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邊村

安福縣洲湖鎮下轄村

塘邊村系安福縣洲湖鎮四大古村之首。歷史悠久,地域開闊,環境優美,人才輩出,譜載“世傳詩書理學、代有仕官科名,奕葉貴顯,蓋鄉邑之望族也”。唐末開基以來,族人蕃衍,耕、讀、商三業並舉。塘邊村距離縣城約30公里。1996年在京九鐵路沿線旅遊資源普查中被發現。這些年來,對外有了一些宣傳介紹,來古村參觀、考察、遊覽者絡繹不絕。2003年8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列為省首批“歷史文化古村”。2012年12月19日,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三部門發通知公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塘邊村被列入名單。2014年3月10日住建部公布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單 確定塘邊村為全國歷史文化名村。這處很有價值的旅遊資源,已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關注。

歷史沿革


據該村《劉氏族譜》記載,劉邦後裔(長沙定王劉發次子)安成思侯劉蒼之裔孫、茨溪處士劉泳,字伯道,行五,人稱“五處士”。唐乾符年間(公元875—879年),兄弟四人(白芒處士劉洽、茨溪處士劉泳、桑田處士劉潘、笪橋處士劉潛)隨父劉世熹避黃巢亂於湖南。父歿后伯道獨奉母親鄭夫人歸安成茨溪湯村,其長子劉珫(字繼瑱)不受後唐爵,后追隨楚王馬殷有軍功,封金吾將軍辭不就,乃得賜田五萬于衡湘間。劉珫次子劉贊(字叔美),仕中書舍人,於乾佑末(923—936)致政徙居安成邑南古塘邊,隱居不仕,贈沿書令,更名為劉栗(字景洪),始為塘邊一世祖,訖今有千餘年。一世祖有子五,繼文、纘文、緝文、顯文、紹文。長子繼文(字丕謨)析居塘邊,生三子:益、臻、粹,茨溪劉氏塘邊分派由此始。
其二世繼文官為殿直都虞侯,贈尚書令;其三世劉素為布衣理學,贈尚書令;劉粹於熙寧乙卯科解試而累官至秘書郎;其四世劉沆,天聖庚午進士,累官至尚書令,追封楚國公、謚文安、贈太師、充國公;其五世劉瑗於熙寧壬子科鄉舉;劉謹於皇祐癸巳進士、累官至天章閣待制;劉琯官至光祿大夫等。南宋晚期有劉夢才、劉祥翁、劉應時、劉應鳳等考中進士。明朝天啟年間,自劉垂寶京試會魁賜進士后,仕路再度大開,明清兩代先後有20多人考中進士及舉人,直至廿六世清末仍代有致仕之人。除此之外,尚有一些富商子弟通過捐銀而換得“大夫”“司馬”等爵位。
至南宋期間,塘邊已分東西兩邊,其規模已非一般村族可比。元時所建統宗祠(即塘邊劉氏大宗祠),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統宗祠楹聯曰“統系傳唐宋以來,世種福田,藜光映詩書,千百年子孫承統//宗支分東西而去,各卜勝地,流派衍吳楚,億萬代江漢朝宗”。統宗祠在解放后拆除改建成塘邊小學,其青磚上戳印“成吉思汗”銘文。統宗堂下分東五房、西五房。東五房於北宋末期建“奎光堂”(東邊總堂)至清代又派分“思本堂”、“積厚堂”、“赦封堂”、“敦本堂”、“四愛堂”;西五房同期建“五房祠”,統轄陸續分支的“愛啟堂”、“仁禮堂”、“清振堂”、“滋德堂”、“致美堂”、“繼美堂”、“啟佑堂”、“裕慶堂”、“明德堂”等。
塘邊村劉氏遠祖為帝王,開基祖為世襲名門之後,後裔繁昌,多取功名而為官宦,由此奠定了地方豪族的政治基礎和社會地位。除此之外,為了振興家業,他們把“無商不富”的理念較早灌輸於族人心中,孜孜以求富貴綿長。早在南宋時期,塘邊財主紳士不乏其人,十四世的劉士信,人稱“劉百萬”,家藏租米萬擔、金銀數千斤。明代後期,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商品經濟活躍,為塘邊人經商提供發酵的機會。塘邊村劉氏族人相互支持,在吉安、贛州、袁州、長沙、武漢等開的商號店鋪可以連成一條街。至清雍正年間,塘邊人商號達40多家,從業人數數百之眾,遍及湘、鄂、桂等鄰省並遠涉大西南以至東南亞國家。特別是清咸豐同治時期,劉致美、劉繼美兄弟可以在兩個月內召集千名工匠、萬名勞工同時建成“八幢屋”和“大夫第”兩個民居群落。相傳,主人對應聘的木工把師只問一句話,“蓋好這些房,預計擦刨子的茶油要多少斤?”眾說紛紜,最後一名從浙江過來的木匠師說“大概要百斤左右”而被主人聘為木工把師,完工時,實際費擦創子的茶油達86斤,時稱“江右無其右者”。

贛派建築


塘邊村距安福縣城30公里,背靠青山秀水,環境幽美。村內的古民居群,展現了明清建築風格,池塘星羅棋布,古村綠意盎然,一派江南水鄉風光。“八棟屋”是老大劉致美所建,佔地面積1280平方米。磚木結構,硬山頂,巷道由青石板鋪就,房屋正面有兩個大門,室內裝飾獸禽花卉、戲劇人物故事,或雕刻或彩繪,內容豐富,工藝精美。
“大夫第”是弟弟劉繼美所建,佔地面積約500平方米,正房門楣橫鐫“大夫第”三個楷體大字,其上嵌戲劇人物故事石雕,屋內有三個藻井,柱礎、雀替、隔扇、窗欞皆以鎏金木雕裝飾。
塘邊村不靠山,不臨河,地處丘陵盆地,整個村莊主要由東邊、西邊兩部分組成。居中四顧,村莊是一個圓形。西邊是村的中心,也是一個圓形。村中,10多口大水塘連接成片,供飲水、洗滌、灌溉之用。塘岸用塊石和條石砌就,岸邊細柳拂水,可供憩歇垂釣。民居沿水塘四周而建,布局合理,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風平水靜時,村落屋宇,翠樟古柏,天光雲影倒映水中,美似畫圖。文明坊“群落”石柱有珜曰:“池臨戶處觀魚變,柏繞堤前引鳳飛”,就是生動的景觀寫照。
塘邊人耕讀立萁基,崇商重文,村莊成圓形格局,它既非地域所限,也不是設計者標新立異,而是與傳統的家商文化有關。自在古以來,商人相信“商家大門不朝南”的戒訓,因為商屬我金,南方屬火,火能克金,那是不吉利的,必須迴避。村莊成圓形布局,不管是單幢民居還是“群落”民居,大門的朝向位置便於選擇變換。從現存的古民居看,大門的朝向是多方位的,有民居故意把大門開得偏斜,或用屏牆,照壁擋著,都是為避開正南方向。雖然也有民居大門朝南開,那也是在“群落”高牆之內,或有其他原因。
對於塘邊村的圓形還有一說,因其地形為“珠形”,又有“烏雲罩珠”之勢。珍珠為圓形,是象徵珍貴高雅之物,民居沿珠而建,居民自然是身居寶地了,所以有“趨時尚中之靈,安身立命之道”的說法。塘邊人素來關注“來龍去脈”,古時就村東和村西建起了土堤和石堤,扼守兩端,把守“龍脈風水”。專家們說,塘邊祖先對村莊的選址、定位、規劃、布局是頗費心思的,力圖體現出天道 與人道,自然 與人為相類相通的“天人合一”、親和自然的價值觀、審美觀,同時也浸潤著“耕讀固本,家商發家”的家商文化底蘊。

經濟發展


塘邊村400多戶一概姓劉,系出西漢長沙王發,家譜上稱之為長沙劉“與本縣西鄉茨溪劉氏同宗同祖,後漢乾佑末(950年)由中書舍人劉景洪徙塘邊開基,有千餘年歷史。塘邊雖然地域寬闊,土地充盈,聰明的塘邊祖 先並不守土自慰,他們精明練達,鍥而不捨,走家商耕讀的小家經濟務本發家之路,使子孫興旺發達。到南宋期間,塘邊村就有一定規模,生活富餘,財主紳士不乏其人,令鄉人刮止相看。十四世孫劉士信,足智多謀,富甲一方,遠近聞名,人稱“劉十萬”。到了他的兒子劉瑞子這一代,更是富滿州縣、聞名遐邇。1264年,有永新縣毛賊黑伯,糾集百餘匪徒,夤夜突襲塘邊,動力劫劉家,劉瑞子聞訊攜家眷逃命時在牆上留言:“有為我報斯仇者,當得吾家產一半。”果有當地好漢李台山響應,他用文武兩手,虛實兩招,設下計策,以少勝多,使不少毛賊落入圈套,或被擒獲,或被擊斃,保隹了劉家財物。劉瑞子果不食言,將一半家產償給李台山等,計分得租米5700餘擔,樓房祠宇佃庄百餘所,金銀1300餘年,由此亦可見劉瑞子家財之巨。
塘邊人經商,初盛於宋元,輝煌於明清。明代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商品經濟顯現活躍,在這新的歷史條件下,為塘邊人經商創造了更好的社會氛圍。本省的吉安,贛州以及袁州等地,是他們經商的老根據地。尤其在吉安,明末清初,塘邊人開的商的鋪店號可以連接成一條長街,食油業、典當業幾乎被他們所把持。清雍正年間,塘邊富豪劉克紹在永叔路開的“同源金號”乃“望郡”首家,其資本無他號可抗衡。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塘邊商人視野更寬,觀念更新,棄家從商,外出賺錢者更多,家族鄰 里,相互帶動,商戶之家,子孫相承,商人不僅遍及湘、鄂、桂等鄰省,還遠涉到大西南邊地直至東南亞。明末至清初,塘 邊人在四川涼山州、鹽源宜良等縣開發鹽產,經營鹽業的商戶達40多家,商人有數百之眾,在雲南臨安府經營百貨綢緞 布匹的商人遍及各州縣。“塘邊老表一把傘,走到外地當老闆”,塘邊商家是當時“江右幫”商業集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