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潭鎮

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轄鎮

溪潭鎮,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地處福安市西南部,東與溪柄鎮賽岐鎮為鄰、南與甘棠鎮相連,西與蕉城區赤溪鎮、周寧縣瑪坑鄉毗鄰,北與康厝鄉坂中畲族鄉相接。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0.5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6千米,總面積116.89平方千米。2018年,溪潭鎮戶籍人口42466人。

溪潭鎮地處磻溪和穆陽溪交匯處,村前溪中有水潭又因鎮所在地有溪填、潭頭兩個村,取兩村前字而得名。截至2020年6月,溪潭鎮共下轄1個社區、34個行政村。

2018年,溪潭鎮有工業企業65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百草溝鎮常住人口26202人。

歷史沿革


明景泰六年(1455年),屬用儒鄉二十二都。
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賽岐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設溪潭聯保屬第三區(穆陽)。
民國二十九年(1941年),撤聯保併入潘溪鄉。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分置溪潭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設溪潭保屬廉溪鄉。
1949年,屬第五區(賽岐)。
1950年,設第八區(溪潭)。
1956年,併入第四區(穆陽)。
1958年7月,溪潭區改鄉;11月,改公社。
1961年,溪潭併入第四區(穆陽)。
1966年,溪潭區改公社。
1984年,溪潭公社改鄉。
1994年,溪潭鄉改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溪潭鎮轄廉明1個居民委員會,城山、前埔、溪北、馬山、岔口、廉村、仙石、鳳林、瀨洋、瀨尾、溪填、雙峰、瀨頭、上灣、沙岩、洪口、陳家山、張家山、西隱、岳秀、蘭田、王里、洋頭、岐山、磻溪、下庄、西安、院前、瓜溪、芹洋、嶺頭、吉坑、周家山、華岩3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個居民小組、128個村民小組。有132個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溪潭鎮共下轄1個社區、34個行政村。
溪潭鎮行政區劃詳情
廉明村城山村前埔村溪北村馬山村岔口村廉村
仙石村鳳林村瀨洋村瀨尾村溪填村雙峰村瀨頭村
上灣村沙岩村洪口村陳家山村張家山村西隱村岳秀村
蘭田村王里村洋頭村岐山村磻溪村下庄村西安村
院前村瓜溪村芹洋村嶺頭村吉坑村周家山村華岩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溪潭鎮地處福安市西南部。

地形地貌

溪潭鎮四面群山環繞,丘陵起伏,溪曲泉豐。穆陽溪、磻溪分別從東北、西北流向東南,夾在群山中間地勢形成一把扇子,西北高,東部低。境內主要山峰仙山頂、加池頂、鷹平頂等,最高黃仙峰海拔1191.7米,最低海拔8米。

氣候特徵

溪潭鎮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9.3℃,年極端最高氣溫(7月)為39.5℃,年極端最低氣溫(1月)為0.15℃,無霜期245天,年均降水量1547.9毫米。全年旱情少;5~6月梅雨季節,雨量大;7~9月為颱風。

水文

溪潭鎮主要河道有二級河穆陽溪1條,境內長8千米三級河磻溪1條,境內長2.2千米。

自然災害

溪潭鎮主要有颱風、旱澇、龍捲風、暴雨造成山體滑坡、冰雹等。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6年5月14日龍捲風造成農作物、房屋經濟損失200多萬元。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溪潭鎮轄區總人口3994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010人,城鎮化率2.4%。另有流動人口4670人。總人口中,男性21149人,佔52.9%;女性18800人,佔47.1%;14歲以下779人,佔19.5%;15~64歲26494人,佔66.3%;65歲以上5676人,佔14.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3149人,佔83%;有畲、回2個少數民族,共6800人,佔17%;其中畲族族6300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92.65%;回族族500人,佔7.35%。2011年,人口出生率12.2‰,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長率7.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36人。
2018年,曉陽鎮戶籍人口42466人。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百草溝鎮常住人口2620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溪潭鎮財政總收人2067萬元,比上年增長88%。2011年末,境內各項存款5968萬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300萬元。各項貸款餘額1480萬元,其中農業貸款1300萬元。
2018年,溪潭鎮有工業企業65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
近年溪潭鎮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8年全鎮工農業生產總值8.35億元,增長13.4%,其中工業總產值6.93億元,增長15%,農業總產值1.42億元,增長8%;財政收入600.8萬元,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4963元,固定資產投資2600多萬元,增長140%。

第一產業

溪潭鎮耕地面積28971.6畝,人均0.73畝;林地面積8417.9公頃。2011年,農業總產值2.15億元,比上年增長8%。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糧食產量1.25萬噸。2011年,茶園面積533.3公頃,干茶產量4000噸;果園面積733公頃,水果產量2.3萬噸。漁業以淡水魚養殖為主,2011年,淡水產品500噸。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8027元。
溪潭是農業大鎮,全鎮農業人口3.54萬人,佔總人口的92%。鎮東溪北洋擁有良田1.2萬多畝,是我市糧食、經濟作物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福安的菜籃子基地,擁有生豬、蛋鴨、波爾山羊、生薑、馬鈴薯、反季節蔬菜等養殖、種植基地,養豬場年出欄1400頭,年產生薑2000多噸,馬鈴薯、蔬菜成為農民創收項目,臍橙、油茶等成為新興農業項目。

第二產業

溪潭鎮以鋼鐵冶鍊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14.45億元,比上年增長50.5%。2011年,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企業3家。
溪潭堅持“工業興鎮”戰略,近年來加大項目引進,冶金鑄造、船舶修造、小水電建設等得到進一步發展,改變了溪潭工業幾乎空白的歷史。依託地方資源優勢,建設多家小水電,為地方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電力資源;大力發展果蔬、茶葉加工業,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芹洋刺繡專業村,刺繡產品名聞遐邇。

第三產業

2011年末,溪潭鎮有商業網點35個,從業人員46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6540萬元,比上年增長7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420萬元,比上年增長7.1%。

社會


教育

2011年,溪潭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399萬元,比上年增長23.5%。2011年末,幼兒園1所,小學8所,初中1所。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溪潭鎮有藝術表演團體2個,公共圖書室26個,建築面積550平方米,藏書52000冊。2011年,實施了廣播村村響項目,廣播電視信號覆蓋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溪潭鎮有衛生院1所,病床1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10張。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8961人,參合率34.4%。

社會保障

2011年,溪潭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37戶,人數1986人,支出170多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0人,支出14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30人,支出62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986人次,共支出9.93萬元;農村臨時救濟560人次,支出11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4000人,救災支出20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2.2萬元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1639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70人。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溪潭鎮有郵政網點3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892門,固定電話用戶1138戶,寬頻接入用戶534戶。
給排水
2011年末,溪潭鎮鎮區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3%,年人均生活用水44噸,排水管道6千米。
供電
2011年末,溪潭鎮鎮區居民年用電6.5萬度,供電可靠率99%。
燃氣
2011年末,溪潭鎮鎮區有供氣站1個,液化氣用戶546戶,液化氣普及率100%,月平均用量196立方米。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溪潭鎮鎮區園林綠化面積3247平方米。

交通


溪潭鎮建制村(居)公路全部實行水泥路面硬化。2011年末,道路總長度110千米。2011年末,鎮區道路總長度89千米;橋樑2座。2011年末,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4條,運營總里程達166千米,公交運營車輛29輛。

文化


溪潭鎮地處磻溪和穆陽溪交匯處,村前溪中有水潭又因鎮所在地有溪填、潭頭兩個村,取兩村前字而得名。

旅遊信息


溪潭旅遊資源豐富,自然人文景觀獨特,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共有老區自然村128個,鳳林村是閩東革命著名的“蘭田暴動”所在地,馬山村是有名的老區基點村,葉飛、曾志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裡浴血奮戰過。
開閩第一進士薛令之故里——廉村,人才輩出,自唐至清,獲取各種功名者共50多人,村內官道縱橫,民居古樸,文物遺存頗豐,被評為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是寧德市廉政教育基地。
福建省自然保護區瓜溪為閩東生態旅遊勝地。3600多株“活化石”刺桫欏為白堊紀時期遺留下來的珍貴樹種,樹形美觀,最高株達6米多,樹冠如傘,莖蒼葉秀,高大挺拔;景區峽谷內潭瀑交映,洞崖相生,磐石卵珠迴環連接,溪流飛灑彎曲跌宕,積水之處魚戲雲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