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猷
王紹猷
1932年退出軍界回陝,入易俗社從事秦腔編劇及研究工作。 1948年秋,他以明代農民起義為背景,編寫了以李岩起義為主題的《金光玉》一劇。 1961年,王被聘為陝西省之史研究館員。
目錄
王紹猷(1883~1971)名建勛。陝西富平人。辛亥革命前畢業於陝西巡警學堂,加入中國同盟會,聯絡民黨、刀客,參加富平反正。民國建立后,加入渭北民團和陝西靖國軍,參加討袁護國和護法運動。后在國民軍、國民軍聯軍和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供職,一直在外帶兵打仗。1932年退出軍界回陝,入易俗社從事秦腔編劇及研究工作。
王自幼喜愛秦腔,常隨自樂班演唱,從唱腔、板眼上都諳熟其知識與技巧,參加易俗社后,對豐富秦腔劇目卓有貢獻。創作和改編了大小40餘個劇本,如《鍘美案》《新忠義俠》(即《周仁回府》)《新紫霞宮》《解甲封王》《法門寺》《蛟龍駒》《拷紅娘》《雙愚記》等。1948年秋,他以明代農民起義為背景,編寫了以李岩起義為主題的《金光玉》一劇。由於該劇傾吐了被壓迫人民的心聲,每演必獲廣大觀眾的叫好,但卻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查封、訓斥,被定為“鼓吹反叛”、影射“當局”劇目。幸有在省府社會處任總務的邵滋甫承擔蓋了“審訖”印章的責任,王才未遭大難。
王除編寫出多種劇本以“省愚迪世”外,對秦腔藝術的研究更值得稱道。秦腔雖然歷史悠久,被尊為梆子戲的鼻祖,在西北尤其在陝西有很大的影響,但史籍文獻中卻很少有記載和論述。王紹猷決心填補這一空白。他首先遍訪省城內外的老藝人,向他們學唱腔,學樂器;接著又夜以繼日遍查歷史典籍,學習戲劇、音樂理論,了解了秦腔的源流和秦腔與國內各大劇種的關係。後來,他更不避酷暑嚴寒,到京、津、滬、漢和甘、川、寧等省、市調查尋訪搜集資料,終於對秦腔的源淵、發展和特點,秦腔的樂曲、板式和板眼,秦腔著名演員、琴鼓師的技藝特長等,有了系統的掌握。他決心把秦腔這個“形成於秦,精進於漢,昌明於隋,完整於唐,傳播於明,盛行於清”的古老藝術發揚光大,遂伏案埋頭,寫成《秦腔記聞》一書,於1949年在易俗社和高培支、李約祉的資助下出版,了卻了他的一大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