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瑤山鄉的結果 展開

瑤山鄉

貴州省荔波縣瑤山鄉

荔波縣瑤山鄉,全稱“荔波縣瑤山瑤族鄉”,位於荔波縣南部,瑤山鄉東與翁昂鄉接壤,南與撈村鄉毗鄰,西北與駕歐鄉相連,東北與朝陽鎮接通,西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丹縣裡湖瑤族鄉地界犬牙交錯。

瑤山鄉地處龍江兩岸的高台地,是從龍江河谷向高山區過渡的中間地帶。鄉境內地勢東高西低,東部海拔800~l 100米,西部海拔500~800米。全鄉地面起伏不平,盡皆崇山峻岭,有更基坡、龍上坡、更郎坡、類根坡、更龔坡、坡偏巴、母映山、大沙嶺等高大山峰,以大沙嶺為最高峰,海拔l122米。地貌情況複雜,以岩溶地貌為主,岩山、溶洞、石林、谷地雜間其中。

發展歷史


瑤族過去的他稱是"苗族"。《縣誌》記載:"荔波古為荒蕪地,苗蠻六種,聚族而居。"內中"苗蠻六種"就包括現今的瑤族的先民。他稱"瑤的記載《明史o廣西土司傳》:"永樂二年,荔波縣覃真寶上言:'縣自洪武至今,人民安業,帷八十二硐瑤民,未隸版籍'。"內中的"八十二硐瑤民"就是包括現今瑤麓、瑤山、瑤埃的瑤族先民。瑤山瑤族自稱為"董蒙",他稱為"白褲瑤"。瑤山瑤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荔波方言組的瑤山土語。瑤山瑤族先民由於受統治階級壓榨摧殘,避居深山,遷徙無常,過著游耕兼狩獵的山地耕獵型生活。境內岩石嶙峋,土質瘦薄,缺乏水源。宜耕地大部分是刀耕火種的"火撈地",自然條件惡劣。現在瑤山瑤民的生計類型開始由山地耕獵型向集約農耕轉型,農作物以玉米、小米為主。

民族文化


衣:瑤山男子著青色長領口袖口、前擺后擺處,用綵線鑲邊,胸前繡花。下穿白色寬襠緊腿褲,也稱"白褲瑤",褲管齊膝,口小緊腿,鑲黑邊,綉五條縱向紅色花紋,系白色綁腿,再用花帶捆系。婦女上裝有短衫和背牌兩種,短衫與男裝相同,但胸前無花。夏時穿背牌,背牌用蠟染布做成貫首衣,前後二塊,花有多層,精心刺繡而成。下著白褶裙,裙用蠟染土布製成,裙邊繡花,腳裹綁腿。男女結婚之前一律剃光頭,訂婚後開始留髮,結婚後就結髮,再包黑白二色頭巾,黑內白外,已婚婦女頭巾改包呈船形,再用白彩帶纏系。食:以大米和玉米為主食,雜以馬鈴薯、野薯、芋頭以及豆類而食。男女嗜好飲酒,幾乎家家都能自釀白酒,釀酒原料多用糯米,凡通節日喜慶,痛飲終日,勞動之時以竹筒盛酒帶至田間,對上清水飲"寡酒",藉以解渴和消除疲勞。住:瑤山瑤族由於長期處於游耕生活,定居較晚,所以房屋建造簡陋。蓋以茅草、圍以雜條、四面通風的叉叉房隨處可見。房屋矮小而狹窄,而且一頭圈牲口,一頭住坐,圍火而食,圍火而卧。但糧倉的建築獨特,為其他民族少見。禾倉用四柱支撐,上層墊以木板,周圍用竹籬笆圍裝呈圓形,頂上蓋以茅草,四柱與木板的連接處隔以圓壇或木板,防鼠進倉。倉內存放一家的糧食和貴重的衣著,倉底多屬空地供人玩耍。婚俗:瑤山地區男女青年通過自由戀愛結婚。在戀愛過程中一般女青年較為豐動,每當她們相中了男青年,就乘趕場或走親的場合有意拿到男青年的一點東西作信物。在女方的邀約下,每逢月夜或趕場天晚上,男女談情唱歌,若男女情願,便交信物,作為定情。男家便請家族長老到女家求親,女方樂意,收下禮物,雙方商定結婚吉日。到時候男方攜帶兩份薄禮,即兩隻雞,幾斤酒肉,並約上幾名歌手幾個姑娘去接親。飯後女方也請幾名歌手和幾個伴娘,帶上12把摘糯谷作陪嫁。當晚,男家備辦"吊席"(即在屋內牽三至五根繩索,將木板置於繩索上以為酒席),宴請賓客,對歌達旦。次日,新娘隨同送親隊伍返回娘家。三天之後,新郎派人把新娘接回,親友歡聚飲酒,第四日雞鳴時分,男方拆下"吊席",婚事就算了結。喪葬: 瑤山地區有幽岩葬習俗,為全家合墓葬,現行土葬,程序為:洗屍入棺、跳猴鼓舞、椎牛至哀、鳴槍抬棺、卜坑厝棺、長席掏食等等。老人一旦去世,兒媳為之洗身,更衣入殮。家族親友齊來吊念。擊銅鼓、木鼓為死者送魂,巫師跳猴鼓舞,為新亡人祈禱開路,所有親友亦佯裝成爬山涉水狀為亡魂送行。夜間全族團聚唱"寒心歌"。出殯前一天,極個別人家砍牛祭奠,儀式與瑤麓相同。出殯時,儀式隆重。巫師持燃槁於前,助手提糯飯、雄雞和蛋等物於後,孝子行居第三,後面是二名荷槍青年,鳴槍三響之後,抬柩出發,瑤山抬柩不用木杠,而由眾人肩荷至墓地,途中每走一段路程或到路口必須停歇,女婿連路一一敬酒,鳴槍后,繼續前進。厝葬時,巫師於墓穴中咬雞冠卜吉,眾人舉杯致哀,並仿動物吠叫,棺木入土后,巫師用柴刀對棺木左右兩側各砍一刀,再以糯飯等食品供奉,眾人動手壘墳,每壘一石喝一口酒。墳頂用草覆蓋,上掛歸宗竹及死者遺物;墳前立一木柱,柱上刻花,掛木鳥、牛角;墳后插一竹枝,以便亡魂出入。葬畢,返回喪家進餐,以木板搭成長席,以筍殼葉盛飯,竹筒裝酒,以手掏食,盡情暢飲,一醉方休。三日後,親屬到墳上蓋土,跪拜哭泣,揮淚與亡魂訣別,此後不再掃墓祭奠。節日:過大年(春節)瑤山地區過大年以正月初一和十五這兩天較隆重。節日期間村村寨寨廣泛開展打陀螺玩年。因此,瑤山的年節,也稱為"陀螺節"。嘗新米節:大多在新稻穀將成熟時節,尤以糯谷成熟即將開鐮收摘為最好的日子。

教育發展


1953年瑤山從無到有在姑類辦了一所初級小學,60年代公社從姑類遷到拉片村,學校也隨之遷到拉片,擴建為公社中心小學,后更名為瑤山民族小學。這一時期全鄉也辦了ll所民辦學校。後來政府將l1所民辦學校調整為6所,並由民辦改為公辦,成為瑤山民族小學下屬的教學點,全社教學網點基本形成。1979至1982年國家投資10餘萬元,為瑤山小學興建教學樓、辦公室、師生宿舍、食堂、水泥球場等,購置電視機、收音機和其他示教設備。1980年又將瑤山小學辦成"三包"(包吃、包住、包穿)制學校,是全州的第一所寄宿制小學。學生享受"三包"待遇,每人每月除交少量糧食外,國家全部包伙食,每人每年發給l件棉農、l套單衣、鞋襪各兩雙,住校行李和書籍文具免費提供。各教學點學生也適當給予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