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會要

四庫全書會要

內容介紹《四庫全書薈要(共100本)》共463種,20828卷,11178冊,下設若干子目。乾隆四十三年,第一部《四庫全書薈要》完成,藏於紫禁城坤寧宮御花園的“摛藻堂”。據目睹此書的台灣學者說,《四庫全書薈要(共100本)》“字體端嚴勁挺,紙白墨潤,裝潢考究”。

內容介紹


《四庫全書薈要(共100本)》共463種,20828卷,11178冊,下設若干子目。其中,經部173種,3576卷;史部70種,6535卷;子部81種,2866卷;集部139種,7851卷。《四庫全書薈要(共100本)》編纂之初,征書紛至沓來,卷帙浩繁,不便瀏覽,已經63歲高齡的乾隆皇帝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一部系統而完備的圖書,所以在開館之初,命于敏中、王際華等人從應鈔諸書中,擷其精華,以較快速度,編纂一部《四庫全書薈要》。乾隆四十三年,第一部《四庫全書薈要》完成,藏於紫禁城坤寧宮御花 園的“摛藻堂”。次年,又謄繕一部,藏於圓明園內的“味腴書屋”,以備乾隆隨時閱鑒。《四庫全書薈要(共100本)》特色?書品至善 質量上乘如前所述,幾經戰火,已經是天壤間碩果僅存的珍品之一,不惟如此,更重要的是,由於這部叢書的編纂費用全部由清廷承擔,修書務求精美而不計資費,因此,《四庫全書薈要(共100本)》的書品達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據目睹此書的台灣學者說,《四庫全書薈要(共100本)》“字體端嚴勁挺,紙白墨潤,裝潢考究”。這一點完全可以從世界書局 的影印本中得到證實。?選編精審 卷帙精約清代編纂《四庫全書》的主要目的,在於搜集佚書,其結果必然是卷帙浩繁,“檢玩為難”,而《薈要》的編纂卻是為了供皇帝一人御覽,故其旨在於精而不在於 多。所選圖書均為先秦至清代久享盛名的精品。可以說,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菁華盡備於斯。?內容真實 少經刪纂自康熙時興起的文字獄,到乾隆時期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據統計,僅乾隆一朝,文字獄便有一百三十餘起。清修《四庫全書》,雖對於保留、整理中國傳統文化 有所貢獻,但也有相當一些圖書文獻失去了它的本來面目。由於《四庫全書薈要》僅供皇帝御覽,因此,其所收圖書在內容上也就務求完整,至少沒有大量刪改的必 要。所以《薈要》確實遠遠勝於《全書》。?校勘翔實 版本珍貴《薈要》編纂過程中據以繕寫的底本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內府刊刻本,二是內府藏曆代善本和鈔本,三是乾隆三十八年以後在民間徵求到的佚書。加之修書館臣和 謄錄、校對的人員都具有相當的學識,他們繕寫精細,校勘、核對精審,從而使得《四庫全書薈要(共100本)》絕少錯謬之處。據統計,《四庫全書薈要(共100本)》用來校勘的圖書達五 百餘種,其中宋刊本六十二種,金元刊本六十三種,明刊本二百八十八種,清刻本五十種。此外還有《永樂大典》本十八種,仿宋鈔本七種,稿本一種。時至今日,《薈要》據為底本的許多宋元刻本已經不復存在,這就更顯得《薈要》版本的珍貴。