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臉鶲鶯

鶲科鶲鶯屬動物

棕臉鶲鶯(拉丁學名:Seicercus albogularis):體長10厘米,是一種色彩亮麗而有特色的鶯鳥。頭栗色,具黑色側冠紋。上體綠,腰黃色。下體白,頦及喉雜黑色點斑,上胸沾黃。與栗頭鶲鶯的區別在頭側栗色,白色眼圈不顯著且無翼斑。華南亞種的臉部棕紅色較重,上體色較深。虹膜褐色;上嘴色暗,下嘴色淺;腳粉褐色。

主要棲息於海拔2500米以下的闊葉林和竹林中,繁殖期多單獨或成對活動,其他季節亦成群。頻繁在樹枝間飛來飛去,多在空中飛翔捕食。鳴聲單獨清脆,其聲似“鈴、鈴、鈴......”。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分佈於尼泊爾至中國南方及台灣、緬甸、印度支那北部,是甚常見留鳥

形態特徵


棕臉鶲鶯
棕臉鶲鶯
棕臉鶲鶯雌雄羽色相似。前額、頭側、頸側淡茶黃栗色,頭頂和枕淡赭橄欖色或棕褐色,頭頂兩側各有一長的黑色縱紋從前額一直延伸到枕側。背、肩和翅上黃橄欖綠色,腰淡黃白色。飛羽褐色或黑褐色,外翈羽緣亮黃綠色。尾淡褐色或淡棕褐色,羽緣淡綠色。頦黃色,喉白色雜以黑色縱紋,形成黑白斑駁狀。上胸黃色,常常形成一條窄的黃色胸帶,橫跨於上胸。兩脅和尾下覆羽黃色,其餘下體白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淡黃色。華南亞種較其他二個亞種臉部棕紅色較重,上體色較深。
虹膜栗褐色,上嘴褐色或淡褐色,下嘴黃色,腳綠灰色。
大小量度:體重♂4.5-7.5克,♀5克;體長♂87-98毫米,♀91-102毫米;嘴峰♂7-8毫米,♀6-7毫米;翅♂42-50毫米,♀45-47毫米;尾♂37-43毫米,♀36-44毫米;跗蹠♂14-16.5毫米,♀14-16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於常綠林及竹林密叢。主要棲息於海拔2500米以下的闊葉林和竹林中,常在樹林和竹林上層,也在林下灌木和林緣疏林中活動。

生活習性


留鳥。繁殖期多單獨或成對活動,其他季節亦成群,有時也和其他種類的小鳥混群。頻繁在樹枝間飛來飛去,多在空中飛翔捕食。鳴聲單獨清脆,其聲似“鈴、鈴、鈴......”。主要以毛蟲、蚱蜢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也吃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性食物。

分佈範圍


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指名亞種見於中國雲南西雙版納,也見於雲南南部金屏地區;華南亞種廣佈於華中、華南及東南,包括甘肅、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廣西、安徽、福建、廣東、海南島及台灣。
棕臉鶲鶯分布圖
棕臉鶲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主要營巢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竹林和稀疏的常綠闊葉林中,巢多置於枯死的竹子洞中,內墊月竹葉苔蘚和纖維。每窩產卵3-6枚,卵淡粉紅色、被有硃紅色或紫灰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3.3-15.5毫米×10.5-12.0毫米。

亞種分化


棕臉鶲鶯(3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棕臉鶲鶯指名亞種Abroscopus albogularis albogularisF. Moore, 1854
2棕臉鶲鶯華南亞種Abroscopus albogularis fulvifaciesSwinhoe, 1870
3棕臉鶲鶯泰國亞種Abroscopus albogularis hugonisDeignan, 1938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