。這是京劇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標誌著凈行藝術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1943

被譽為“十全大凈”

1943年他再到上海出演於皇后大戲院,門口的“客滿”牌,竟達六個月之久不能摘下。金少山直到辭世,雄踞凈行首席,譽滿大江南北。其技藝出類拔萃,被譽為“十全大凈”,因其成功地塑造了項羽的藝術形象,故而又有“金霸王”之美稱。

1948-08-13

逝世

1948年8月13日去世。

人物生平


幼年從父學藝,工銅錘花臉,兼宗何桂山。同時,他從韓樂卿習練武功把子,學架子花臉戲;“倒倉”后又向何通海學得不少如《慶陽圖》、《太行山》一類的開場戲;還從屈兆奎學了一些非正工花臉所演的如《秦淮河》《雙沙河》等詼諧戲,以應付搭班之需要。在這期間,他隨父演出於北京各戲院。他正式投拜的業師乃是唱小生的德珺如,因其父與德交誼深厚,又是後者將他薦入伶界作正式演員的,遂拜德為“帶道師”。金少山初登舞台於楊香翠所主持的寶勝和班,該班主演有武生黃月山等人。1911年改入雙慶班,1914年又搭鴻慶、永慶各班,與梅蘭芳、朱素雲、謝寶雲合演《岳家莊》,與王瑤卿合演《金猛關》,與程繼先榮蝶仙合演《秦淮河》,與韋久峰合演《審刺客》,與其父合演《白良關》《洪羊洞》《穆柯寨》。當時,北京菊壇名角如林,像他這樣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後生,不易得到大展才華的機會,當時的金少山尚為土內明珠,猶未耀彩。
金少山幼年跟父親學戲並和父親同台演出。1912年他第一次到上海演出於新新舞台,就是和他父親一起隨譚鑫培南來的。11月14日首場,譚鑫培演《失·空·斬》,金秀山扮演司馬懿,金少山扮演馬謖。當時,金氏父子在《白良關》中分飾尉遲父子,在《洪羊洞》中分飾孟良、焦贊,都曾在京劇界留下美談。金少山還得到過他的太老師何桂山許多親傳。尤其是他那精美、大方的臉譜,主要師法何桂山。
父親謝世后,金少山在北京幾乎不能自立,遂往煙台等外地演出。及至嗓音轉好,於1922年輾轉到達上海,先後隸丹桂等一台、共舞台任長期坐包演員(為外邀演員充當配演,俗稱“班底”而非“底包”),絕少知音。在這裡,他遇上了許多藝事優秀的合作者,如林樹森、白玉昆等。由於這種機緣,他又學會和新排了不少劇目,大大充實了腹笥,拓寬了戲路。《審七長亭》就是在這期間向劉永春學的,後來成為他的代表作之一。1922年冬,上海約梅蘭芳旅滬公演,《霸王別姬》中的霸王一席,難於物色。正當為難之際,恰逢王瑤卿剛由滬返京,他便推薦了金少山。金少山的戲由大管事李春林為他說戲監排,臨期一經登台場,以其魁碩修偉的身軀,寬額豐頤的扮相,叱吒風雲的氣勢,聲若洪鐘的唱念,將西楚霸王的風采再現於舞台,轟動了上海灘。自此,他的聲望與日俱增。1937年他重返京華,自組“松竹社”挑梁奏藝,開花臉掛頭牌先例,2月14日,在華樂戲園首場演出《連環套》,引起了巨大轟動。這是京劇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標誌著凈行藝術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以周瑞安、張榮奎、陳少霖李多奎姜妙香、王福山等名伶為佐,松竹社多年不衰。並與梅蘭芳、孟小冬馬連良譚富英等合作演出。1943年他再到上海出演於皇后大戲院,門口的“客滿”牌,竟達六個月之久不能摘下。金少山直到辭世,雄踞凈行首席,譽滿大江南北。其技藝出類拔萃,被譽為“十全大凈”,因其成功地塑造了項羽的藝術形象,故而又有“金霸王”之美稱。

人物經歷


演藝經歷

凈行金派出現於清末,成熟於20世紀20年代,飾金秀山、金少山父子集銅錘、架子花的演唱之大成進一步發展創造的,以唱、念的卓越成就和做工著稱於世,是現代凈行三大流派之一。
京劇凈行自清代同光時期以來有較大的發展,其中何桂山、穆鳳山在銅錘兼架子花的唱、演方面分別對前人的藝術作了不同的規整與革新,各自形成了黃鐘大呂、樸直無華的何(桂山)派,婉轉流暢、靈活多變的穆(鳳山)派。清末,何桂山的弟子金秀山兼有兩派之長,唱工以宗何的大氣磅礴為主,吸收了穆派的鼻音和部分俏腔;保留了何的雄渾樸厚,汰去了穆的花梢庸俗,使自己的唱腔在稜角分明的同時還具有圓潤酣暢的特色,更富遒勁沉雄的韻味。念白方面保留何桂山的風格較多,尤其擅長京白。金秀山的戲路以銅錘戲為主,架子花戲以袍帶為主,善演太監戲和衰派戲,能以不同的唱法、念白和步法勾畫齣劇中人物的不同身分和性格。晚年的唱腔更加洗鍊,表演也強調端莊凝重,風格趨於含蓄、老練。代表劇目有《刺王僚》《草橋關》《牧虎關》《空城計》(司馬懿)、《穆柯寨》《御果園》《白良關》《飛虎山》《收姜維》《二進宮》《高平關》及太監戲《法門寺》《忠孝全》《黃金台》等。其三子少山完成和完善了金派花臉藝術。
京劇演出照片集
京劇演出照片集
金少山有絕好的天賦條件,嗓音較金秀山更加宏亮,不僅聲若洪鐘,音量絕大,音域極寬,而且音色醇厚飽滿,每一放歌,有巨流出峽、飛瀑懸崖之概。少山唱法得乃父的親傳,又直接繼承了何桂山的雄渾壯闊。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嗓音特長,不只是最大程度地發揮了何、金兩派的精華,還進一步使之更加豐富、完美。如《草橋關》等劇,出場打大引子,《連環套》出場唱[點絳唇],往往用調面翻高八度唱出,聲音蓋過海笛並且保持音色的飽滿圓潤。《大回朝》等劇,依何派唱嗩吶二黃,力貫全場,聲震四座,尾腔仍能再次翻高。每於唱段中運用何派平直的唱法,旋律至為簡單,仍能以恢宏的氣魄傳達劇中人物的惱恨、怨怒種種情緒。流水板和快板多依金秀山的唱法,乾脆清爽,不拖泥帶水。金少山的念白功力深厚,吐字同樣圓渾有味,韻白庄而猛,京白甜且脆,在“風攪雪”京白、韻白混用時,轉換銜接自然之極,有的劇目如《打嚴嵩》中兼用變嗓技巧,更為出色。
金少山的做工較金秀山有大的突破,他以大幅度的形體動作,生動的面部表情和凌厲的眼神,結合步法或藉助道具(令旗、馬鞭等)來塑造人物,以刻畫兇狠、憨厚與風趣的角色最為見長,如秦燦、司馬師、銚期、李逵、張飛等。他的勾臉、扮裝則多遵循何派,臉譜簡凈大方,生動形象,加之身材偉岸,頗具雄渾古樸之美。金少山的戲路極寬,常演的有《探陰山》《鍘美案》《打龍袍》等包拯戲,《鎖五龍》《斷密澗》《取洛陽》《黃一刀》《太行山》《龍虎鬥》《五台山》《取滎陽》《黃鶴樓》《下河東》《清風寨》《丁甲山》《鬧江州》《打嚴嵩》《慶陽圖》《李七長亭》《古城會》(張飛)等,均十分精采。此外,凈行飾演《霸王別姬》中的項羽,始自金少山,在楊小樓所塑造的霸王形象之外,別具一格。金派花臉因嗓音要求高,能全面繼承其藝業的傳人不多,弟子有趙炳嘯、吳松岩等,王泉奎、婁振奎等亦師其藝。

藝術特色


唱法

作為一個花臉演員,金少山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他的生前好友、戲曲家翁偶虹曾說:“有人贊金少山的嗓音之高亢勝過何桂山,表作之精細不讓黃潤甫,身材之魁梧超出李壽山,武功之嫻熟甚於慶春圃。這四位都是凈行中造詣深湛的前賢,說金少山能集眾家之美,萃於一身,是當之無愧的。”武生前輩尚和玉生前也曾讚歎說:“金少山那樣的大花臉,真是要哪兒有哪兒,實在是難得的全材,說得上前無古人!”金少山確是一個天賦優厚的全面人材。他的聲音之洪亮響亮,確有聲震屋瓦、震耳欲聾之勢。高、中、低、寬、厚、亮、面面俱備。他在鼻音的運用上,也有自己的特色。頭腔、胸腔與鼻腔共鳴的方法用得巧妙得法,唱來靈巧、和諧而無沉悶、單調之感。它如虎音、膛音、立音、炸音也都一應俱全、用來隨心所欲。金少山的唱腔樸實無華,不事雕琢,似乎平淡無奇,實則逋峭渾厚,於順暢自然之中顯現氣勢。他唱[快板]最見功力,吐字、氣口、尺寸都駕馭自如,快而不亂,流暢清晰,字字入耳。如《鎖五龍》單雄信痛斥李世民、徐茂公、羅成的三段;《斷密澗》李密與王伯當的對口都具有代表性。在唱腔中,他善於借鑒、吸收其它行當中一些唱法,用以豐富花臉唱腔,貼切、新巧而不著痕迹。他的唱,在繼承金秀山、何桂山唱法的基礎上有所發展,自成一體。

念白

他的念白的功力也極為深厚,吐字同樣圓渾有味,韻白庄而猛,京白脆而甜,在“風攪雪”京白、韻白混用時,轉換銜接自然之極。善於運用高、矮、寬、細各音,於輕重疾徐、遲急頓搓的變化中,刻畫人物性格,揭示角色心理,收到達意傳神之效。如《連環套·拜山》竇爾墩與黃天霸對白,《審七長亭》李七在公堂上的大段自白,均屬精品。念京韻白的太監戲更有獨到之處,如《黃金台》的伊立、《忠孝全》的王振、《法門寺》的劉瑾等,都是他的得意之作。

做表做工

他的做表,實遵黃三(潤甫)路數。其武功基礎、腰腿功夫都好,工架嚴謹穩練,身段精巧漂亮,“寓矯健於凝重之中,見端莊於玲瓏之內”(翁偶虹語),在《鬧江洲》中的使雙斧,《霸王別姬》中的操大槍及《盜御馬》中的馬趟子,《五台山》中的羅漢像,《清風寨》中的浪子步,以及《霸王別姬》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威儀,《草橋關》姚期戎馬半生,烈士暮年的老邁,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的做工以大幅度的形體動作,生動的面部表情和凌厲的眼神,結合步法或藉助道具(令旗、馬鞭)來塑造人物,以刻畫兇狠、憨厚與風趣的角色最為見長。

嗓音

金少山能作黃鐘大呂之聲,音量絕大,音域極寬,而且音色飽滿,每一放歌,有巨流出峽、飛瀑懸崖之概。他嗓音的響度是京劇史上空前的,他既有堂音又有立音,音色很有厚度,寬亮雄渾,宏曠無比。金少山的發聲方法是科學的,總體共鳴非常好,尤其是頭腔、胸腔共鳴結合得非常好,他用氣也通暢,聲音雄壯而又富於自然美。在花臉聲音造型中,一直被認為是一個正格。他高、中、低音都好,尤其是高音,更見功力。金少山改變了前人一些笨拙的唱法,改造了那種接近喊叫的聲音,甩掉了累贅的尾音,他的新唱法具有工穩、流暢、大方的特點,代表著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四十年代花臉的最高演唱水平。

藝術突破

金少山加工提高了許多花臉劇目,全方位地豐富了凈行的表演藝術。他的戲路子很寬,他演楚霸王、銚期、馬武、單雄信、李密、尉遲恭、黃蓋、馬謖、包拯、李逵、劉瑾、竇爾墩,甚至於《八蜡廟》的金大力、《雙沙河》的張天龍,都十分出色。許多過去只能唱開場的花臉戲,經他加工,都變成了大軸子戲,象《草橋關》(就是《銚期》)、《鎖五龍》《斷密澗》《白良關》《鍘美案》《牧虎關》這些戲,都是金少山唱紅的。
金少山演唱藝術上的推陳出新,還表現在對唱腔的點染和裝飾上。前輩花臉的唱大都直呼直令,金少山不滿足於此,他開始採用了擻音、顫音等一些新的裝飾因素,他還發展了花臉的鼻音,從而較大幅度他增強了唱腔的韻味和表現力。《牧虎關》是金少山著名的喜劇。戲里兩段【西皮流水】唱腔很有喜劇色彩。請注意:在當中的【搖板】“殺來殺去影無蹤”,“影”字的拖腔中,金少山就運用了擻音;在“呼風”時唱的“一步跳至在正當中”,“至”字,金少山又用了大顫音,這都使唱腔更為生動活潑。
金少山突破了銅錘花臉與架子花臉嚴格分工的界限,融銅錘、架子、武花於一體,確立了京劇史上第一個唱、念、做、打全面發展的完整的花臉流派,推進了凈行表演藝術的發展,形成了自家風格,世稱“金派”,與郝(郝壽臣)、侯(侯喜瑞)兩派鼎足而立,其成派是先於裘(裘盛戎)的。金派風格,雄渾豪放,大氣磅礴,典型地體現著花臉行當的藝術特徵。戲劇界內外都誇讚金少山為天才、奇才,這當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在京劇二百年的歷史進程中,像金少山那樣一條聲震屋瓦的金嗓子,像金少山那樣高大魁偉的身材和飽滿寬闊、適合勾畫各種臉譜的面龐,的確是前無古人的。但是金少山的造詣,主要還是仗著紮實、深厚的功力和舞台上長期的磨鍊而取得的。金少山青年時期,嗓子並不像中年以後那樣驚人,他早先以演武花臉為主,兼演架子花臉。他師承何桂山一派,武功基礎非常紮實,身段相當講究,他演《蘆花盪》的張飛、《金沙灘》的楊七郎一類武花角色,早就獲得好評了。金秀山去世后,他生活窮困,在戲班裡做過很長時期的底層演員。他先在煙台等地搭班,然後輾轉到上海。在上海老共舞台搭班時,名次曾懸第二十五牌;後來又長期在上海榮記大舞台等劇場做基本演員,逐漸才升為三、四牌,擔任些重要配角。這一個很長的時期,使他受到了很大鍛煉:舞台上大大小小的角色,他都扮演過;從名角到配角,他同台見過的,數以千百計;他為四大名旦等獨樹一幟的著名藝術家都曾經長期配戲;他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並且廣徵博採,大大提高了舞台上的表現力。他那條金嗓子,也是在這樣的實踐中,逐漸鍛煉得越來越響堂、掛味兒的,於是,他又能出色地演好銅錘花臉戲。掌握了如此豐富的技藝,才是他引起人們重視的根本原因。

主要作品


他的戲路極寬,常演的劇目有:《鎖五龍》(飾單雄信)、《草橋關》(飾姚期)、《御果園》《白良關》(以上飾尉遲恭)、《牧虎關》(飾高旺)、《飛虎山》(飾李克用)、《斷密澗》(飾李密)、《刺王僚》(飾姬僚)、《斷太后·打龍袍》《鍘美案》《探陰山》(以上飾包拯)、《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飾徐延昭)、《失街亭、斬馬謖》(飾馬謖)、《盜御馬、連環套》(飾竇爾墩)、《鬧江州》《丁甲山》《清風寨》(以上飾李逵)、《取洛陽》(飾馬武)、《審七長亭》或《李七長亭》(飾李七)、《忠孝全》(飾王振)、《法門寺》(飾劉瑾)、《霸王別姬》(飾項羽)等。有些原為開場戲,經他搬演后也列為大軸,如與馬連良合演的《八百八年》(飾姜尚)即開場戲《渭水河》,另如《太行山》(飾姚剛)、《大回朝》(飾聞仲)、《龍虎鬥》(飾呼延贊)、《慶陽圖》(飾李剛)等。他還排演過新戲《芒碭山》飾演張飛。他演的《八蜡廟》中的金大力,《雙沙河》中的張天龍,也為人所喜愛。其他劇目還有《黃一刀》《下河東》《打嚴嵩》《取滎陽》《黃鶴樓》《慶陽圖》等等。

金少山墓


金少山墓,丰台區長辛店鎮東河沿公墓,前往金先生的墓地可從丰台區盧井路1號北京市回民公墓進門,沿 著墓區主道一直往前方(西面山坡)走,大約1000米左右到達靠近山頂的第三個岔道口,左側有一處停車場,停車場對面即是東河沿公墓,沿墓區主道前行,墓前有一棵棗樹的墓即是金少山先生的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