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白

京白

京白是京劇術語,指在京劇形成過程中,為更好地適應北京的觀眾的欣賞習慣,在北京語言的基礎上,創作出的一種韻律化、節奏化、朗誦化的新型物態語言。與之類似的還有韻白、蘇白、廣白等,京劇念白有京白、韻白兩種。京白是京劇中比較常見的念白方式,花旦、丑角用的較多,其他行當攙雜著有一些。“京白”,不是京劇念白的簡稱。

藝術特色


在京劇演員中說“京白”說的好的從來就不多,念白也該當藝術研究,尤是“京白”,絕不是普通說話,裡面的技巧也不少。我們稱侯寶林是語言藝術大師,正是因為他運用語言的技巧很高,表演講節奏、有張力,讓人耐聽。京劇也如是。

歷史沿革


四大名旦里梅蘭芳的念白最好,若論“京白”還是首推荀慧生。我們現今能聽到的他的錄音大部分是花甲之年的演出,雖音色黯啞,但細聽起來還是那麼嬌嗔俏皮,難得的是那份考究,每個字就像一個音符。其弟子能把“京白”念出味兒的不多。旦角里小翠花的“京白”也好,但不同於荀的純真可愛,反倒有點爽辣的感覺,讓人一聽就想起世井婦人的勁頭。
花臉里“架子花”的“京白”多些,聽過的戲印象中侯喜瑞袁世海的“京白”很有特色,銅錘中王泉奎的不錯,而裘盛戎的就不好。丑角中說“京白”是常事,現今的一些演員多把心思用在抓哏上了,“京白”全似平日說話。聽聽蕭長華馬富祿的,一個冷利雅緻一個潑辣爽快,都毫無油滑之調,更無嘩眾取寵之感。武丑里葉盛章及其弟子張春華的都聽來出口如珠,令人慨嘆。 “京白”也要提著氣念才有神彩,每句台詞都該有所藝術把握,才等起到應有的效果,記得有人評價馬三立說:“別看他說相聲像落家常,擺到紙上哪句也不是廢話”。京劇也是同理,念“京白”也得下大功夫的。
當今演員中“京白”能給人印象的更少了,《彩霞工程》中一次播放李維康的專輯,其中有《戲鳳》一劇,李的“念白”真讓人驚艷。
現在愛“過把癮”的人不少,“生一千,旦一萬。”鮮見學丑的,另一方面愛聽丑的也少了,會欣賞丑的更少。其實丑角在很多戲里是很重要的,在後台,也是丑角為尊,他不勾臉點白,誰敢動手?梨園敬丑。哪行都要說戲詞,唯丑角能講點大實話。
若花旦“京白”就是耍嬌,丑角“京白”就是逗哏。這樣的“京白”不是藝,不耐聽,不會為人物或戲添什麼彩兒。旦念“京白”易尖利,丑念“京白”易啰嗦,這都是功夫不到家,京劇的深遂也在此,容不得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