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源

北京大學外文系教授

陳西瀅(1896年—1970年),原名陳源,字通伯,筆名西瀅,江蘇無錫人。文學評論家、翻譯家。

1910年畢業於南洋公學附屬小學(今南洋模範中學)在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習。

1924年在胡適的支持下與徐志摩、王世傑等共創《現代評論》雜誌,主編其中的《閑話》專欄。代表作品有《父與子》《少年維特之煩惱》等。

1970年逝於倫敦。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教育經歷

1908年考入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附小讀書。
1921年留學英國讀中學,先後在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
1922年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22年回國后,任北京大學外文系教授。
1924年在胡適的支持下、與徐志摩、王世傑等共創《現代評論》雜誌,主編該刊《閑話》專欄。
1929年,任國立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院長。

寫作經歷

1924年在《閑話》發表許多雜文,反對以魯迅為代表的左翼文藝運動,被魯迅多次抨擊。
陳源的信由徐志摩編輯發表於1926年1月30日《晨報副刊》。
有《西瀅閑話》《西瀅后話》《多數與少數》等作品。
譯著《父與子》《少年維特之煩惱》等。

個人生活


情感生活

1927年與女作家凌叔華結婚。

健康狀況

晚年癱瘓。
1970年逝於倫敦。

社會活動


1965年中法建交,拒不離開台灣駐法“大使館”,後由法警扶持出館。
1943年到倫敦中英文化協會工作。

社會任職


後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1946年出任國民政府常駐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

人物事件


與魯迅結怨始於1925年的北京女師大風波,陳源與魯迅針鋒相對,相互筆戰,尤其是後來公開指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竊取”日本學者鹽谷溫的《支那文學概論講話》,犯了學界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